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激荡年代之盛世农场 » 第百六章 收油菜,榨油的趣事,种南瓜

第百六章 收油菜,榨油的趣事,种南瓜

    暴晒,脱粒之后,过磅堆放在办公室。武建业联系了西城那边一家榨油坊,约定好时间。这是公司一年中的一件大事,武建业提前采购了物资。

    “程兆邻,你跟我一起去吧!还有陆凯军。让你看一下榨油。前年和去年都是我和唐总去的。”武建业约程兆邻去搭手。

    “好!”程兆邻愿意参与种植基地的每一项劳动。

    雨天,请了两个农民来吹油菜籽。开启去杂筛分机,那些杂质被风吹跑了。陆凯军守着他们作业。还记下重量,便于核算出油率。

    次日,大货车来山上拉货。几个壮小伙和两个农工一起装车,带上10个油桶。程兆邻,陆凯军坐在货车山。武建业后面开着长安车到那边去。赶上下雨,货车跑了一个半小时才到达双浮榨油坊。

    老板是一个白了头发的五十出头的男人,媳妇跟他搭手做事。“你们来的早啊!可以先吃饭。”

    “老板,我们先卸下来吧!货不多,等下这边要过车。”陆凯军说道。

    老板说写卸吧!说着他找了一个下力的帮忙,程兆邻和陆凯军也帮着卸货。60多袋很快卸完了。武建业来这边之后带着他们吃饭,旁边有个苍蝇早餐馆,点了四份小面。

    “等下我去买菜油瓶子,你俩守着榨油吧!”武建业说道。

    “我们背后有家榨油坊,为啥要跑这么远啊!”

    “我去看过,他们榨油颜色比较深,没有过滤好,这种油吃了不好。我们的产品都是卖给自己公司的,肯定要保持品质。”

    明白了品质问题,陆凯军没有往下细说。开榨的时候,马老板让他们把油饼摊开,洒水,搅拌,冷了之后装袋带回去。发酵一段时间,这是上等的肥料,和无机肥料配合使用,可以改良土壤,促进农作物生长。

    “今天能不能榨完啊?”陆凯军问道,开到工序有点慢。几个小时才出几百斤菜籽进去。

    “我们一天可以榨1500斤菜籽,你这有多少斤啊?”马老板问。

    “2018斤,看情况是榨不完了。”

    “今年你们减产了啊!去年前年都是在这这边住宿的呀!”马老板是知道这个情况的。那次是武建业和唐总来的,现在人换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马老板请客家来几个菜,大家一起吃饭。慢工出细活,要让油的品质好,必须严守工艺流程。每桶油过滤的时候,马老板媳妇加开水搅拌。

    马老板所在的镇曾经是武建业工作过的地方,这边的环境他很熟悉。买什么物资很快能找到地方。马老板的门面房应该是以前供销社的门面房,自打供销社破产之后,那些商贩买下门面做小生意。门面是一排平房,夏天在里面还是很热。

    武建业上午买好物资,下午两点的时候,让老板停止放料。他有事需要先回去了。“剩下的下次再来加工吧!”留了600多斤,打算下次让陆凯军过来榨油。

    马老板说把油菜籽放在这边,武建业不放心,还是装车带回去。四点钟的时候装车回去,菜籽油和油饼都放在一起。武建业开着长安车回自己的家,他买了一些花生油,亚麻油回去。程兆邻和陆凯军也买了一点芝麻油回去。

    山路崎岖,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下班的时候,小何喊了两个女工帮忙卸完货。菜油卸在办公楼,油饼也堆在办公区。

    雨过天晴,陆凯军开拖拉机耕地。有两个工人跟着作业,把没有耕到的地方用锄头挖起来。秸秆过高的还要铲平,总之不能影响南瓜的生长。武建业买回南瓜种子,组织人力撒石灰确定行距。挖坑,丢肥料,下种子,后面组织人浇水。

    “这能卖的多少钱哟!浪费人力。”蒲萄不愿意看到这种没有成效的事情。城里的老南瓜几毛钱一斤,农村是用来喂猪的。

    “南瓜产量高,还能维持土地的肥力,算下来不会给公司亏钱。人工土地费这些肯定买卖的回来。”陆凯军对自己做的事情很有信心。

    蒲萄反问:“你确定?”

    “蒲总,我现在跟你说什么你都不会信。到时候让财务算账就知道了,我在铮华农业搞种植管理从没有让公司亏过钱。”

    “那铮华农业是怎么亏损的呀?”蒲萄很想问这个问题。

    “铮华农业管理人员过多,摊子大,很多人起不了作用。一个公司配三个仓管一个月工资都是7千多。能有多少东西让三个人管理嘛!你没去看基地一个负责人,下面还有那么多出工不出力的人呀!管理公司是大学问,种植环节不亏钱,也不代表公司不亏钱啊!财务,行政,后勤是不创造业绩的又缺一不可。”陆凯军说的很现实。

    “那你说我们最大的成本是什么啊?”

    “肯定是土地流转费呀!还有我们的管理成本呀!单纯依靠种葡萄肯定要亏损。”陆凯军说。

    “你和财务判断的是一致的,我们怎么能改变呢?”

    “我能改变就是自己当老板了。做农业赌的是机遇,要是周围发展起来了,我们也会好过一些。我观察了沧白镇这么多年,除了轻纺城按期完成,其他项目进展很慢。和我们很近的江南新城,好几个项目停滞不前。我们也急不得,很多项目拿不到审批你根本没办法操作。”

    “只能等机会了,把项目拖起走。”蒲萄无奈,她干了几家农业公司很希望能做成功一家,上家因为资金跟不上歇菜了。来海东两年,做的辛苦,年复一年还是没有多大进展。公司投进去的钱还是不少,转眼就是1400万。每一项花在哪里他们都是心里有数的。

    “要老板拖得起不?铮华那边做的西撇,现在又去收购别人的养殖场,准备从事养殖土猪。”陆凯军看来这个跨界有点大,不符合老板的风格。徐总或许听了某些高人的话去从事养殖了。

    “说明老板有想法啊!养殖比种植利润高很多呀!”

    “这些都是市场说的算,我们搞技术的不算。再说他决策也不会征求员工的意见。”陆凯军眼中的徐晨华就是那个不可一世,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独行者。员工的眼界是看着一亩三分地的收入,他是从大局入手,拉长产业链,准备进入资本市场继续讲故事。

    “老板的世界我们不懂,我们只负责把他的想法变成现实。”蒲萄想法很简单,这就是她比较受领导们喜欢的原因。

    “有些想法,至少在目前50年内不能变成现实。只要农村土地制度不改革,从事农业生产都会受到限制。我们一旦撤场,前期的投资都要打水漂。这是很残酷的现实。”

    “不管这么多,大家在这里一天,就做好一天的事情。”蒲萄勉励他自主决策,为公司运营节约成本创造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