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坑人的穿越剧 » 第二百一十九章 人证物证具在

第二百一十九章 人证物证具在

    第二百一十九章人证物证具在

    皇帝突然提到望龙山,这让萧煌彻有些摸不到头脑了。

    转头看了看挑起此事的萧宛茹,萧煌彻的心忽的一沉。

    “瑞王!回朕的话!”皇帝语气中明显带了怒意。

    “是,儿臣确实在望龙山遇到了土匪!”萧煌彻如实回道。

    “那你是如何对付那些土匪的呢?”皇帝又问。

    “儿臣杀了土匪头,招安了他的手下。”

    “你杀了他们的头,他们不报复,还反过来被你所用,这还真是天大的好事呢。”皇帝冷冷一笑,看着萧煌彻,他接着又问:“瑞王,你倒说说,招安了他们之后,你又是如何安顿的?”

    萧煌彻这才明白了怎么回事,原来他早就被萧宛茹给下了套,如今边境之战一爆发,她也刚好借此之机收网了。

    除掉了司徒靖,转而再将一切栽赃到他的身上,萧宛茹这一招还真是够狠的啊。

    十几万的人,还有司徒靖这个大将军的命,若是萧煌彻这通敌叛国的罪名一定下来,这后果不堪设想啊。

    事态严重,但萧煌彻却依旧面不改色,他恭敬回复皇帝说:“儿臣见他们通晓涉猎布阵这一套,所以便将他们留在了边境的大军里。”

    话说到这儿,其他大臣们也听出了几分意思。

    怪不得这皇帝突然变了脸色,感情是查到了这习作的根源了。

    皇帝目露寒光,冷声又道:“那你可知,你口中所谓的这些通晓涉猎布阵之人,就是害的主帅惨死、我军大败的罪魁祸首?!”

    闻言,萧煌彻撩衣跪地,诚心认错道:“如果他们真的是敌军的习作,儿臣确实有罪!儿臣识人不清,对此,儿臣甘受任何责罚!”

    “来人!”皇帝一声怒喝,“瑞王通敌叛国,证据确凿,将他关入大理寺,择日处斩!”

    “慢着!”喝住要对他动手的侍卫后,萧煌彻接着又道,“父皇,儿臣是有罪,但何来通敌叛国一说啊?您若要因为儿臣失察,误把习作带入军中一事而杀了儿臣,儿臣绝无二话,可您若说儿臣通敌叛国,儿臣不认!”

    “不认?”点着龙书案上的信件,皇帝怒喝道,“证据在此,岂容你说不认就不认的!”

    转头看向旁边的宫人,皇帝又道:“拿给他,让他自己看!”

    宫人上前接过那两封信,而后快步送到了萧煌彻的手上。

    两封信,一封是程林写给萧煌彻的请示信函,一封是以萧煌彻之名写给程林的安排和命令。

    而这个程林,便是带头归顺萧煌彻的山贼,同时也是此次事件的细作。

    看向萧宛茹,萧煌彻冷声道:“萧宛茹,同样的把戏你玩两次,有意思么?”

    话是对着萧宛茹说的,但实际上却是萧煌彻在提醒皇帝,萧宛茹曾经和萧天耀一同陷害过他。

    在那件事里,太子也是受害人之一,萧天耀虽然被削了王位,贬出了京城,但萧宛茹却得以保全了。

    提到这件事,皇帝心中确实有生出一丝疑虑,不过很快,他的这丝疑虑便被萧宛茹的人证给淹没了。

    看着萧煌彻,萧宛茹故作惋惜道:“本打算给你主动交代的机会,没想到你竟然还是不知悔改,如此那就别怪本宫无情了。”

    转头看向皇帝,萧宛茹又道:“父皇,其实儿臣已经抓到了细作程林,之所以刚才一直没提,是因为儿臣希望,五弟能主动承认了他的罪行,如果他能主动承认,说明他还有悔改之心,如此,儿臣也好劝说父皇开恩,饶他一命,毕竟我们血脉相连,可现在看来……儿臣的苦心怕是要白费了。”

    一听说细作被抓到了,殿内的大臣们顿时激动起来。

    皇帝更是立即下令道:“带程林!”

    很快,一个满身是伤的人被侍卫拖到了大殿之上。

    而他一上殿便冲着萧煌彻喊道:“王爷!救我!我是程林,我是程林啊!您一定要救救我啊!”

    这一幕可是把皇帝气坏了,他怒声喝道:“闭嘴!”

    程林故作恐惧,哆哆嗦嗦跪在地上,不敢再吭声。

    转头看向萧煌彻,皇帝怒问他:“瑞王,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萧煌彻依旧面不改色:“儿臣确有失察之过,但通敌叛国,绝对没有,儿臣是被栽赃的,还请父皇明察!”

    说完,萧煌彻将头叩在了地上。

    事到如今,其他人也都看的差不多了,不过对于整件事的真假却都是各有各的想法,而对这件事的立场,自然也是都不一样。

    站在萧煌彻一营中的朝臣们肯定是要帮萧煌彻开脱的,但另外却也有不少帮着萧宛茹给萧煌彻定罪的。

    而让众人没想到的是,一向不怎么开口,也没什么立场的四皇子齐王,竟然也帮着萧宛茹说了话。

    “两军交战之际,五弟竟然做出这样的事,着实让人心寒,还请父皇能严惩此事,以藉慰我大琻国那数十万的亡魂!以此振奋边境兵将护国之心!”

    平日里看着没什么地位,也不怎么说话的人,突然开了口,他的话反倒成了皇帝衡量这事的标秤。

    或许是因为一向中立的人若开口,大家都会觉得更公平一些吧。

    正当形势朝着不利的一侧倒去时,晋王开口了:“此事疑点颇多,若是草草定了五弟的罪,怕是不公,而且如果五弟是被冤枉的,真凶岂不是就要逍遥法外了,事关重大,还请父皇查清此事后再行决断!”

    晋王一向不愿参与朝中纷争,特别是关乎夺嫡之事,但今日之事,疑点甚多,而且事关萧煌彻的生死,他便不得不参言了。

    在朝中,齐王和晋王属于同类的人,他们平日都不怎么参言朝政的,特别是晋王,都不怎么上朝。

    然而今日,他们竟然因为萧煌彻,都开了口,站了立场。

    晋王刚说完,太子开口了:“父皇,请容儿臣问他们几句话可好?”

    “你问!”皇帝应下。

    走到程林面前,太子问道:“你叫程林?”

    “是!”

    “瑞王是你主子?”

    “是!”

    “敢听他之命行叛国之事,看来你很忠心于他啊?”

    “是!”想了想,程林赶忙又改口道,“不不不,我忠心的是皇上!”

    “忠心皇上,但却帮着瑞王做出了通敌叛国之事,这……解释不通啊。”

    程林一时不知如何作答,于是本能性的看向了萧宛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