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大罗之魔 » 第7章:大明镇魔司

第7章:大明镇魔司

    在大明帝国所有衙门中,负责监察猎杀天下妖魔鬼怪的镇魔司向来与其他衙门有着天然的不同——其他衙门无论是六部六科还是内阁五寺、甚至是作为特务机构的东西厂都还是针对“人”的机构,而整个大明朝也只有镇魔司这么一个专门针对妖魔鬼怪的衙门。

    与全部由各大名门正派入驻构成,为皇帝和朝廷提供咨询、内部之间也更像是一个天下各大道门互相议事地点的钦天监不同。镇魔司出身便是开国太祖在起事时为了对抗各种妖魔邪祟骚扰的特殊军队。

    从最初从起义军中选拔的十个半吊子民间术士到如今的十四个千户,镇魔司历经了两百余年间的无数变故改革才形成了今天的模样。

    此刻青阳县衙门中胡千户看似只一名管理千人的小官,然而事实上的权位却全然不是表面官职所见。

    与普通衙门不同。

    大明镇魔司在百年前经历某次隐秘变故后便被划分为南北两部,各设一位‘镇魔司长’其官职虽然仅为正三品,但其担任者却历来都是朝中最得宠信的权贵。

    镇魔司长的正三品官职往往远不如他们本身的贵族身份高。

    如今的南镇魔司长便是皇帝的亲弟弟‘福王’。

    衙门长官的身份高,加上特殊的管理范围,镇魔司在平时与其他衙门打交道当中自然也就隐隐高了一头。

    一个胡千户若是放在普通的军队卫所、不管他是边防还是内地的卫所,恐怕还要比县令低上一头。

    可若是放在镇魔司当中,这小小一个县令却是不足挂齿了。

    胡千户在总旗连忙让出的主位坐定。

    圆圆的脸上笑意不变,声音也柔和:“除了涉事的人,其余百户以下的都退下吧。”。

    众人连忙走动。

    大堂中刚刚还拥挤的差人、丫鬟以及一些镇魔司军士纷纷退出房间,只留下几名百户和包括那位眼神凶恶的总旗与李小旗。

    连青阳县令也要作揖离去。

    “青阳县令且留下来。”胡千户喊住对方,背着胡千户的青阳县令脸上顿时带上了几分哭丧。

    如果可能——他可不愿意和这帮黑皮鹰犬打什么交道!

    此时被对方叫住青阳县令已然明白未来一段时间自己可能要睡不好觉了……

    果然。

    胡千户开口的第一句便是:“我们这次行动还需要你们地方好好配合才是,就先征发一千民夫为我们开山铺路,输粮建营、做做后勤吧!另外这几日应该会有几个百户陆陆续续过来,每日上好的精米、菜蔬、猪羊活禽也要记得备好!”

    青阳县令的脸恨不得立刻垮下来!

    虽然偌大的青阳县不至于连几百人的驻扎的几天的食宿都供应不了,但那毕竟是青阳县衙门的钱啊!

    给这帮跨着部门的镇魔司黑皮吃去又有何用?

    他青阳县的升官发财又求不到他们头上!

    反而和这种特殊衙门打交道,万一这中间要是出了什么问题……他还要吃不了兜着走!

    脑子里转的飞快。

    青阳县令拱手应承下来,心里想的却是如何应付这帮军爷而不要生出事端。

    胡千户目光锁在总旗身上,问道:“就是你们所见那处怪异之地?”。

    这位目光凶狠贪婪的总旗在胡千户面前却是奴颜媚色的好材料,一双明明贼的发亮,能看的人浑身发毛的眼珠此刻笑成了两道月牙一般,咧着嘴亲热的像是遇到了亲爹:“千户大人,正是小的们在追杀魔崽子时细心发现的那处怪异!”。

    “那给我们讲讲吧。”胡千户摆了摆手,身体靠进宽大的座椅中,一身银亮的绸缎千户袍在一水的黑衣中显得相当尊贵。

    于是。

    这位总旗开讲,当胡千户偶尔提问时李小旗则在细节处从旁补充,一问两答之间很快便将整件事情说了一遍……

    语毕。

    胡千户一手摩挲着椅子圆润的扶手,沉思片刻后道:“这般怪异之地通常都蕴含着莫大的凶险啊!……可是,这这般怪异又多在某些上古遗迹之中,若是运气好找出些什么都是大功一件呐!”。

    “千户您的意思……?”一位亲近的百户低头询道。

    “查是肯定要查——我们镇魔司干的就是这事!不过一定要小心!若真是怪异之地,其中凶险可不是闹着玩的!”胡千户说到。

    “那~那个魔崽子怎么办?”

    “先派一个小队查着,不着急……这些年魔崽子我们镇魔司杀了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哪个成什么气候了?”

    “是!”

    ……

    啊~~~~~!嘿~~~~!从粗树杈上睡醒的林同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此刻他已经从另一个方向快要走出大山了。

    今天下了这个山坡便是青阳县辖内的大方泊。

    从此处登船,下可去江南,上可行至京师,可谓是一处‘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四通八达之地。

    当然。

    因为是支流的关系,这大方泊虽然占着码头河道之利却也比不了那些南江北河上的真正码头繁华。

    可富裕也确实是这青阳县中数得着的地方,林同曾经与老道士来过这边帮人堪舆,却是对几个大户人家气派的院子印象深刻。

    折了柳枝将一端弄毛,从怀中的小瓶里取出盐来,借着溪水梳洗完毕后林同这才慢悠悠的下山去。

    走了大概不到一个时辰眼前便开始出现水田和早起避开日头耕种的农夫。

    这些农夫看到山里走出一个俊秀的不似真人的小道士都有些惊讶,一些迷信之人还误以为见了“狐仙儿”连忙警惕起来,嘴里胡乱的念叨着几句从道士和尚那里学来的根本没有作用的辟邪咒。

    林同自嘲一笑:这种教人辟邪咒语的事他和老道士也做过,通常就是说给那些缠着他们的愚夫蠢妇。

    事实上不练武、不修道哪里来的保身辟邪的能耐?

    只是民间愚者众多,又纠缠不清,只能用这些数百年通用的的辟邪咒去忽悠了。

    至于辟邪咒不好使的事情?

    呵!

    真遇到厉害的邪祟,知道咒语不好使的人又哪里还有机会跟人去说?

    这就像是降落伞的零差评。

    你没机会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