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歌尽桃花,扇底风凉 » 第一章

第一章

    2011年10月28日有雾

    今天实在不是个好天气,甚至连太阳都没有出来。

    白色的面包车颠颠簸簸地行驶在细窄的盘山公路上,我擦开车窗上的浮尘隐约能看见外面的风景。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两侧的高山几乎是光秃秃的,上面稀稀拉拉的植被反倒像皮肤上癣子。山脚边堆着因雨打风吹从山上滚落下来的石块,听司机师傅说得幸好今日只是个阴天,倘若下雨,连着山路都是不敢走的。

    尽管薄薄的雾气将我们连同大山一起笼罩了起来,但我仍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期待着接下来的新生活。

    另,我好想开窗呼吸通通风。可因为宋老师说雾气吸进身体不好,只得忍着。

    ——选自《冯楠日记》

    “楠楠,快别写了。车开得不稳当,当心坏眼睛。”坐在前方的贾文文回过头,目光从车座的缝隙出落在正低着头的女孩脸上,接着抱怨道:“你说今年咱们的实习怎么选了这么个破地?”

    冯楠合上皮质封面的本子,又把笔仔细地夹在上面,抬起头亲昵地刮了刮贾文文的鼻子,笑道:“咱们以后不也得去乡镇里当老师嘛,条件肯定比不了城里,就当提前适应了。”

    接近晌午,终于能隐约看见太阳了。阳光跨过厚厚的云层,翻过敦厚的高山,有一丝半缕落在了冯楠的脸上。

    绵密的光点映出了冯楠脸上柔软且近乎透明的细毛……

    瞧这冯楠笑魇如花的样子,贾文文也不再纠结,爽朗一笑说:“有道理,再说了你冯楠都能受得了的日子,没道理我贾文文受不了啊。”

    冯楠看贾文文自己想开了,就别过眼去看车上的其他人。

    这小面包车上一共七个人,除了司机师傅和带队的宋老师,剩下包括冯楠和贾文文在内的五个人就是这次一同去桃花村支教的学生。虽然都是校友,但大家大都来自不同的专业,所以冯楠目前为止也就认识贾文文一个。

    感受到冯楠的目光,剩下的三个人都对她笑了笑,然后分别介绍了自己。冯楠知道了那两个男生一个是农学院的叫王城,另一个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叫苏怿轩,而女生则是来自艺术学院叫魏子佳。

    彼此认识过之后,车上的气氛逐渐热闹起来。毕竟都是二十来岁的大学生,哪能耐得住长时间的沉默呢?王城和贾文文都是个不折不扣的话头子,一旦熟悉起来,肚子的那些话就像大坝决堤了似的一浪推着一浪地从嘴中涌出来。纵然冯楠一向不是能闹腾的性子,也因他俩一套相声似的说学逗唱,捂着嘴嗤嗤地笑了起来。魏子佳更是有些夸张,笑得捂着肚子,歪在座位上。

    冯楠转头时偶然间看到了邻座的苏怿轩正一脸好笑地看着她,脸颊上不由飞起两抹红霞,连忙收敛了笑意端正起来。

    “同学们,大家别闹了。赶紧休息一会儿吧。”坐在最前面的宋老师开口说道。

    “对呀,你们这次支教的村儿比往年都要偏上不少哩,连进村的路都没有。一会儿只能把你们拉到山底下,你们得自己背着行李从山间的土路往上爬”,一直在开车的司机也开口提醒道。

    冯楠听着四周传来的抽气声,也不禁暗暗心惊,不由地也开始担心。连与外界互通的路都没有,那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桃花村,到底是多落后的地方?

    又过了半个小时左右,面包车停了下来。宋老师招呼大家收拾好行李下车了。因为早已经做好了跋山涉水的准备,冯楠只拿了一个二十六寸的行李箱和一个黑色的登山包。

    当所有人从车上下来的时候,饶是在车上以己经做了些心理准备,但也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冯楠一行人面对的是连绵的山脉,与但与山水画里的青翠色的山不同,它们既没有磅礴大气威严,也没有小家碧玉的秀美,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落寞与荒凉。这一片山几乎都是黄色的,不仅地面上覆盖着一层黄土,连上面的植被都几乎没有绿意。所有的树木都是一副极度缺水的样子,树干扭曲成了不可思议的角度,仿佛沙漠中垂死的旅人无力抬起的手。树枝看起来也是脆脆的,“这枝子不会是空心的吧?”贾文文伸手折了一段树枝惊叹道。

    他们好像到了一座弥漫着死气的山。

    “呸呸呸!”冯楠甩了甩头,想摆脱头脑中一闪而过的可怕念头,“只是荒凉一些罢了,哪有自己想的那么可怕。”

    “你瞧,有人。”魏子佳小声地惊呼了一声。冯楠扭头看去,果然面前的荒山上出现一个人影,她有些惊奇,想不出来者为何。随着黑影渐渐靠近,冯楠看清了来人。

    这是一个人穿着蓝色短打衫的男子,衣角处有几根浅浅的灰痕,应该是在山上穿行的时候从树枝上蹭下的。除此之外,衣服大体是干净的,只是颜色有些不均匀,深一片浅一片,似乎是穿了很多年所以留下了一次又一次清洗的痕迹。

    冯楠觉得,来人的年纪有些不好判断。虽然他的脸黝黑黝黑的,看起来比冯楠常年在乡下以务农为生的大舅还要粗糙几分,可眉目之间似乎没有生活的风霜留下来的痕迹,甚至还有几分显得有些突兀的少年气。

    “他看起来挺年轻的。”冯楠戳了戳身侧的贾文文道。

    贾文文疑惑地问了一声,然后有些夸张的瞪大眼睛朝着还差几步路才能下来的男人看过去,接着无奈地摇摇头不好意思地表示自己没有看出来。

    “对,他给人感觉年纪不会很大”,正巧站在冯楠身后的苏逸轩突然轻声说了一句,这是除了刚刚在车上那有些尴尬的对视外苏怿轩第一次单独同冯楠讲话。

    冯楠猛地转过身去,有些诧异,但又觉得自己这个举动有些突兀,所以只是腼腆地朝苏怿轩笑了笑,然后想自己刚刚的感觉也并非完全没有依据。

    这时,那个男人已经走到了他们这一行人的身边。见状,原本正在面包车边同司机说话的宋老师走上前来,询问到:“您是……?”

    大概是看出宋老师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开口,那个男人咧开嘴露出微微泛着黄色的一排不算整齐的牙,热情地说道:“您就是宋老师吧,俺是桃花村的。俺们村长算着时候觉着你们差不多到了,便叫俺过来接应你们。”

    怕宋老师和这一群学生不信,那男人还从裤子的口袋里掏出一部老旧的手机,说道:“您看看哩,这是俺们村长让我拿给你们看的。”

    宋老师接过手机,发现屏幕上显示的正是几个月前A城师范大学同这里的唯一一座村镇小学签订的支教协议书。想起临行前领导与她的谈话,宋老师也模糊地了解这次的支教地区比起前些年来确实更为特殊一些。

    宋老师和那个男人握了握手,然后转身对着正往这边好奇地看着的学生招了招手,“大家都靠过来一些。这位是前来接应我们的,马上我们就要上山了。”她顿了顿,接着说道:“由于桃花村掩藏在大山深处,所以信号可能不太好。大家趁着现在再跟家里联系一下,之后可能很长时间打不了电话了。”

    所有人包括一路上都显得成熟稳重的苏怿轩这次都面露惊色。

    王城说:“诶,这位大哥不是拿着手机吗?没有信号……这……”

    王城虽没说完,但那男人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的意思,脸色有些发红地说:“这,实不相瞒,俺们村确实常年没有信号,俺们村的人也都不用手机。俺拿的这个是俺们村长的,也只有在山脚下才好使。”

    宋老师无奈地又一次朝更加目瞪口呆的学生们点了点头。不说这些孩子们,就连她一个已经活了将近四十年的人也是第一次知道现在的中国竟然还有这样的地方——不通铁路,不通网络,没有信号。

    仿佛,是上个世纪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