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天都长歌 » 第026章 涂山氏血脉

第026章 涂山氏血脉

    张天钧离开以后,梁天舒将菅清带至一个院落,进了屋,扶着他在一张桌案前坐下。

    “菅师弟你且安坐,我略作拾掇,就可以歇下了。”

    他一边收拾,一边想起了菅氏的富裕,对菅清说道:

    “此处虽属鲁山,非观门所有,然天下观门皆寒苦,不可与菅地比拟,还望菅师弟多有担待。”

    “多谢师兄。”

    菅清点头道:“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我已有心理准备,慢慢习惯就好,日子长了总会适应的。”

    他早就乏了,体力不支,在菅地何曾有过这样的劳累?今天车马奔波,又在前殿呆了几个小时。

    他静静地看着梁天舒收拾,思绪慢慢打开。

    他知道这将是自己这一生中最大的改变,从此之后他将不在是菅地的主人和继承者,而是一位已经病入膏肓、需要通过修行来抵档体内病毒的修行者,藉此延长人生的寿命。

    穿越之后,他想过改变很多,就像穿越小说里的主角一样叱咤风云,改变这个世界,同时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他一直在煎熬,蜗居在寸室之中,始终不得志。

    漫长的岁月,渐渐地把他的雄心壮志给消灭,磨灭他的希望之火,他开始慢慢地面对现实,甘与一个火盆为伴,当初的雄心壮志已成为最初的美好愿望。

    十六年了,菅清已经变得沉稳。

    沉稳在很多时候是一个褒义词,然而却不一定都是褒义。它代表着成熟和稳重,但同样也代表着失去了锐气,丧失了进取的意志和躁动的心。

    如今他只想好好的修行,好好的活着。

    “菅师弟,已经好了,我扶你过去。”

    梁天舒收拾完毕,过来要扶着菅清过去,只是刚碰到臂膀和手臂膀,隔着厚厚裘衣,他就感到一股寒气透过手心,直入骨髓,几乎冻彻心扉。

    “怎得这般冰冷?”

    他脱口而出,充满了惊讶。

    然而只是霎那之间,还不等菅清回话,他梁天舒又明白过来,责备道:

    “唉,瞧我这糊涂性子,回至鲁山什么都忘却了。”

    “菅师弟稍候,吾这就给你弄一个炭盆,供汝取暖。”

    梁天舒想起了涡水河畔,菅氏营地的菅清面前的那个火盆,菅清虽然没说,但梁天舒依旧猜到了它的作用。

    一路上没有条件置办炭盆,供菅清取暖,只能让赵贤满输入纯阳之气助他御寒,然而终非长久之计。如今回到了鲁山,炭盆才是第一考量。

    “且慢。”

    菅清阻止了梁天舒。

    他已经怔怔地坐了好久,如果说炭盆代表着他以前生活,是一种人生,他希望就此摆脱炭盆,开启另外一种人生。

    不管前路好坏,命运多殊。

    只是正要开口,菅清又觉得自己似乎也用不着这样去较劲,自找罪受,于是缓缓点头,道:

    “……多谢师兄。”

    “嗯,菅师弟稍候。”

    梁天舒去去就来,很快找来一个陶盆,就在菅清屋门外的院子拿着燧石生火,覆炭引燃,浓烟过后端进了室内。

    “菅师弟,已然安妥,你且歇下,日后吾带你熟悉一下鲁山派,夫子估计要好几天才能见你。”

    “嗯,多谢师兄,有劳了。”菅清点头行礼。

    看到梁天舒两手乌黑,却不见有人前来帮忙,他不禁地有些好奇,脱口问道:

    “梁师兄,怎不见道童,只你一人在此忙碌?”

    道门里都有道童,菅清刚才也看见了凌霜,怎么就不见人影了呢?

    修行者不应该是两手不沾阳春水,一心修行的吗?其它的都交由道童打理?

    菅清疑惑地看着梁天舒。

    “嘿嘿……”

    梁天舒笑了起来。

    他扭头看了一眼安坐的菅清,出声笑道:“菅地生财有术,富庶无比,奴佣只是已经过万了,然观门却无此本领,更无菅师弟这般点石成金之术。”

    他摇头说道:“鼎盛之际,无居观自然亦是弟子数百,道童千人,然这已是昔日陈旧,如今山门声坠,已是变窘迫,观门里不过弟子数人,数名道童而已。”

    他在室外洗手,然后又抹净,又重新回到屋里扶着菅清躺下,嘴里介绍道:

    “如今观门只有四名道童,其中两者在捉风馆听候差遣,协助夏贤君行事。其余二人皆在山门,一者侍奉夫子,一者紧随张天钧,汝在前殿所见者就是凌霜,夫子跟前的是傲雪。”

    “哦?没有他人?”菅清一愣,接着再问。

    无居观的弟子就有五人,还有夫子秦重阳,只有两名道童哪里能顾得过来,总要有几名仆人或奴隶才对。

    “没有,就是四位道童。”梁天舒摇头,道:“以前曾有两名奴人,只是年岁已长,不久就离世了。”

    “原来如此,不想观门已到了如此窘迫之境。”菅清叹道。

    不过梁天舒却没有太在意,微微笑道:

    “嘿嘿,自是情理之中!”

    “不止观门,各行各业皆如此,诸候混战,连年征伐,财匮力尽,自然百业凋零。”

    “唯菅氏反道而行,变得比往更加富庶。”梁天舒最后说道。

    这是菅清来到这个世界唯一做成的事情,多有自得,听得之后微微一笑,回道:

    “嘿嘿,不过是吃饱饭而已,没那么夸张。”

    这当然是他的自谦之言。

    只是梁天舒却没有答话,静静地沉默了一会儿,脑海里突然想起什么,提醒道:

    “哦,对了,夏师兄是三恪之后。”

    “嗯?三恪?哪三恪?”菅清微愣,然后问道。

    虞朝历史已经久远,建国七百年,他不知道虞朝的三恪已经是指哪三恪。

    “虞室代周,三恪并无变化,封先虞、夏、商分别就于陈、杞和宋,陈已亡国两百卅十岁,杞亦有近两百载。”梁天舒答道。

    他没有说宋国。

    因为宋国就是菅地的母国,商国后裔。先人为对宋国有功,因此被封在菅地,以地为氏,至今已有七百年。

    十六年前宋国灭亡,菅清就是当时的相关方,在这场灭国之战中出生,并因此染上恶疾。所以梁天舒没有去介绍宋国,而是继续说道:

    “夏师兄便是禹之后裔,杞人,有涂山血脉。”

    杞人、涂山血脉?

    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指狐狸?梁师兄要表达什么?

    菅清微微一愣,怔怔地打量着梁天舒,只是对方再也没有说什么。

    正要追问,凌霜突然杀到,慌慌张张的跑进来,叫道:

    “四师兄,不好了,精舍里出了变故,二师兄请汝速去!”

    “菅师弟,汝安心休憩,吾这就去见张天钧。”

    梁天舒脸色微沉,辞了菅清,往张天舒的精舍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