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救星 » 第八十三章 消息无误、建虏兵至

第八十三章 消息无误、建虏兵至

    当得知高升还要再回到京师时,崇祯大为震惊,不过他知道高升应该不会在这种事情上诓骗自己。

    可是,如今的京师可是闯军的地盘,是龙潭虎穴啊。

    而且,按时间推算,建虏就快要入寇了,整个京畿,甚至山东等地都不安全,哪怕派遣二十万大军去护送高升都不够。

    “高卿,难道就不能不回去吗?”崇祯急切的道,他是真的不想高升冒险。

    因为他很清楚,这个世上如果还有一人能拯救大明,那一定只有高升。

    高升叹道:“陛下,若我不回去,留下来也给大明带不来多大的改变。”

    “而闯贼和建虏可能一年左右就分出了胜负,胜者到时候肯定会发兵南下,以我们如今的实力,根本抵挡不住。”

    “所以,我不但要回去,还要尽可能早的回去。”

    崇祯知道高升说的是事实,感动的同时,心情越发的沉重。

    因为经过这次逃难的艰难险阻,他对高升产生了和其他人完全不一样的感情,可以说是友谊。

    而皇帝在臣下面前是不可能有友情的,只有君臣的关系,甚至连爱情和亲情都没有普通人潇洒自如。

    所以,他非常珍惜与高升之间的这种关系,这可能与高升不是他的臣下有关,也可能与两人是来自两个不同世界有关。

    双方之间没有那么多礼数限制,只保持互相尊重,这种放松的状态让崇祯感觉很自由。

    所以对他来说,一旦这个世界没有了高升,大明很可能保不住不说,自己的生命也肯定会少了一些乐趣。

    可对于高升来说,如果不是明朝的命运和自己息息相关,他才不会这么卖命,也不想生活在这里。

    这里有什么?除了可以三妻四妾,有青楼妓馆,真的没几个项目能吸引到现代人在这里长期生活,偶尔旅旅游还差不多。

    不过现在考虑这些还太遥远,先想好怎么保命再说,所以京师还是得回去的,时间拖得越久越危险。

    而回去的方式,高升想来想去,恐怕只有一种,就是偷偷的回去。

    因为派大军护送根本不现实。

    如果明军真有那么厉害把自己送到京师城内,崇祯就不用那么狼狈的弃城而逃了。

    可如果要低调的回去,就不能带太多人,但现在整个北方又是一片混乱。

    若是没有出现太大意外的话,建虏大军要不了多久就要入关了,到时候必然是乱上加乱。

    而两千里的距离,即便现在出发,马不停蹄,也很难在建虏入寇前赶到京师。

    所以,这一路必然又是困难重重,一不小心,可能就要交代在半路上了。

    正因如此,高升一时也下定不了决心,他不想自己像一只臭虫一样死在荒郊野外,连个收尸的都没有,太悲惨了。

    京师,紫禁城,乾清宫。

    坐在龙椅上的李自成冷哼一声:“哼,建虏还真的来了。”

    就在刚才,派出的探子深入漠南蒙古,在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后,终于带回来了确切的消息。

    建虏大军已经进入了插汉部(察哈尔部)南面,如今距离边墙只有三日左右的路程。

    看来,崇祯果然没有在这件事情上说谎。

    也幸亏早就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提前下令从陕西、山西、河南等地调军支援。

    如今已经有十多万军队陆续赶到,还会有更多的军队继续赶来。

    “嘿嘿,额们可不是明军,如今这京畿之地已经是额们的,建虏还敢来打主意,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刘宗敏还是天不怕地不怕,只当建虏是一群厉害的劫匪罢了。

    不只是他,在坐的不少将官都是这种想法,因为在他们想来,建虏与大明争斗这么多年,入关也有五六次,可连京师的大门都没有摸到过。

    而如今,不但是京师,连整个北方都几乎尽落大顺军之手,岂是建虏几代人努力才好不容易侵占的辽东可比的?

    “如果额们把建虏消灭,不知道崇祯老儿说把皇位让给额们新顺王的话还算不算数啊。”

    “嘿,他要敢不算数,咱们就让天下百姓闻闻他崇祯放的屁到底有多臭。”

    “哈哈哈哈……”

    偌大的乾清宫,如菜市场一般,发出哄堂大笑。

    不过这也可以看出,与当时的大明朝廷听闻建虏入寇而人心惶惶相比,这帮流寇的心态要好太多了。

    虽然如此,李自成还是不敢麻痹大意,连忙又和众将仔细商讨起来,尽可能的将应对之策更完善一些。

    与此同时,关内闯军调动、布防的消息也络绎不绝的传到了多尔衮手中。

    而这些情报,也无不反映出闯军也早就清楚大清军的动向。

    “哼,看来崇祯那狗皇帝,宁愿让夺了他半壁江山的李自成取得胜利,也不想让我大清入主中原。”

    这是有些出乎多尔衮意料之外的,因为在他想来,崇祯应该更恨李自成那帮流寇才对。

    毕竟一个只是窃取了关外的辽东,另一个则是侵占了关内比辽东不知道大多少倍的整个北方,甚至还包括明国的都城,直接让他崇祯狼狈而逃,颜面扫地。

    所以他觉得,崇祯更应该坐山观虎斗,甚至借助大清军的力量来消灭闯军,而不是提前将这么重要的消息告诉李自成,让他们有所准备。

    这样一想,他顿时认为,这消息恐怕不是崇祯透露出来的,而是投降李自成的明国官员。

    毕竟整个京师的文武百官几乎都转投李自成了,包括首辅魏藻德。

    而这些人中,肯定有知道这个消息的。

    多尔衮如此分析,确实没错,因为这个时代的民族情感并没有那么强烈。

    正史中,京师被闯军攻占后,残明势力和新建的南明,不约而同的将李自成视为大敌,毫不犹豫的选择与建虏一起夹击闯军。

    闯军败于建虏之手后,他们继续落井下石,直到李自成死后,建虏转过头来就把他们给灭了。

    而这次,如果不是高升帮助崇祯分析了利弊,并极力劝诫,崇祯很可能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到时候汉人之间一通疯狂内斗,又会将大好江山拱手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