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那女子 » 第137章 礼制

第137章 礼制

    为什么讲夏姬的故事要说这么多郑国的史料?

    易曰:履霜坚冰至,其所由来者渐矣!郑国史料中最有名的就是郑庄公和夏姬这个女人。郑庄公所做的一切,为后来的春秋争霸开了一个头。自此以后,郑国(相当于现在的河南地域)被詈骂谴责,连带河南这片地域都受到影响。何况一个弱女子夏姬呢,长的太美,改变了历史。

    不对,只是加速了历史的进程而已,就算没有夏姬,吴国的崛起也是必然的。

    许慎的《说文解字》这样对“礼”的注解:“礼者,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丰”。《礼记》篇中说,“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最初的“礼”源自对上天鬼神的崇敬,或者说是人与上天的关系。祭祀是一件大事,不能随随便便,需要一些规范,于是逐渐形成了“礼”这个东西。后来随着人群聚居的社会发展,“礼”又有了特别的意义。譬如荀子说,“人生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不能不争,争则乱……故制礼仪以分之……”,荀子说这就是礼仪的缘起。

    逐渐礼成为社会生活中规范人们行为的必不可少的规则,“定亲疏,决嫌疑,明是非”“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这时候“礼”成了社会生活中尤其强调等级,强调尊卑观念的存在。

    礼的勃兴尤其是在西周以后,成为一种政治治理系统的工具,西周实行分封制,宗室宗亲、异姓诸侯得以分封,这样特别需要一种法律似的的规范来进行管理约束,礼制更加的系统化、精细化、政治化、甚至现在语境中的法律化,涵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包含了现在观念中所有的“民法”“刑法”等的意义。

    后来孔子克己复礼的政治理念,就是要恢复周礼,到了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的思想得以大行其道,乃至中国汉以后的历朝历代无不对孔子的“礼制”思想情有独钟,作为治国之方略,主流的价值观。

    但是东周阶段,所谓的春秋战国,是整个中国文化史上最独特最奇丽的一个阶段,“礼制”遭遇到极端的破坏,当然,这个历史时期也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没有了礼制的限制,诸子百家,各种思想流传,形成了一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极其热闹的局面。春秋战国时期,杂糅了中国文化各端,要研究中国的文化,春秋战国这个时期是必须要着重探索的阶段。

    东周时期,“礼崩乐坏”,周王室的尊严受到严重挑战,周王的权威几乎丧失殆尽,列国相继崛起,“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一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各国内部政治倾轧,纷争动荡,周王室也不能免,在权力斗争面前各自上演血淋淋的搏杀,父子相仇兄弟相杀此起彼伏。

    礼制要求诸侯必须定期朝拜周王,且纳贡赋,事实上,连礼制集大成者的鲁国也并没有严格的去履行,春秋几百年,鲁国先后朝周王不过数次,鲁国尚且如此,更别论其他诸侯国了。周王沦落到尿壶般的结局,需要的时候就拿来用一下,粉饰下霸主的荣耀,不需要自然没有去理睬的,周王狼狈不堪,连三流诸侯国实力都不如,自然不会去主张自己那“王”的尊严。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顾炎武的意思是说,春秋时期礼制尚存,好歹周王室有些面子,但是到了战国,彻底崩塌。

    那么春秋时期的郑庄公,被后世抨击为率先破坏礼制的始作俑者,大加挞伐,回看郑庄公的执政期间,表面上仍然有维护周礼的意愿,但是这种意愿是否只是一种假象呢,至少郑庄公在位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来说,他的“维护礼制”更多的是一种借用周王的纸老虎的皮,打着周王的旗号罢了。

    有人说郑庄公有践踏礼制,但也有维护礼制,这样的说法看起来有点别扭。首先,郑国开国后的三代国君都对周王室有很大的功绩,几乎都是在周为卿士,差不多算是世袭。郑桓公、郑武公直到郑庄公,都是如此。郑国本身又是周王室的宗亲兄弟国,郑桓公是周厉王的儿子,周宣王的弟弟,周幽王的叔父,是一家人。

    周郑关系一直以来非常密切,这主要是周王室自幽王发生动荡后,郑国出力很多,平王东迁也几乎是依仗着郑国顺利完成的,要说郑国君主不晓得礼制,那是假话。

    易曰履霜坚冰至,其所由来者渐矣。郑庄公成为第一个被认为是毁坏周王室礼制的始作俑者,客观的说有点勉强。事实上,周王室自宣王以后,特别是经历了厉王、幽王期间的严重政治动荡,对外南征北伐,周的国力损耗很大,又不能行仁政,暴虐无道,先有厉王时期的国人暴动,后有幽王时期的权力斗争,本来就渐趋衰弱的周王室更加残破不堪,要是没有秦晋郑的勤王之举,不知道会被北戎打成什么样,北戎敢于来侵犯,首先证明了周王室的威慑力下降,那个赫然天下王者独尊的周王室早已没有了往日的辉煌。

    郑桓公时就对周王室的内部权力斗争看不惯,但是他虽然为卿士,不过也只是辅佐行政,并没有说了算的大权,何况政治派系都有自己的力量,他一个郑国君主并不能进行协调,他没那么个身份,更没有那么大的本事。但是他从郑国的角度出发考虑,因为郑国与周毗邻,周要乱自然会波及到郑国,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这种态势下,郑桓公逐渐将郑国都东迁到虢等小国的周边,大国那里不敢去,郑国迁都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至少是从郑桓公就开始运作,到了郑武公终于实现了郑桓公的国家蓝图,更关键的是郑武公采取了对邻近的小诸侯兼并政策,尤其是虢等,这些小诸侯国没地位,没有影响力,那么郑武公的做法对未来的郑庄公有着深刻的影响。

    郑国能拥有周王室卿士的政治资源,又在郑武公的努力下土地得到扩张,这些怎么得来的?并不是施行仁政吧,那是国家力量的体现。郑庄公即位后国内爆发了共叔段的动乱,但是没怎么有大的波浪,郑庄公轻而易举就克段于鄢,国内归于安定,但是这件事对他的英系那个很不好。

    郑国势力在逐渐强盛,渐渐威胁到周王室,对于郑庄公杀弟囚母的手段,相信周王室那边也背脊发凉。于是发生了周郑交质乃至交恶,乃至直接干了一场。这时期的周王室懦弱,正如郑庄公伐许时所说,“周室既卑,周德衰,天有所厌”,不如此“吾其能与许争?”他的意思好像是周王室已经压不住天下了,既然大家都是宗亲兄弟,我们来帮衬着说了算也是自己家的事情,应该的嘛。

    对于郑庄公的批判,在太史公那里并不怎么看到,《左传》中也不是那么旗帜鲜明,只是汉武以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控制管家的主流甚至唯一的政治方略,这种政治环境下,于是郑庄公被重新评价,于是乎他理所当然的成为了践踏周礼的始作俑者,批判郑庄公是时代的需要,政治的需要。也就是说后世为了维护皇帝的权威,树立儒家为正统,维护等级和尊卑的政治要求,对郑庄公的态度上,自然贬斥更多,可以说凡是专制的王朝都对他予以挞伐,这是从维护礼制这个核心出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