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那女子 » 第140章 霸权

第140章 霸权

    东周阶段,或者可以称“春秋和战国”时期,战国时自不必说,周王室赖以存续的“周礼”彻底丧失,天下唯强者大,唯有力者霸,军事扩张是战国的主流。

    而春秋时期比较特殊,礼制的代表周王室尽管衰落卑微,但是形式上“礼制”还存在,只是因为周王室式微,不能控制天下,春秋初期,虽说诸侯们逐渐对周王室缺少了恭敬,但是还不至于骑到周王室脖子上拉屎的程度,春秋中后期,多少周王室还残存着一点颜面,因为诸侯争霸需要周王室的一个点头。

    当然,仰诸侯鼻息的周王室也无可奈何,谁最强就颁发给谁霸主的荣誉证书,意思是周王室承认你这个霸主,如此便得一个名正言顺的由头,霸主也借此号令诸侯,谁那里有事就伸手去管,自然诸侯也来他这里朝拜纳贡,实际上春秋间的霸主已经在实质上替代了周王室的政治属性。

    用孔子的话说,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什么意思呢,礼乐征伐是周天子的特权,诸侯没有这个权力。不过将征伐天下的特权交给诸侯的可是周王室,当初姜太公封国在齐,率先国富,后来管蔡作乱,姜太公也参与了动荡的平定,为了安抚姜太公,也想借助太公的力量巩固边境,曾经赐予姜太公,可征伐天下。后来管仲伐楚也曾经打出这个旗号来证明伐楚是名正言顺的。

    天下有道,周天子能控制大局,天下无道,周天子没有那个实力了,不能约束诸侯了,于是诸侯中最强大的来替代周天子行使征伐大权,所谓替天行道,打的是尊王的旗号,也即“尊王攘夷”,后来管仲辅佐齐桓公就是用的这个名义。

    尽管周室衰,如上面说,形式上还保留着周礼的体制,但是慢慢的随着各国的扩张政策,周天子代表的礼制约束力基本丧失,尊王变成了诸侯的玩意儿,需要你的时候用你一下,不需要的时候,弃之不顾,列国没有哪一个去朝拜周王,都是向着霸主而去。周礼没有了市场,各诸侯内部也相继出现政治夺权斗争,在周有陪臣执政,在列国也出现卿大夫专政的局面,从周王到各国诸侯君主,除非有正宗一派的政治强人,否则国君的权力总会被卿相把持,无不如此,可惜宣王后周王室中就没再出现一个有作为有气魄的周王,没有一个不是列国的傀儡。

    那么周王东迁,国土缩减,实力削弱,所谓的礼崩乐坏不过就是说周王的实力不行了,控制不了诸侯国,诸侯国中的野心家渐渐蓬勃,尽管春秋初期,周室式微,严格说还没有出现后世所谓的正式的霸主,但是这个对霸主的理解有不同,而郑庄公完全有资格被称为霸主,之所以郑庄公不被认可,纯粹是因为郑庄公是踩着周王室称霸的,这让后世正统儒家不能接受。

    说起孔子,必须要提到他老人家的《春秋》,他曾经认真的说过,“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春秋时期霸权思想的开始显现,与孔子复周礼的态度相左。孔子终其一生在为恢复周的礼制而奔走呼号,不得志,于是退而著书,实际上按照他的话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发现,述而不作罢了”,我只是将先贤们的思想传承下来。

    孔子所谓的美好社会即一个大同社会,尊奉周礼,这与他一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理念相一致。但是历史的发展与他的呼吁相违背,走向了另一个方向,王道陵夷,霸道勃然,这是令他极为不满的。

    在孔子的《春秋》中,尊王崇礼是他的核心,面对动荡的春秋时期,新兴的诸侯霸主,他也退而求其次,用他的礼的标尺来进行衡量,譬如他议论齐桓公与晋文公时就说,“齐桓正而不谲,晋文谲而不正”,尽管周王室的号召力没有了,诸侯霸主出现了,没办法的事,但是孔子还是支持霸主要尊王崇礼,他对齐桓公就极为欣赏,因为齐桓公的霸业确实建立在尊王攘夷的旗号之下,齐桓公是真的在尊王,真的在崇礼,齐国那时候所做出的功绩几乎不是从齐国霸业的角度出发的,是认认真真的为天下做事,而到了晋文公则不然,一切以晋国的利益为大,周王只是其次,所谓的尊王已经变成为晋国谋私利的幌子,这是孔子对晋文公提出批评的根本原因。

    《春秋》后之《左传》,太史公的《史记》在关于郑庄公的评价上,看上去并不是强烈的批判,只是老老实实的记录历史史实,当然,《左传》的标尺还是放在与孔子思想同样的维度,只不过在记述郑庄公时,偏向于挖掘他身上残存的尊王崇礼的痕迹。的确,郑庄公有图霸之心,也的的确确在扩张郑国的实力,因为郑国与周王室直接爆发了冲突。从这点看,《左传》的记述有点可怜,明明郑庄公欺压到了周王头上,有那么点尊王的意思也只是假象,《左传》仍然采取了郑庄公尊王的一面,而《史记》如实的记录了周郑交恶,并没有对郑庄公进行任何的评价,这是太史公与《左传》的不同之处。我没有表态,而《左传》表态了,他只看到了,或者说有意看到了郑庄公维护周礼的一面,而绝不提对周礼的践踏,大概这其中也有《左传》作者的无可奈何。

    越到后世,对郑庄公的评价越倾向于批判,比如“奸雄、阴谋家、奸诈”等都抛到郑庄公的身上去。诸如“郑庄之巨奸”“内奸贪而示以恭顺”“庄公之为人,奸诈猜忍”此类的议论俯拾皆是,很少有人用霸主的字眼来议论郑庄公。郑庄公留下来的都是反面的形象,远远不及后世的齐桓晋文等,这其中的原因自然不用多说,郑庄公欺负周王的太厉害,齐桓晋文怎么着也在表面上给周王面子,没有撕破脸皮。所以郑庄公只能是活该挨骂,谁叫你太直接了呢。

    那么郑庄公究竟算是一个践踏周朝礼制的叛逆者呢,还是一个紧跟时代步伐,有着政治智慧的雄主?儒家正统的观念里面,郑庄公就是一个坏透了的叛逆,但是历史的看,郑庄公敢于抗衡周王室的权威,纵横捭阖,沉稳睿智,将郑国打造成春秋第一霸天下的诸侯,可谓一代枭雄。不一样的评价标准,不一样的论断,这就是置身于赞誉和批判中的郑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