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异界先遣队 » 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战略交锋

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战略交锋

    “当然,”奥克洛拉夫点点头说道,“我们有自己后勤,不必全部依赖贵部。”

    “其实要全部满足也不是不可以,就是有点麻烦而已。”程子昂笑了笑说道。

    “呵呵,若是全部依赖贵部,那指不定会被小人弹劾,所以还望阁下能理解。”奥克洛拉夫苦笑着说道。

    “嗯,这样也好,那么就此告辞了,军团长阁下。”

    “告辞,程先生。”

    其实程子昂倒还真不是在开玩笑,而是想到了战国时代的以桑易稻的典故。

    让梨伯供应奥军西部联合军团的全部后勤,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

    毕竟要花费巨量的物资来供应自己的敌人,这种话传出去,肯定会被不知情的人给骂死。

    在经济上,这也不划算,白白多了十万张嘴,总部还得加大对梨伯的后勤支出。

    但是在战略层面上,这倒不失为一条良策。

    毕竟梨伯的后勤近乎无限,完全可以把这十万大军全都供养起来。而一旦完成了供养,那可操作的空间可就太多了。

    首先,一旦实现对奥军的供给,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保密工作做得好,那么这十万人依然可以继续吃奥军后方的补给,那这笔巨大的补给,可就直接落入了高层军官的口袋里了。

    就算消息泄露,奥军后方切断了对西部联合军团的补给,梨伯也能通过后勤补给来控制这十万大军。

    到这个时候,这十万奥军姓什么可就不好说了。

    帮国王打仗,国王不给钱。反而是自己的敌人在保障自己的后勤,那这奥军到底是谁的军队?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梨伯就可以实现对奥军的控制,将其变成自己的编外雇佣军。

    而且就算这十万奥军忠心耿耿效忠国王,一旦梨伯方面突然切断后勤补给,并发动突然袭击,那这十万军队很容易就会崩溃。

    毕竟已经形成了路径依赖,一旦路径被切断,那他们很难持久下去。是否败退,完全取决于梨伯方面是否发动进攻。

    如果要问,梨伯凭什么能中流击水,抵挡强大的奥军?

    那洛尔的回答大概就只有两个字,有钱。

    这次会面的效果出奇地好,一方不敢轻易进攻,另一方又主动示好。在这种情况下,身为敌人的双方竟达成了微妙的妥协。

    完成使命后,程子昂一行人就要返回梨伯主城。为了早日回报,程子昂直接搭乘等候多时的运输机,只用了几个小时就回到了梨伯主城。

    回到梨伯后,程子昂快速向洛尔报告了会面的情况。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即以辎助敌的方案。

    对于这样的方案,洛尔一时半会也拿不定主意,决定暂时搁置,视情况而定。

    毕竟这种事,搞不好两头都不讨好,内部被人骂资敌,外部又可能养白眼狼。

    虽然程子昂分析出了这个方案的收益,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想要实现这样的效果,似乎还是过于困难了。…

    即将爆发的战争被洛尔等人轻易化解,但没想到的是,对此,梨伯内部的反应却并不一致。

    有些人认为洛尔过于软弱,卖国求荣,拿梨伯的后勤来养自己的敌人,是资敌。也有人认为洛尔并不软弱,只是害怕战争,所以甘心妥协。

    从这两种主张的背后可以看得出来,梨伯人似乎对于战争的认识过于肤浅,以至于认为梨伯防卫军应该与奥军一战,捍卫自己的利益。甚至希望主动出击,在边境线击溃强敌。

    事实上,如果一个人对战争足够了解,那就绝对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在东陆,洛尔经历了西天外战争和东盛帝国战争。所以他非常清楚,战争意味着什么。

    所谓善战者无赫赫战功,战争的本质是政治延伸,而非单纯的付诸暴力。

    如果能通过谈判的方式避免战争爆发,虽然听起来好像很憋屈,但这其实是最优解。

    即便是一直在为梨伯提供后勤的总部,也是持一样的看法。

    毕竟一千克的子弹,可比一千克的粮食贵得多,为什么要花最多的钱办一样的事呢。

    所以,洛尔对这些质疑毫不理会。

    就像那句话说的一样,如果和火箭专家讨论火箭该用什么煤发射,专家能多看他一眼就算专家输了。

    洛尔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而且不仅仅只是了解局部,而是对整个局势非常清楚了解,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古德尔夫派出十万大军,看似声势浩大。

    但之前已经说过了,想要攻克梨伯,至少得投入二十万大军才有可能实现。

    只投入十万军队,说明古德尔夫并不打算在梨伯方向开战,仅仅只是为了震慑梨伯方面而已。

    也正是因为梨伯方面了解到这一层,才有了后来的会面。

    既然奥军最高领导层的作战意志并不坚定,那实际执行者又何必如此上心呢?

    在这种情况下,梨伯方面再晓之以情,加以利诱

    亲,本章未完,还有下一页哦^0^,就能够避免冲突的爆发。

    这也是程子昂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

    而普通人并不了解这一层关系,所以才会本能地认为洛尔过于软弱,主动向奥军妥协,意在出卖梨伯。

    应该庆幸的是,梨伯并不实行传统意义上的民主制度,而且越是到了危机时候,就越是倾向于一言堂。

    这种环境使得洛尔在制定对外政策的时候,无需考虑民意,更无需担心会被民众意见绑架。

    毕竟专业人做专业事,在这方面,别人不见得就比洛尔更厉害。

    不过洛尔这边很满意,有些人就不高兴了。那些一味撺掇古德尔夫进攻梨伯的人,巴不得立刻就能听到梨伯沦陷的好消息。

    但正如洛尔所想的那样,古德尔夫只派出十万人去进攻梨伯,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如果他真心想要攻克梨伯,早就抽调自己一半的军队突袭梨伯了。

    之所以出现如此矛盾,其实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情况,就是古德尔夫并不想成为地球某国家集团的附庸。

    他从不认为奥德兰奇战争是新冷战的一部分,更愿意将其视为奥德帝国崛起的标志。

    但想法容易,做起来何其难。

    奥军几乎所有的武器装备,都依赖于地球国家的进口援助。虽然他也付出了巨额的黄金作为报酬,但和这些装备了百万大军的武器相比,实在不值一提。

    尽管古德尔夫谋划了几十年,但以奥军目前的武器弹药储备来看,仅仅只能支撑奥军三个月的高强度攻势。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古德尔夫是不会轻易得罪来自地球的使者的。

    古德尔夫很清楚梨伯在整个战局中的地位,他担心的是,一旦攻陷梨伯,那么教廷和夏尼人很有可能会疯狂地发动反攻,将梨伯变成战争的绞肉机。

    已有的情报证明了他的猜测,教廷正在秘密向梨伯派遣禁咒法师。这样的做法,毫无疑问坐实了梨伯的重要性。

    是集结重兵攻陷梨伯,然后陷入反复的拉锯战中,不断投入人力去消耗?

    还是首先全力进攻教廷,拿下教廷以后,再以此为筹码与梨伯方面谈判?

    很显然,古德尔夫更倾向于第二种。

    亲,本章已完,祝您阅读愉快!^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