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异界先遣队 » 第一千九百三十:大军逼近

第一千九百三十:大军逼近

    纪监部的成立,标志着梨伯的统战工作渐入佳境。越来越多的难民开始脱离奥军阵地,向安置区迁徙。

    梨伯方面也开始主动宣传自己的政策,表示只要奥军官兵愿意来,梨伯随时敞开大门欢迎。

    大量奥军士兵携带武器出走,只为了被关进战俘营里。根据奥军方面统计,几天时间里,至少有超过三千奥军士兵出走,主动被关进战俘营里。

    这个数字震惊了柏兰,他没想到梨伯人放回来的奥军战俘,居然是侵蚀军团的毒药。

    在震惊之余,他下令大肆搜捕这些逃回来的奥军战俘,甚至加以酷刑,要求他们交代自己的任务。

    一时间整个奥军鸡飞狗跳,完全停下了进军的步伐,忙于内斗之中。

    越来越多的人入狱,军队里各种平日积攒的恩怨,都在这一刻被释放出来,这些平日里本就有矛盾的奥军将领们,开始相互反攻倒算,诬陷对方为梨伯军队的间谍。

    局势的动荡让前线的奥军官兵苦不堪言,尤其他们被梨伯的宣传所吸引,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流亡梨伯。

    经过一个星期的折腾,奥军内部相互攻伐,竟导致了一千多人的伤亡。而最让柏兰震怒的,则是超过三万奥军士兵流亡,其中至少有一万多人躲到了梨伯战俘营里。

    震怒之余,他还收到了一个坏消息。那些出走的奥军官兵,甚至偷偷救走了被俘虏的梨伯军人,这让柏兰一下子就失去了谈判的筹码。

    前线越来越混乱,让躲在后方的奥克洛拉夫忍无可忍,冒着生命危险来到前线镇场,这才稍微缓解奥军内部的危机,不至于演变成全面内战。

    事后统计,奥军至少超过四万人损失,其中大部分流亡,一部分被梨伯火炮炸死,还有一部分躲到的梨伯战俘营里。

    奥克洛拉夫和柏兰显然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奥军甚至没有同梨伯军队正面交锋,就损失之一的兵力。

    他们一致认为,梨伯防卫军一定是掌握了某种神秘的魔法,蛊惑了奥军官兵的灵魂,才让他们相互厮杀流亡,甚至倒向自己的敌人。

    其实哪有什么神秘的魔法,这一切全都要归功于梨伯防卫军的统战工作做得好。

    经过纪监部的思想教育,所有的奥军战俘都明白了,奥德兰奇正在发动一场不正义的侵略战争,那些参战的奥军官兵根本就不是英雄,而是不折不扣的刽子手,是屠夫。

    在这种思想的教育下,大量奥军官兵开始倒戈,甚至主动前往奥军阵地劝降。

    物质力量,是一切思想的基础。

    梨伯防卫军提供的优厚战俘待遇,让很多奥军官兵都心动不已。虽然心在曹营,却心心念念想着梨伯。

    眼下奥克洛拉夫和柏兰面临着两难的局面,要么撤军,无功而返。要么顶着军队随时可能哗变的风险,强行快速推进,发动决战,逼迫梨伯就范。

    在这样两难的选择之间,奥克洛拉夫和柏兰又产生了分歧。

    柏兰寄希望于发动总攻,用事实逼迫梨伯就范。而奥克洛拉夫更倾向于撤军,因为他很清楚,强行进攻梨伯没有任何好处,反而伤筋动骨。

    当然,这已经是他们第二次撤军了,奥军官兵必须放弃挖掘半个多月的堑壕网,再次后撤到大后方,这对奥军士气而言,确实是不小的损失。

    二人必须尽快作出决策,因为随着平民开始大规模流亡,奥军的人肉沙包战术正在失效。梨伯防卫军的炮火越来越密集,频率也越来越高。

    正当二人犹豫不决之际,国王古德尔夫的一道命令,决定了西部军团的命运。

    古德尔夫要求西部军团尽快拿下梨伯,因为他注意到,随着教廷与梨伯的后勤补给线受到影响,教廷已经开始呈现出颓势,东部方面的奥军正在发动新一轮攻势,力求彻底打败教廷军队。

    这个消息让柏兰振奋不已,而奥克洛拉夫则面如死灰。

    柏兰随即命令大军快速推进,准备发动总攻。奥克洛拉夫则依然保持着他怕死的风格,躲在后方遥控指挥军队。

    随着柏兰的命令,奥军开始舍弃堑壕,顶着梨伯防卫军的火炮,快速向前奔袭。

    三天后,十几万奥军最终还是抵达了梨伯军队的第一道防线。柏兰从这个距离,已经可以眺望到梨伯高层建筑的塔尖了,这令他无比振奋。

    梨伯防卫军的第一道防线本来就不是主要防线,所以兵力并不算精锐,但各式支援武器却应有尽有。

    柏兰尝试发动冲锋,结果在损失了一百多人后被迫暂时放弃。

    随着奥军逼近梨伯,他们的队形也越发集中,这使得梨伯军队的火炮能更好地给予打击。

    于是,在奥军刚刚抵达第一防线的第一天里,就有超过一千人被炸死炸伤,炮击一刻不停,奥军阵地上满是弹坑。

    在梨伯指挥部里,洛尔提出一个有点异想天开的方案,打算将奥军战俘从战俘营里提出来,武装后部署到第一战线。

    洛尔的这个想法让参谋们全都震惊不已,都觉得洛尔可能是疯了。

    要知道对面就是奥军,让这些战俘去打仗,畏战且不说,要是他们临阵倒戈,那岂不是麻烦了。

    所以,几乎所有的参谋都反对洛尔的方案。

    唯一没有反对的,就是总参谋长程子昂。

    听到洛尔的方案,他陷入长久的沉思之中,好久都没有吭声。

    “参谋长,说说你的看法吧。”洛尔看向他说道。

    “我赞成司令官的方案。”程子昂沉吟许久,抬头缓缓说道。

    他一言既出,指挥部里立刻就喧闹起来。所有人都觉得程子昂是在拍洛尔的马屁,所以才同意这样荒诞的方案。

    但对此,程子昂却有自己的想法。

    他环视众人,不紧不慢地解释道:“梨伯缺乏正规军,这是所有人都应该有的共识。仅有的亚种人精锐部队要防守最后防线,不能随意出动。我们能依靠的,也就只有雇佣兵和民兵部队...”

    “诸位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战俘营里的奥军战俘,可全都是经过军事训练的正规军,如果他们能为我们所用,那就再好不过了,能极大缓解我们的军事压力...”

    “我知道你们想说什么,你们在担心什么。但我觉得,你们不相信人心,那至少得相信制度的优越性,相信物质的力量吧...”

    “试问,梨伯如何吸引如此众多的奥军战俘以及流民?难道不就是靠我们的政策和条件么?既然人可以被政策吸引,那就能被政策所驱动...”

    “那些进入战俘营的奥军官兵们,都经过了思想教育,大部分人都意识到了奥德兰奇战争的非法性和错误性。只要我们能给予足够的条件,我相信他们很乐意为了梨伯与自己曾经的同胞为敌...”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部署到第一防线,并不一定要打仗。他们是宣传梨伯政策优越性的最好例子,由他们现身说法,向对面的奥军劝降,我想应该能瓦解到对面奥军的军心...”

    “奥军投降一千人,我们可能就少死一百人。奥军投降一万人,我们就可能少死一千人,这是很划算的买卖。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对垒,最下攻城...”

    “战争的形式多种多样,并不只有血肉和枪炮,还有数不清的阴谋与阳计。只要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就算不怎么体面,那又有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