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扶苏公子请留步 » 【番外二】:韩非篇

【番外二】:韩非篇

    折柳送友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正午十分,明媚的阳光照落到咸阳城里每一个角落,此时的咸阳城里热闹至极,百姓们在奋力吆喝着自己所卖的物品,希望有人能够来买。

    无论外面有多热闹繁华,然而总有一处地方是听不到看不到,死气沉沉阴暗至极的——牢房。

    阴暗潮湿的牢房里,散发着腐臭的味道。

    牢房空间不大,整个牢间非常阴暗,唯一的一处亮光还是从左上角一个狭小的窗口射入进来。

    韩非斜躺在那处有阳光照射的地上,一手撑着头,一手拿着酒壶往嘴里倒酒,翘着腿,边摇晃着头,似醉非醉的说道:“果然还是通古,你最了解我了!”

    李斯一身尊贵的玄色衽边为深蓝暗纹锦袍加身,居高临下的站在韩非不远处,对着韩非作揖道:“小圣贤庄多年相处,你我又是师兄弟,自是对对方了解甚深。”

    李斯,李氏,名斯,字通古,师出儒家小圣贤庄,与韩非同属荀况的关门弟子。

    韩非抬头看着他手中拿了一枝碧绿色的折柳,顿时明白了什么,问道:“今日你可是来为我送行来的?”

    李斯:“是的!”

    闻言,似是想起了什么,韩非站起身,走上前去,拿着折柳晃了晃,笑道:“我记得当年我离开小圣贤庄时,你也是送了我一枝折柳的。”

    昔日是同窗契友,今日却反目成仇。

    李斯看着此时的韩非,还是如以前一般玩世不恭的样子。

    但那一身华贵的紫色锦袍穿在韩非身上,却又无比的合适,黝黑的秀发披肩,即使没有华丽的发冠束着,丝毫不减他王室公子的贵气。

    李斯在心中不得不承认无论在哪都无法掩盖掉他的那一身贵气。

    无论他走到哪都是耀眼的光芒照在他身上。

    “谢了啊!”韩非一身酒气,右手拿着酒杯朝李斯挥挥手,眼神迷醉似的随意的说出了当年一模一样的话。

    容鬓年年异,春华岁岁同!

    过去的种种,也终将在这一刻结束。

    当年那个意气风发,有着豪言壮志的贵胄公子,终将在这一刻成为历史的谈知,让人令人惋惜。

    当年那个“七国的天下,我只要九十九”的豪言美梦,在这一刻终将成为一场空。

    当年那个亲手组建流沙组织的贵胄公子,在这一刻终将在异国消散。

    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只回响着一句:“师兄,你还记得我们最后的赌约吗?这一次是我赢了!”

    当韩非的死讯传回韩国时,韩国已经快进入到灭亡的时候了。

    张良平淡的站在紫兰轩的窗口上,看着落日逐渐没落至底,直至消失不见,才打开绢帛,里面写着:

    【子房亲启:

    在你看到这封信时,我早已离去。

    当年流沙的夙愿,终究是成了一场空,然我并未后悔过,直至最后一刻,也未曾后悔过。

    在韩国结束时亦是流沙的结束,子房,你的聪明才智不输于我,你还年轻,你还有梦,你何不如去小圣贤庄求学?

    我最放心不下的是妹妹红莲,望子房代我转告卫庄兄一句:请珍惜眼前人!——韩非】

    岁月流过无痕,公子,你可曾预料到他为你完成了:“七国的天下,我只要九十九”的豪言美梦?

    慢慢历史长流,公子,你可曾预料到今日的法家?

    纵观人生可叹,公子,当年你客死异国,心里可曾有过不甘?

    今日之愿,只愿公子安好!

    PS:这一篇韩非的番外其实一开始写的是《天行九歌》动画同人文,但是在此文里也谈及到了韩非、李斯、张良,是以就将这篇同文人改了一下,放了上来。

    法家思想,法家和儒家不同,它主要靠“法律”来支撑着,以法律来治理天下!

    法家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简单点就是现在的依法治国要公平公正,不应因人的地位不同而区别对待。

    大家还记得《天行九歌》中的韩非和李斯吗?

    韩非与李斯就是历史上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哦!

    韩非与李斯皆师从儒家荀子,二人一个是韩国贵族公子,一个是普通的老百姓;贵族与老百姓之间,一个有权有势,一个无名无势,就如同纵与横的对立面。

    韩非在《天行九歌》中的第一集提到“老师,昨夜我做了一个梦”,而且还是一个重复的梦,里面有一首萦绕再耳的歌。

    这“梦”就相当于是韩非的抱负,韩非的理想。

    这“歌”就相当于是照亮韩非前行的路,指引着他,所以他要回韩国,回到他的家。

    而李斯则去了秦国,秦国自商鞅变法后,便是耕作与征战的社会体系,老人在家耕作,年轻力壮的男子上战场拼杀,为国征战,这也为嬴政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瞧瞧,人家可惜了........

    韩非回韩国第一件事就是帮助相国大人破案,以【司寇】之职作为条件交换。

    【司寇】是韩国的刑法之官,掌刑法律令。

    要想要韩国变强大,就得变法,变法唯一途径就是【刑法】。

    韩非结合前人变法的观点再结合自己的观点,集法家之大成,也想在当时的韩国变法?“七国的天下,我要九十九!”

    这就是韩非的梦,是那个想要全新的【韩国】的梦。

    “天地之法执行不怠,即便没有国家的依存。”

    “法的贯彻正是为了安国定邦”

    “术以知奸以刑止刑,这,就是流沙!”

    意思是用一定的策略来辨析忠奸,用刑罚遏止刑罚,使百姓畏惧而不敢犯法,以收到不用刑的效果。

    这就是法家!一切以法律来解决,靠法律来治国安邦!

    这应该就是无规矩不成方圆吧!

    始皇帝赵政看了韩非写的《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著作,非常敬佩韩非,可是在出使秦国后却得不到赵政的信任,最终死于秦国。

    虽然韩非在生前没有实现自己的抱负,但他的法家学说却为赵政统一天下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