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东厂女官 » 第九章 寿宴

第九章 寿宴

    工部侍郎刑持中家里,到处是红彤彤的,老太爷端坐在凳子上,笑眯眯地看着往来宾客。

    儿子刑持中在外迎接贵宾,来的都是各路有头有脸的人物,虽然天子脚下,这些人物还不算什么真正的权贵,但放在地方,随便踏上一脚,也都能让土地震上一震。

    京城之中,今晚必然是刑家最热闹了。

    侧门边的小巷里停下两辆马车,车上陆续下来一众粉衣粉裙的年轻姑娘,在乐师的带领下悄悄地惦着碎步进了门。

    绕过层层阁楼,就是举办寿宴的地方,今晚乐女弹过乐曲,戏子唱过戏曲,就算是把这些娱乐项目的大头度过了。

    刑家上下众人齐聚在大堂内,穿戴整齐,喜气洋洋溢于言表,都望着端坐在上座的老太爷。

    屋外又下起了鹅毛大雪,未若柳絮因风起,雪花不经意间吹进了大堂。

    “瑞雪兆丰年啊。”刑老太爷眯起眼睛幽幽地说。

    “是啊,又是一年好光景,都是上天对咱们大明朝的眷顾。”

    刑持中领着两位穿着绸缎气势非凡的客人走进来,大步跨过门槛,边拍落身上的积雪,边接话道。

    刑老太爷的眼睛亮了一亮,拄起拐杖颤巍巍地想起身。

    “哎呦,老太爷快坐,您这一起身倒让我们这些小辈折寿了。”刑持中领进的人中,其中一个阔面长髯的客人抬起手,笑呵呵地说道。他便是福建巡抚郑同光。

    刑老太爷又在旁人的搀扶下,颤巍巍地坐下,幽幽问道:“怎么抚台大人大老远来京城了。还赶来老夫的寿宴,真是让老夫担待不起啊。”

    郑同光象征性地叹了口气,摇摇头回答:“唉,还不是福建不好管,被圣上叫到京城来问话了。这不,挨了一顿批,一时半会的回不去,就上您老这边蹭个饭来了。”

    刑老太爷的眼睛警觉性地又亮了一下。

    “哦。”刑老太爷点点头,表面上仍是迟缓缓地:“莫不是福建那边倭寇又闹事了。”

    郑同光笑而不答,刑持中接过话来:“福建也下了雪,可是几十年没一次的事。雪下得大了,吃庄稼的害虫是冻死了,土地也少不了受冻,来年庄稼种下去,还不知道会怎么样。”

    话不多言,堂内的几人都知道了个大概。

    刑持中又露出笑意转了话题,对着郑同光抬手示意上座:“来,来,坐。晚些还有些曲子能听听,正好给抚台大人接风。”

    侧门边的一处房内,教坊司的乐女们都准备好了,到了点就去台子上弹曲。

    几个乐女时不时地瞟向云清,往日她总是粗布麻衣,顶着触目惊心的伤疤,倒也没怎么惹人瞩目,如今换上乐女的薄纱衣裳,画上浅浅的妆容,挺拔地立在那里,倒无端端地让人驻目。云清的身形结合了她已故母亲与父亲的身板,个子比一般女子都高一头,在乐女队伍里很是显眼,却也不是武将的那种虎背蜂腰,而是婀娜高挑,配上严肃沉静的面庞,更与寻常女子多了几分不同。

    一个乐女轻轻地发问:“惜月怎么没来?”

    云清一脸肃穆:“她身体不舒服去看大夫了,我替她一会儿。”

    那个乐女见了她的神情有些怯怯的,不敢再问,云清意识到刚刚太严肃了,缓和了一点:“别担心,没什么大事。”

    云清微低着头,一路过来,也不知道曲惜月怎么样了,那个太监有没有拿自己的钱去找大夫。但是心急则乱,这种时候,自己还得稳住。

    门开了,一盏灯笼吊着往屋里探过来:“时辰到了,走吧。”

    云清跟着同伴们穿行到正堂,到处灯火通明,照得府邸明亮异常。

    刑老太爷坐在圈椅上,幽幽地招呼下人:“让她们进来吧,这里地方大,施展得开,外面雪大别惹风寒了。”

    仆人站在门口一挥手:“得嘞,外面的姑娘们都进来吧,老太爷施恩了,让大家在里面弹。”

    正堂内果然足够宽敞,容纳一两百人也足够,一二十个乐女们进来,倒也没显得拥挤。

    刑老太爷很是满意地眯起眼睛。

    “起吧。”管家发了话。

    乐女们坐在矮凳上,手上齐刷刷地一动,琴声穿过了正堂,随着飞雪飘扬在整个庭院中。

    云清落在后座,这是抄家以来她第一次来到这样富丽堂皇的地方,第一次抚摸起琴弦,第一次看到阖家欢乐温情脉脉的场景。其实不过两个多月,却像是二十年那样长久。

    再也不能,再也不能成为座上的一员,宴席散去,她只有抱琴退席的份,教坊司清冷的住舍就是她最终的归所。

    “嘀嗒”,指尖的琴弦颤了一颤,却不是手指撩拨的原因。

    又是“嘀嗒”一声,还是滴在琴弦上,让这乐曲变了声调。

    云清蓦地睁开眼,思绪从远方拉回,感到脸上温热,才猛然发现泪水已流淌下来。

    这首曲子她不是不会弹,也没有太生疏,但如今,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却让声乐变得急促沉重。

    云清知道不妙,怎么能在这样的场合下绷不住,她立马深深吸了口气,想屏住还要流下来的泪水。

    那边刑老太爷正闭目养神,这时却听出了端倪,他眉头微微一皱,显出不悦的神色。

    “停...停....”刑老太爷睁开眼睛,手朝前颤颤地伸出去,上下摆了摆。

    “停!”管家喊了一声。

    儿子刑持中转过头:“爹,怎么了?”

    刑老太爷又闭目养神起来:“不好。”

    “哪里不好?”

    “我听着怎么有些悲恸呢,是不是弹错了音。”

    “哦?我倒没听出来。”

    刑家庆宴上,居然弹的是悲凉之音,刑持中的眉毛高高地挑了起来,转回头目光尖锐地扫过这些乐女,像要看看是谁敢做这样犯忌讳的事。

    乐女们都低下头不敢看他,云清心里的鼓狠狠地冲撞起来,如果这时候被挑出来,不仅在教坊司里没法交代,免不了一顿暴行,曲惜月的事也会暴露出来。

    她想趁着大家不注意赶快把泪痕擦去,但又看见刑持中那双鹰一般的眼睛,只能低低地垂下头,把脸埋在黑暗里。

    半晌,没人说话,又是像那晚在厢房面对林直一样,死一般的沉寂。

    突然,不知道哪里传出的平稳的声音:“都说曲有误,周郎顾。还是老太爷耳朵精,咱们听了半天都没听出个所以,老太爷轻轻一听就听出了错处,倒让我们这些个平常自诩耳聪目明的年轻一辈汗颜了。天寒地冻,这些个姑娘还穿得这么单薄,想来手上抖了弹错了音也是正常。”

    云清瞧瞧抬起眼,看见郑同光一脸平和地笑着说道。

    刑老太爷点点头,慢悠悠地说:“是啊,天寒地冻,从北到南都下着雪,有人欢喜有人愁啊,也不知道今年谁得愁了。”

    郑同光脸色稍稍变了,这话像是说给他听的,早些提及福建雪灾的事情,现在又提到台面上说起来。

    刑持中也意味深长地盯着郑同光,想听听他怎么接话。

    不知道为何,云清心里的鼓突然没那般震动了,她只暗暗觉得,眼前几个上座的人的心思已经不在乐曲这儿了,虽然说的是乐曲的事,但是有意无意总带着点其他的意味。到底是为了什么,她却猜不透。

    一个仆人突然小跑到屋里,身上的雪落了一地。管家一把把他拦住:“干什么呢?慌慌张张的,有没有规矩?”

    仆人蹲下来说道:“禀老爷,福建那边来了两个官,让我来通报。”

    又是福建?刑持中的眉毛又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