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王爷好聪明 » 第二百三十六章 趁虚而入

第二百三十六章 趁虚而入

    李智看了一遍所有人的反应,然后感觉非常满意,然后让手下将几个人给押上来进行过堂审问。

    “你们是谁的人?是谁派你们去威胁这几位老妇人的?”李智直接问道。

    宋若玉怎么不会认识自己派去的人,他万万没想到会被当场抓住。现在他当然意外,心中已然有了结果,这回真的跑不掉了。

    其中一个人回道:“我们是宋国舅爷派去的。”然后低头全然不敢再抬头说话了。

    宋国舅还是希望最后挣扎一下,说他们是瞎说诬陷,自己绝没有派人去做过此事,他们不是自己的人。

    李智一猜他就会这样做,于是特别笑着来到那几人的面前,对他们说道:“你们身上可否有什么证明,你们主子似乎不承认了。”

    “有,我们少爷给我们一个木牌子,我们身上都有。”其中一个人回道。

    李智让他们交出来,然后呈给了皇帝看。宋国舅万万没想到自己的东西居然能被作为一个有力的证据。

    “宋若玉,你还有什么话要说。”皇帝质问道。

    李智那边又问向了那些人,“你们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吗?或许能轻饶你们一些。”

    “当年少爷是带着我们前往这些家,我们可以作证,少爷当年的确形同抢占,因为就拿出了仅仅十几个铜板。”其中一个人说道。

    “你,你们,我养你们这些年,你们就这样出卖与我吗?难道你们就不讲一点主仆情面吗?”宋若玉这时候没想到会是这种局面。

    那群人全都再次低头不再言语。李智笑着对宋若玉说道,每个人都有自己说话的自由,他何必如此斤斤计较呢。

    “你,你说得轻巧,你被你的手下出卖后,不知还会如此神情吗?或许比我还生气吧。”宋国舅说道。

    李智只是回了一句,这一切还是以后再论吧,现在还是让他自己关心一下自己吧。

    “陛下,一切皆已明了。请陛下定夺。”李智说完便站到一旁了,毕竟自己该做的都办完了。

    皇帝也是比较生气,于是当即决定处斩知府,将全部财物没入国库。随即人就昏了过去也就被带了下去。

    接下来就轮到了宋若玉,而他已经是很害怕了,他没想过自己能有这一日,于是赶紧向陛下求饶,请求陛下看在自己妹妹的面子上饶过自己,自己自会改邪归正。

    “你早干什么去了?问你,你说从未做过,现在有了,你又求饶。朕的话从未更改过。”皇帝坚持说道。

    “娘娘,求您救救哥哥我,我再也不敢了。”宋若玉将希望看向了宋淑妃。

    宋淑妃本想求情,但直接被皇帝给挡回去了,“国有国法,岂能因人而异?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来人,将宋若玉流放三千里,遇赦不赦。家财尽没入国库。”皇帝就做了最后判决。

    宋淑妃没有任何办法,只留下了眼泪,感觉自己很没用。

    “陛下万岁。”堂外百姓听到这个宣判居然全都跪了下来,高声呼道。

    “这是怎么了?”皇帝当场一时并没有反应过来。李智就在皇帝面前耳语一番,皇帝感觉自己判轻了。

    “那地?”李智提醒问道。

    皇帝才继续说道:“府衙另择良田还于百姓。”那几个老妇人是感激涕零。

    这个结果,皇帝感觉到很满意。他心里突然想到了什么,但是并没有说出来,而是带着宋淑妃离开了。接下来的事自有人管,皇帝就无需担心了,这个人就是静逸王李智。

    皇帝没有办法,只好与宋淑妃同坐她的马车回京了。

    “怎么了?为何如此哀伤?朕不是留了你哥一命吗?”皇帝看了一眼旁边的宋淑妃问道。

    宋淑妃回道:“众人皆知,流放等同于处死。陛下,您还不如直接处死呢?他在路上又要受多少折磨啊。”

    “折磨?这想比与清安府的百姓而言,这已经是算好的了。百姓的反应,你也看到了。或许他们就要敲锣打鼓,放鞭庆祝了。朕想,若让百姓自行决定的话,凌迟或许都不为过。留他一命也是看在你的面子上了。”皇帝宽慰道。

    “可是。”宋淑妃还是有话要说,可是刚到嘴边却没有说下去。

    皇帝自然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于是回道:“我自然不会让他有事,他也能自然而终,不会半路出事。”

    “谢过陛下了。”宋淑妃这才放下心来。

    若是这结果让李智知道了,不知会生气到什么程度呢,一切都是废话,皇帝背后也会做这种事。他不知任何人都可以为那一个字所困。

    李智在处理完之后便急忙与夫人赶回了京城,因为从京中传来了一个消息,那就是自己从凌国北方边关带回来的运粮官等人并没有经过审问,便无故亡于刑部大牢之内。他明白了,被人趁虚而入了。

    “怎么回事?刑部大牢里怎么会出这种事情?”李智匆忙从马车上下来,看到刘从在门口等候便赶紧过去了,两人并行到了府里。

    “属下听闻消息后便立刻前去查看,并没有任何痕迹,并不是自杀,经过审问当日进过大牢的所有人,并没有任何线索。”刘从回道。

    李智这就纳闷了,“不是自杀,没有线索。那总要有原因吧。难道人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在里面了?”

    “派人继续密查,我倒是要看看怎么回事。”李智传下令去。

    右丞相府中,常和对罗谦是第一次夸奖,说是他这一次做得好,可以说是天衣无缝,让刑部根本就抓不到任何头脑,真的是妙极了。

    “那还是家主您教导有方,属下以后会做得比这次还好的。”罗谦回道。

    “哈,小皇帝秘密离开京城,李智也不在京城之内,当然是灭口以绝后患的大好时机。”右丞相本来还担忧那个运粮官会交代出什么,现在真的是无忧了。

    “家主,那个人一家,如何处置?”罗谦问道。

    右丞相常和想了一下,回道:“就按提前说好的办。记住,一定要将这责任推往别处,这别处是哪,如何去推,你应该知道。”

    “属下知晓,属下这就去办。”侍卫当然直接了解到家主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