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相父诸葛亮:开局坦白现代留学 » 第四十七章 张温的表章

第四十七章 张温的表章

    傍晚,皇宫大殿。

    华灯盈眶,烟花绽放,整座宫殿显得更加威武。

    烛光闪烁,绘有黄龙纹的宝鼎里煮着肉汤,香味扑鼻。

    餐桌上摆着色香俱备的美食,让人垂涎欲滴。

    刘禅坐在大殿正中间的高位上,俯视着大殿中的江东使者:

    “欢迎各位江东的客人,远道而来,抵达炎汉,诸位辛苦!”

    刘禅说完,就举起酒杯,向着台阶下面的诸人示意。

    台阶下的炎汉臣子,看着皇帝举起酒杯,也连忙恭敬地举起酒杯,向刘禅行礼致意。

    台阶下的东吴使臣,今天也没有了昨日的傲慢。在今日参观完毕蜀锦博览会后,每个人都不约而同地有了新的想法:

    以后,和炎汉的皇帝刘禅,一定要保持友善。

    甚至连昨日对刘禅脸色最难看的东吴使臣张温,今日也是带着恭敬地微笑,回应着刘禅的好意。

    “为了炎汉和江东诸位的友谊!”刘禅说完,便将杯子高高举起,一饮而尽。

    刘禅的话语中,没有提及炎汉和东吴,国家之间的友谊,而是特意指称的是面前诸位江东人。

    台阶下的炎汉臣子和东吴使臣,也都是笑脸洋溢,举杯庆贺。

    酒过三巡,张温站起身,从怀中掏出了一封表章。上前两步,向刘禅说道:

    “从东吴来觐见炎汉的皇帝的臣子张温,有一封表章,想要呈现给炎汉的皇帝。”

    张温话音未落,大殿之上,忽然鸦雀无声,所有的眼神都投射过来。

    其中不乏有一些臣子,昨日看到张温用话语难为炎汉皇帝刘禅,今日又没有参加蜀锦博览会现场的参观,不知道昨日和今日张温的变化。

    这些炎汉的臣子,都还以为张温今日也是来故意找茬的。看向张温时候,脸上都流露出了想要杀人一般凶狠的目光。

    但张温却似乎浑然不觉,只是等待刘禅的回应。

    刘禅听到张温想要给他上一封奏表,并没有任何惊讶的表情,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要求太监黄皓,从张温手中拿过表章。

    黄皓连忙听从刘禅的吩咐,上前几步,从张温手中接过奏章,再折返回来送到刘禅手中。

    谁料黄皓刚刚从张温手上拿到了表章,还没等黄皓折返了几步。

    刘禅便摆了摆手,示意黄皓不需要将这个表章送达到刘禅的手上,而是在宴会之中,当众宣读。

    刘禅当众宣读的命令出口,饶是递上奏章的张温,脸上也是露出了震惊的神色。

    炎汉的皇帝刘禅,真的是非常自信啊!昨日张温还在大殿之上,当众诘问刘禅。

    今天刘禅却不害怕被他的奏章中可能的诘问驳倒,而是自信的认为今日的表章,可以当众宣读。

    炎汉的群臣听着皇帝刘禅的命令,也都是十分紧张,生怕黄皓朗读表章中的内容,对炎汉不利。

    黄皓得到刘禅的命令之后,展开张温上奏的表章,大声宣读出来:

    “古代商高宗守丧,却使殷商国祚再次复兴昌盛;周成王年幼却使周朝德治天下太平。他们功勋普盖天下,声威振彻四海。”

    黄皓这两句话一出,大殿之上,不论是东吴的使臣还是炎汉的臣子,脸上都露出了放松的神情。

    还好,张温的这封表章,并非是和昨天一样的诘问。

    张温的奏疏之中,开头两句,便是赞美了历史上的商高宗和周成王,这两个人,都是和炎汉的皇帝刘禅一样,年幼继位,让国家兴盛发达。

    张温赞美古人,当然并不是为了赞美古人,而是一种经典的文学手法——“兴”。

    被人们称作“兴”的这种写作手法,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先就是先说另一事物,再来引起所要吟咏的事物。

    这里赞美了历史上的商高宗和周成王,便是为赞美当今的炎汉皇帝刘禅。

    果然,黄皓继续宣读:

    “如今陛下以聪明的资质,与古代圣贤等同。

    “贤良大臣辅佐执掌政务,满朝精英有如群星璀灿,远近人们仰望您的风采,无不欢欣前来依赖。”

    黄皓读到这里,略微停顿了片刻,因为表章之中,对炎汉皇帝刘禅的赞颂,胸膛不由地挺起,声音也是更加庄严,

    “吴国勤勉军旅国力以安定江南之地,希望与有道之君一起统一天下,倾心协力同规共谋,有如河水绝无反顾。

    “只因战事频频猛烈,我们可供役使的军力太少,故此只好忍受卑鄙之徒强加的耻辱。”

    听到这两段,朝堂之上,炎汉的臣子们的脸色都有些愤懑。

    炎汉和吴国本就是联盟,直到吕蒙白衣渡江,攻击荆州才开始决裂。又因为炎汉举国征讨的压力,吴国向大魏称臣。

    不过,考虑到现在的局势,孙刘联盟,就是必须进行的道路啊!

    “现特派下臣张温疏通情况表达友情。陛下推崇礼义,不应以此为耻而忽视我的请求。

    “臣自遥远的边境,直到贵国首都之郊,频频蒙受贵国殊礼接待,恩诏不断传至,我受此荣耀感到惶惧,又感到意外的惊奇和不安。

    “谨此奉献我主致陛下信函一封!”

    黄皓一口气将张温的呈上来的表章阅读完毕。并将这封表章下面,吴王孙权的信函递给了皇帝刘禅。

    刘禅接过吴王孙权的信函,展开阅读。信函之中,书写的非常华丽,但大致意思,和张温方才所说,没有什么不同,无非重复了一遍,吴国要和炎汉交好的期望。

    刘禅将张温的表章和孙权的信函都放在了一边儿,又举杯,向吴国使臣的首领张温致意:

    “使军和吴王的心意,朕已经全部收到。

    “炎汉和吴国结成盟友,是为了共通讨伐北方的汉贼曹魏。

    “等到炎汉平定南方的叛乱,一定从益州出发北伐。

    “先帝曾经的目标,朕从来也不敢忘却,并一直努力践行,那就是: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再振炎汉!”

    刘禅的话音刚落,大殿中,就响起了蜀汉臣子们的应和声。

    这并非是他们屈于炎汉皇帝位置的压力,而是发自内心的对先皇帝刘备的追思,和兴复汉室的愿望。

    甚至一些东吴的臣子也被大殿上的氛围感染,和炎汉的臣子们一同高呼出声: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再振炎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