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山童笛韵 » 第六章 教育的净土

第六章 教育的净土

    由于开学第一周工作都还没能进入正轨,学校是在第二周才举行了第一次升旗仪式。音乐声响起时,升旗台四个升旗手各扯着国旗一角,已经站好在旗台下等待了,后面还跟着六个护旗手。各个班级随着音乐声排着队有序地下楼站队。由于不是统一的服装,显不出整齐。音乐声结束之后再过了一会,所有班级列队完毕。此时主持人宣布升旗仪式开始:“出旗”。

    主持人不像是专业的,口令喊得略显拖沓。出旗时没有音乐,没有口令,十个孩子靠着默契走向升旗台,自然是不整齐的。走到旗台下以后,其中两个同学将手中的国旗一角交于对方旗手,然后退后一步站好。这一步退得,有欲跌倒之势。另两个升旗手一个将国旗挂在旗杆升旗绳的上下两个挂钩上,另一个拉着升旗绳,做好升旗准备。

    主持人发出:“升国旗奏国歌“的口令。她断句的方式,再次证明,她是业余的。口令出来以后,大概过了二十秒,音乐才响起。

    “少先队员行队礼!”

    这一句不像在喊口令,更像是在说话。下面的同学举起手,有的过头,有的没过头。国旗缓缓升起,音乐停下来时,国旗离旗杆顶还有大概八十公分。所有同学安静地等待国旗到顶。

    “礼毕请三二班代表进行国旗下讲话。”主持人一字一字地没有断句。之前的护旗手中的一员接过话筒,开始国旗下讲话。说话和主持人一样,一字一字蹦出来,完全没有语句。相较于深圳的升旗仪式,这边的升旗,相当拙劣,而且纰漏很多。比如经常会在主持人说完“升旗仪式现在开始”之后,半天音乐没放出来。又或者挂国旗的时候挂不好,旁边的老师健步上前帮忙。国旗下讲话也显得非常稚嫩,不像大城市看起来那么完美。升旗手、主持人、发言人都是是采用轮班制的,每一周会轮到一个班级选派学生。可以想象,升旗手、主持人不固定,国旗下讲话让学生完成,自然会让升旗仪式显得不那么完美。但是,我却真心喜欢这样的升旗仪式。试问“完美”真的很重要吗?他们只是孩子,不完美才是真实的。从小教育孩子学会做一个真实的人,不是比“演”得完美,更重要吗?用瑞国校长的话说,“那些话讲不太好的孩子,我就让他上去讲。一次讲不好,下次讲更好就得了。固定升旗手,其他孩子都不用爱国了吗?为什么不把升国旗的自豪感分给更多孩子呢?每个孩子都自豪,每个孩子都爱国,这是我们要做的。我们又不是做给别人看!”

    校长的话让我想起在水围小学曾经发生过的一个件事,也正是因为件事,颠覆了我曾经的教育观。

    那是某年的黑色十二月。说他“黑色”是因为每年十二月份,我们都要准备学校艺术节。通常每个音乐老师除了自己带的校队需要出一个节目以外,还要负责所任教年级的节目。因为节目较多,还需要错开排练时间,所以加班加点的训练是常事。早读、放学,甚至中午午休时间,只要有间隙,班主任能放人,又有场地的,我们绝不会放过。除了排练以外,演员的服装道具、化妆彩排、音乐、串词等等,事事要操心。学校的外教老师Nuby是我的好朋友,有一天她跟我说:“CoCo,我能不能也给学生排一个节目,让孩子们上这个舞台呢?”我停半晌之后,很认真地问了一句:“你是认真的吗?”停了半晌的原因是,第一,我们的外教Nuby一句中文也不会说;第二,所有音乐老师都知道,排节目是一份苦差事,谁没事会主动要求去排一个上舞台的节目呢,音乐老师们的最大愿望估计是取消艺术节。所以,我觉得,Nuby肯定是说着玩的。但Nuby并没有犹豫,她很肯定的回答我:“当然!我是认真的。”“OK,如果你愿意的话当然可以,但是我自己也很忙,可能没办法帮你哦,所有的事情你都需要自己搞定,你确定没问题吗?。”Nuby表示没问题。随后我跟她交代了可以使用的排练教室和使用时间,她就真的开始干起来了。

    在这期间我有跟Nuby沟通过节目的排练是否已开始,人员是否选好等等,但始终也没去排练现场看过Nuby的排练,直至彩排前一天。我走进Nuby排练的教室,看到的情景,是这样的:

    教室里的Nuby正大汗淋漓(当天的气温其实只有14度左右)、竭尽全力地示范着动作,卖力地唱着英文歌。她面前站着大概30个孩子,模仿着Nuby做着同样的动作,脸上不太有表情,在我看来,显得有点木讷,嘴巴里歌词还唱不清楚。

    我问Nuby:“我可以帮你翻译一下你想说的话,你想跟孩子说什么?”Nuby抓着我的手急切地跟我说:“请帮我告诉孩子们,她们之所为被选出来,因为她们都是最优秀的。她们是最棒的,可以做的很好!”我帮Nuby翻译了她急切想要表达的。这节课里,我陪着Nuby排练,然而她让我帮她翻译的最多的话,便是这句:“告诉他们,他们是最棒的,大胆地表现就好!”

    排练结束后,Nuby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表示感谢。她说:“MissCoCo,今天实在是太感谢你了,今天的效果,是这么长时间以来我最满意的,你发现了吗,他们更自信了。”Nuby说得挺得意,但在我看来,节目还是非常稚嫩的,我开始了淡淡的担忧。毕竟我需要对节目的质量负责。大家可以想象,一个不懂中文的外教老师自己艰难地跟好几个班的班主任沟通,之后拉了一个“草台班子”,语言不通地训练了几次,效果肯定不会好到哪去。我敷衍了一句,“O,yeah~Ithinkso.”(是的,我也觉得。)我心里其实琢磨的是,该早点过来看看的,或许压根不该答应让Nuby要排一个节目这件事情。我正想着,Nuby转头突然问我:“你知道这些孩子我是怎么挑选的吗?”我问,“怎么挑的?你不是说,她们都是班里最好的被选出来的吗?”她摇摇头说:“不,其实不是。我知道她们不够好,但这正是我选择她们的原因。”她继续补充道:“我去她们班上的时候,她们班主任告诉我了,哪些孩子是表现力好的孩子。她让我挑选她们。我说,不,你说的那些孩子已经足够自信了,她们不需要这个舞台。我会选择那些更需要这个舞台的孩子,于是,我挑选了她们。”

    Nuby话音刚落,我立马回想起刚刚孩子们有点木讷的表情,顿时茅塞顿开。所以Nuby愿意付出更多的劳动去给孩子们创造一个上台的条件,因为她知道,这些孩子需要。所以Nuby如此用力地去演绎,希望感染到孩子们,可以更积极地表现。所以Nuby不停地重复“你们被选出来,因为你们都是最棒的,放心表现就好。”因为这些孩子们,缺乏自信。想到这些,我顿时羞愧不已。在我面前的,是一位真正的教育者,拥有着对学生大爱的教育情怀,正是这种情怀,让一个不懂中文的外教老师,能够克服沟通上的重重困难,不计付出,主动提出给孩子们排一个节目。假如,你是这些被选出来的孩子中某个孩子的家长的话,你会多感激在孩子的生命中,有这样的一位老师的出现呢?

    “我知道她们不够优秀,但这正是我挑选她们的原因。”这里的每一个字都铿锵有力地在我脑海里回荡,时刻提醒我,作为一个教育者应有的思考角度。如今都川小学的升旗仪式,让我同样看到了瑞国校长的“教育者视角”。

    反思我们自己,选择最优秀的,是不知道沿袭了多少年的教育传统。我们也习惯于将取得最好的“结果”作为衡量教育成功与失败的唯一标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都非常努力,殊不知,这种努力的方向有可能跟真正的教育背道而驰。我们常高喊以学生为主体,却很少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的需求;学校的舞台本是造就学生、成全学生的地方,我们却一味地利用它来成就自己。

    功利的领导者,将“教育”做成“作秀”,真正的教育者,将“作秀”做成“教育”。我们名义上是来帮助这个地区的教育发展,但在我眼里,这里也有太多地方值得大城市学习。如,稚嫩的国旗下讲话,还原了教育的本真;轮班制的升旗手保证了教育的公平;由于没有电脑,每个老师的字都写得非常好。手写的邀请函,手写的少先队入队誓词,到处可闻的毛南族传统歌曲,传统文化在这里被很好地保留;由于没有电子产品,全校几乎没有孩子戴眼镜;孩子们每天的娱乐活动就是排队打乒乓球、到图书馆排队看书、到操场愉快地玩耍;孩子们和老师们同样有着对知识的渴望,勤奋好学……一切的一切让我感受到,去掉城市浮华,这里才是教育的净土。

    我,已爱上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