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山童笛韵 » 第二章 送课

第二章 送课

    如果说都川小学是贫困山区教育的代表和缩影的话,可以说,我国的教育已“脱贫”。但都川小学,是HC市的示范村小,自然是不能代表贫困山区的教育现状的。我和钟校长,都非常有意愿要了解除都川小学以外的镇上其他学校的教育情况。在和贲校长商量后,我们开始了各校送教活动。这学期的送教分两次进行,每次两天跑四所学校,我和钟校两个人,两次一共送了十六节公开课。

    川山镇中心小学是位于川山镇上的一所学校,这所学校不是村小,所以理论上应该各方面优于都川小学。但实际上,都川小学在瑞国校长的带领下,一所村办小学,已经在人员架构、教学质量、学生常规等多方位赶超了中心校。中心校是我们送教的第一站。我上的是《顽皮的杜鹃》一课。四年级的孩子,乐理基础完全没有。不能唱谱,也没有音准。一节课解决不了太多实际问题,我只能调整课程,多设置了些活动以掩盖学生演唱上的不足。值得一提的是,第二节钟校长上数学课,因为不是在功能室上,而是在常规教室上的,教室比较小,容不下太多听课的老师。有很多老师,是站在窗户外面的走廊上,把课听完的。老师们非常珍惜学习机会,因为机会太难得了。木论小学是我们跑的第二所学校,这所学校是村办小学,它与都川小学和中心校并称为三大校。同样是村小,与都小比反差特别大。学生行为习惯不好,我和钟校同样都费了点劲在课堂管理上。特别是钟校长,一开始上课就开始要求,课堂不能带帽子,衣服拉链要拉上,不能嚼口香糖吃东西等等。每次送课听课的都不只是本校老师,其他点校,也会派老师过来学习。课程结束后,都会有评课的时间供大家交流。如果时间充足,还会有提问环节,让来听课的老师有机会讲讲自己教学中的困惑。而他们的困惑,即使不提我自己也清楚。对于音乐课来说,一定是,“我们不是专业老师,怎么上好音乐课。”这个问题,也是我第一天到都川,认真思考过的问题之一。果然不出我所料,两所学校的老师都提了同样的问题。由于思考过,我自然是可以回答的:

    “首先,我知道这边的情况,所以我设计的课程给大家做示范,都是大家能上得下来的课。大家没发现我没做课件,也没有用键盘乐器?课上的环节,哪个环节是有特别严格的专业要求的吗?如有老师说范唱唱不了,范唱录音也是有的。直接放也是可以的。不是音乐学科的老师,不要自己给自己设立心理屏障,觉得不是专业课老师就教不好。我自己也是学物理出身的,我的音乐学得非常晚,应该说比任何一个学音乐的人都晚。但现在也到处给别的音乐老师讲课。所以我有三个建议给大家,第一就是心理上相信自己可以教,二是明白正确的音乐课该怎么教。方向很重要,理念不能跑偏。三就是不要拒绝学习,并且享受学习音乐的过程。我既然来了,如果大家愿意学,我可以给大家补音乐课。”

    很少人知道我是学物理的。小时候,我在小县城长大。我读高中二年级的时候,家附近才开了第一家琴行。那会儿放学,就特别喜欢偷偷跑到琴行里面玩一会再回家,能听到琴声就会感到满足,就感觉钢琴有魔力一般,对我日夜召唤。我特别感激我的母亲,她支持和尊重我的任何决定,在我准备高考的关键时刻,还给我买了一台钢琴,并同意我报名学琴。也就学了一个月时间,我就决定要考音乐专业了。这个时候母亲是有犹豫的。毕竟起步太晚了,而且我文化成绩并不差,高考考音乐,是个巨大的风险。后来我遵从自己的内心,真的从物理班转到了历史班,开始备考音乐。由于热爱,每天再多的练习对我来说都是愉快的,学琴给我带来了人生中如初恋般的美好感受。前后学习也就半年时间,我就参加高考专业课考试了。后来我考上了韩山师范学院的音乐教育系,好歹还是个本科。

    这件事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第一,这件事情增加了我的信心,让我相信只要努力,可以将很多不可能变成可能;第二,释放内心的渴望,找到心中真正想要的,勇敢追求之。要敢于承担风险,对于既得利益要懂得适时放弃,不要患得患失;第三,音乐给予过我极大的快乐,此时我便下定决心,如果有机会,一定要让更多人像我一样,有机会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所以我的第一条建议就是,要相信自己可以。第二条,关于教学理念,我认为山区的学校是有偏差的。比如,他们习惯在音乐课让孩子大声唱歌,却从不强调音准。在我的公开课里,我发现全班是集体音准跑偏,但在老师的提醒下,一部分孩子是可以找回来的。只是老师们平时,没有给予过引导的。另外,由于缺乏外出学习机会,这边的音乐教育还停留在教唱几首歌的阶段。他们不懂得律动,不懂得节奏游戏、柯尔文手势,没有任何的教学手段可以用在音乐课上。而这些手段和方法,通过学习是可以获得的,并没有特别高的音乐专业要求。至于第三条,我认为,只有我来给主科老师们补音乐课这一条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非专业课教师上音乐课无法上的现存问题。此时我便有了给老师们开音乐课的想法。

    三所大校跑完,接下来便轮到了校点。校点的情况,有点类似于我来都川前的心理预设的学校情况了。地点偏、学校小、人数少、班不齐是几所校点的共性。大的校点全校一百多个学生,小的校点全校二十多个学生。老师多的,一所学校六个老师,老师少的,一所学校只有一个老师。可以想象这里的老师是极辛苦的,一个老师承担一个班的所有教学任务,除此之外校内卫生绿化、学生和老师的餐食都需要老师们自己动手解决。这里挑两所有代表性的校点介绍。

    何顿小学是一所比较大的校点学校,全校共一百二十名学生,六个老师。校园不大,但非常干净。校园内外的手绘文化墙非常吸睛。校训:崇真尚善,致美求新;校风:健康文明,快乐进取;教风:树德尽责,爱生育人;学风:勤学善听,会问乐思。旁边还画了一朵向阳的太阳花和一个初升的太阳。往里走,整个围墙上都是字画,“信”、“容”、“礼”、“儒”,每面墙都有一个主题,配以不同的字体文字说明和与内容相关的图片说明。

    “这都是唐校长画的。”贲校长指着墙上的字画对我和钟校说。

    “什么?自己画的?唐校长是美术老师吗?”我还是用自己惯性思维提问。

    “这边都是包班的,哪来的美术老师。”还是钟校长清醒,他反驳我道。

    “唐校语文、数学都教得好,美术、书法也都很强。因为经费有限,这墙上的字画,都是唐校自己画的。”贲校补充说道。

    我震惊的同时仔细又观察了一下墙上的画,简单的线条有型并传神,颜色搭配亮丽但不艳俗。字体根据不同内容搭配设计,深度衬托出每个主题的不同内涵。构图松紧有致,整体看去不能用“美”来形容,而应该用“高雅”。还没欣赏够,唐校长从身后走过来:

    “钟校,赵老师,欢迎欢迎!不好意思,才过来,刚交代完午餐的事。”校长全名唐丽花,短发大眼,女汉子性格。

    “这些都是唐校您自己画的?”我相信,只是想要表达震惊。

    “随便画画。没钱,但不能缺了孩子的文化氛围。”这是唐校的回答。

    来前贲校已经跟我商量过,整个学校一到四年级,一共一百二十个学生,他们想让更多孩子都感受一下音乐课,于是会将三、四年级所有学生集中到一起,也就是两个年级的孩子一起上,这样也可以方便其他老师听课。否则其他老师有包班任务,也没办法听课。三、四年级学生接受能力可能会不一样,学生情况不了解,一起上肯定是会有挑战的,但我还是一口答应下来了。一是我也希望多些孩子们体验一下真正的音乐课,二是山区里的老师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我们无法想象的各种挑战,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拒绝。

    我上的是《学我做》一课。从照镜子游戏导入,进而过度到“学我拍节奏”,“学我唱”,最终学会乐曲的演唱。很让我意外的是,这个校点的孩子,行为习惯比中心校还要好,上课过程中专注度极高,而且能够唱谱。音准上,也没有跑偏太多。教学目标在课时没结束时就完成了。我便随机又增加了拓展环节,给学生创编歌词。总的来说,是跑的这么多所学校里面,课上得最顺畅的一所学校了。午饭时才了解到,唐校是个非常有能力的校长,同时也爱学习。她从毕业后就一直待在何顿小学,从普通老师做到校长,二十多年一直没有离开。以她的能力,很早以前就有机会调到县城,但她选择留下,在这无人问津的山沟沟里面施展自己的全部才华。因为包班制,所以外面即便有学习机会,老师们也出不去。唐校就自己到外面学,学完以后,像这次一样把半个学校的孩子们集中起来,她自己再将学到的,作为公开课上给其他老师看,让老师们也可以得到学习和进步。在这种管理下,只有六个老师的校点学校,每次期末考试,学生成绩,都可以名列前茅。

    不论镇上的学校也好,村小也好,校点也好,孩子的好坏,并不取决于学校的大小,或者学校的级别。使孩子发生差异的,是领导者对教育的情怀和其管理上的用心程度。一个好校长,绝对是几代人的福气。带着对唐校长的崇敬,我们继续奔赴到了下一个校点——板途小学。

    不得不说,板途小学再次刷新了我对学校的认知。一所学校,一栋一层高的教学楼,不知道这还能不能叫“楼”,或者应该直接叫“教学房”?只有一间教室,一间小图书室兼教师办公室,一个厨房兼饭堂。楼前一个升旗杆,外面一片不大的水泥空地是学生的全部户外活动场所。全校二十四个学生来自不同的三个年级。这三个年级,都在同一个教室里上课。校长兼老师覃勇军,每天上午拿着三本不同年级的语文课本,先上一年级的内容,上完给一年级布置好作业,再转到后面的黑板上开始教二年级。二年级教完,再转回到前面黑板把一年级的内容擦掉,继续上三年级的内容。语文课结束,一个上午的课时就结束了。在上午的第三课时,覃老师都要中途离开一小会再返回课堂,因为他除了上三个年级的课以外,还需要给孩子们做午饭。为了不让孩子饿肚子,第三课时跑出去的那会儿是先把饭给做上。等到第三课时结束,便可以开始洗菜和炒菜。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覃校长周末就在学校忙活。学校经常会遇到停电、断网,他为了保证我们的教学,扛着竹制的梯子,亲自检查所有的电线、电源和网络连接,以保证我们上课中途不会出现意外。我们送课当天,覃校长还特地穿上了当新郎那会儿购置的西服。贲校提前已跟我说过,这个校点有断电或断网断可能性,让我可以做好预案。这附近还有两三所像这样的只有一个老师,或者只有两个老师的校点。贲校也通知了他们今天一起过来听课学习,同时,也批了这几个学校学生的半天假。因为学生如果不放假,他们是没办法出来听课的。

    在板途小学,我上的是《玛丽亚丢了宝石花》。我先是让学生模仿我的声音,用救护车的声响、猫叫的声响来吸引三个不同年级孩子的注意力,同时注意观察每个孩子的表现。再从声响到音高,从而看看学生们对音高的感知度,并预计歌曲能够教到什么程度。模仿音高后,便直接变成了模仿乐句,带学生学唱歌曲。孩子们的接受能力比我想象中要强,进而再次印证了我在何顿小学得到过的结论,孩子的能力和表现与学校的大小无关,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这首乐曲。我便开始用这首乐曲,来跟孩子们做起找“宝石花”的游戏。

    “同学们,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个宝石花,你们想看看吗?”我提问。

    “想……”孩子们都瞪大了眼睛。

    我从兜里掏出从家里走的时候摸的一个核桃:“看,这就是老师带来的‘宝石花’”。

    孩子们都笑了起来,听课的老师也笑了。

    “现在老师要请一个同学来当‘玛丽亚’,她需要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找到这个‘宝石花’。玛丽亚需要趴在黑板前不能偷看,所有同学演唱玛丽亚把宝石花弄丢了的那段歌词,同时老师会在歌声中将‘宝石花’放到一个同学手里,当我放好之后‘玛丽亚’就可以下来找‘宝石花’了,如果她离‘宝石花’很远,那我们就小声地唱,如果她离得近,我们就可以大声地唱。而‘玛丽亚’,就需要通过听到的声音音量大小,来判断‘宝石花’到底在哪个同学手里,从而找到它。如果成功找到‘宝石花’,我们再演唱后面一段‘玛丽亚找到宝石花’,大家都听明白了吗?”我给学生介绍了复杂的游戏规则。

    “明白!”三个年级的学生们一起喊着回答。

    “好,那我们试试看,看看大家是不是真明白了。有哪位同学,想来当‘玛丽亚’?”

    我之前有提过这边的孩子的羞涩程度。班上孩子虽都蠢蠢欲动,但没有一个孩子有勇气把手举起来。

    “没关系,胆子大一点,看谁最有勇气,第一个上来。”我鼓励他们道。同时运用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把目光投向一个有可能举手的孩子身上,鼓励她把手举起来。这个三年级的孩子接受到了我的信号,把手举了一半,

    “就请这位同学上来,她非常有勇气,第一个举手!我们给她点掌声,请她上来当‘玛丽亚’”。我生怕她把手缩回去,于是在看到趋势之后,即立刻让大家给她掌声,鼓励她上来。这个小“玛丽亚”左右看了看,应该感觉到自己好像没有了退路,便慢吞吞地扭着身子来到讲台前。我扶着她的肩膀跟她说,“很简单的,你现在先到黑板这,”我把她带到黑板前,“双手这样,扶着黑板不偷看。”我给她示范了一下动作,“然后等我们第一段曲子唱完,你再回头,期间都不能偷看,可以吗?”孩子点点头,按我说的双手交叠扶在黑板上,再把头埋在手臂上。

    “玛丽亚,玛丽亚,……预备唱!”我给孩子起了个头,孩子们便开始唱起来。大家一边唱着,我一边走下去,到一个孩子桌前,把“宝石花”交给了她。同时我也扭头看了看黑板边上的“玛丽亚”,确认她没有偷看。一段乐曲演唱完,我已经回到讲台前刚才站的位置,我跟“玛丽亚”说,“现在小‘玛丽亚’可以转过头来了。”小“玛丽亚”刚转过头,下面的孩子纷纷看向刚才拿到“宝石花”的孩子,给了“玛丽亚”极大的提示。还没等开始唱歌,小“玛丽亚”就径直向拿到“宝石花”的孩子走过去。我连忙说:“等等,等等……,这个‘宝石花’没有藏成功,老师需要再藏一次,因为刚才‘玛丽亚’转过来的时候,大家都往‘宝石花’的方向看了,我们不能往那边看,不然‘玛丽亚’不用找都知道‘宝石花’在哪了。我们再唱一遍,老师重新再藏一次。”我在说的时候,孩子们和听课老师都笑了,我自己也被孩子们的单纯和没心眼儿给逗乐了。

    第二遍演唱完,这回“宝石花”算是藏好了。孩子们用强弱的变化,来给小“玛丽亚”提示,小“玛丽亚”通过歌声,成功地找到了“宝石花”。“宝石花”找到后,孩子们自发地鼓起掌来。我说过,找到之后,是要一起演唱“玛丽亚找到宝石花”那段歌词的。小“玛丽亚”再次来到讲台前,手里握着“宝石花”,随着音乐左右摆动,全班一起高兴地演唱第二段的歌曲:

    “玛丽亚,玛丽亚,玛丽亚找到了宝石花,玛丽亚,玛丽亚……”

    他们唱得很开心,也唱得很好,节奏,音高,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基本算准确。经过第一轮游戏之后,孩子们兴奋点被提起来了,胆子也大了起来。当我问谁愿意当下一个“玛丽亚”的时候,全班大半的同学举了手。不,我忘了,应该是,全校大半的同学举了手。有的还把手举得老高,嘴上喊着,“老师,我!——”。几轮游戏过去,孩子们一遍遍地演唱,激情不减。听课的老师们,也跟着孩子们动起了嘴巴,随着孩子们的笑而笑,随着孩子们的着急而着急。课程快结束时,我当然也不忘补充一点乐理知识,十几年的教学经验,让我把大部分课程中的教学目标,都已烂熟于心。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们感受音的渐强与渐弱。我给孩子们讲解了渐强渐弱记号,你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孩子在上课初,和到现在的学习状态变化。他们在愉快的过程中,接受了全新的知识。

    下课铃响了,孩子们在下课后,还没能把“宝石花”在嘴里停下。不大的校园,被“宝石花”的旋律和欢乐的气氛填满。此时覃校长大步走向我,紧紧握着我的手:“赵老师,我替孩子们谢谢你!我替孩子的家长们谢谢你!十年前我曾经在外面听过一节音乐课,我那时候就跟一同去的老师说,要是这样的老师来我们学校给孩子上一节这样的音乐课就好了,当时那个老师重重地回我一句‘你作梦!’没想到,今天,我的梦圆了!十年啊,我的梦圆了!”覃校长个儿不高,方脸平头,说话时,覃校用双手把我的手握得很紧很紧,颤抖的嘴角让我感受到他内心的激动,细看他眼里微闪着的泪光,将我的情绪也推到了崩溃边缘,我强压着自己的情绪,对他说:“那我以后常来!常来!”

    走出教室,我跟孩子们合了影。他们有些穿着已经断掉一半的拖鞋,有些光着脚。而我此时,是穿着棉袄。覃校把其中四个孩子拉出来,跟我们介绍:

    “这四个孩子,是一家的,家长都不在。他们晚上回家,这个大的负责做饭给这三个小的吃。”他指着个头稍高一点的三年级的孩子。“他们家长只有周末才从县城回来,就丢他们自己在这边。”

    “这个”他又拉了另一个孩子过来,“家里就丢他一个人在这边。我去扶贫也带着他去,去开会也带着他去。”覃校边讲边摇头。

    这几个孩子都面带笑容,嘴里还哼着“宝石花”。

    “覃校长一个人在这里,既当爹,又当妈,我们看着也是很心痛。可是校点就是这样,总归还是需要老师坚守。”贲校总结道,“覃校长的家是在县城的,他老婆也在县城。只有周末才得回去。”她又回过头,跟我们补充介绍。

    “覃校长,让您在这里受委屈了!”贲校握着覃校的手说。

    覃校长脸上一直挂着微笑,孩子们还在一旁“宝石花”,那一个个曾让我欢乐的天使笑容,如今却牵动着我的我的泪腺,我强行把视线从覃校长和孩子们身上移开,拼尽全力去压抑住欲崩的情绪。

    “我进去拿下包。”我跟钟校长说了一句,然后极速地逃离,进了教室。

    此时教室里有几个二年级的学生,高兴地向我围过来。其中一个孩子看到我在拿包,原本正欢快的“宝石花”突然停了下来,她表情一变,用很失望的口气跟旁边的同学说,“老师要走了……”另一个同学的脸也立刻垮了下来。两个天真笑脸的突然消失,似乎一同带走了教室里的空气,我感到自己已快窒息。我背上书包,头往上仰,尽力地想锁住眼泪,让它不要掉下来,大步地迈出教室,逃出了大门。走到门外,全校24个孩子全都涌到了门口:

    “老师再见!……玛丽亚,玛丽亚,玛丽亚丢了宝石花……”

    回头望去,二十四个孩子和覃校长一起在门口挥着手,唱着我教他们的《玛丽亚丢了宝石花》跟我道别。就在那一刹那,我再也压抑不住自己,泪水溃流而出……

    曾几何时,我认为一个好老师,就意味着能上一节好课。用这节精品课,参加各个级别的比赛,获得各个级别的奖项。到今天,我才懂得,好老师,是不能用一节好课去定义的。扎根在山区里的老师,不可能去参加任何比赛,也没有机会外出学习。一个班跨三个年级,怎么能够上出一节我们定义中的好课?他不行。因此在教育生涯中,在课程上积累不了一张奖状。他没有机会参与课题研究,没有条件写论文,他需要用闲余的时间给孩子们做饭,看孩子们午休。在固有的教师评价体系中,他甚至无法评到更高级的职称。

    但是,他们的坚守就是对教育事业最真情的告白。他们才是用生命在做教育的“好老师”,是真正“不忘初心”的“教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