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世界不一样 » 第六章:消失的自己

第六章:消失的自己

    陆绪小绕了一圈,比昨天多跑了两公里。依旧是那个公园,人也依旧不多,除了偶尔路过几个老头外,陆绪能见的其他最多的生物就是野猫,野狗和树上的鸟。

    走到昨天的老地方,陆绪先打了一遍军体拳,随后又打起了另一套把式。如果有国术圈子里的人在一旁看见的话,准会认得出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形意拳。

    形意拳的创始年代及其源流,众说纷纭,无确凿的史料可资佐证,主要的说法有三种。一种是达摩所创;一种是岳飞所创;还有一种是是明末清初山西蒲州人(今永济市)姬际可所创。最后一种是目前国术圈子里所广泛认可的。

    形意拳创立之初叫心意六合拳,而现行流传的形意拳为道光年间河北深州人李洛能在心意拳的基础上改革创立而成。李洛能所创建的形意拳其基本内容为三体式桩功、五行拳和十二形拳。三体式为形意拳独有的基本功和内功训练方式,有“万法源于三体式”之称。

    五行拳结合了金、木、水、火、土五行思想,分别为劈拳(金)、钻拳(水)、崩拳(木)、炮拳(火)和横拳(土);十二形拳是仿效十二种动物的动作特征而创编的实战技法,分别为龙形、虎形、熊形、蛇形、骀形、猴形、马形、鸡形、燕形、鼍形、鹞形、鹰形。

    而陆绪现在打的这套套路正是五行拳。

    湖城XH书店体育运动区域有很多国术书籍,初中三年陆绪在那一块看过很多种国术,比如太极、形意、八极、洪拳、谭腿等书籍,甚至陆绪还看到过易筋经,还是插图版的。

    这么多国术书籍里陆绪之所以挑形意拳,是因为他听到过一句话。‘太极十年不出门,形意一年打死人。’

    陆绪不是为了想打死人,而是想快速形成战力。重活一次,陆绪既不像庸庸碌碌,又变得怕死,那么增强自己的战斗力是十分必要的。

    太极要想形成战斗力需要练很多年,且重意不重力,重在传承领悟,并非招式。而八极太过刚猛,要是动起手来,动辄体残,甚至身死。在现在我大中国这个法制社会,明目张胆的打死人,还是一件很大的事情的。所以最合适的就是形意拳,动作简洁朴实,直来直去,最重要的是形意拳也是三大内家拳之一,传承正宗久远,只是……

    练了一会儿的陆绪,不得不停下了架势。

    ‘果然,没有基础,只是照图练拳,有点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感觉’陆绪摇了摇头,从没有练过武术的陆绪,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就想着练拳,也有点过于急功近利。

    传统武学家族的子弟们,在正式练拳之前,都需要先打熬身体。光是打坐、站桩、马步这几项,短则三年,长则十年,春夏秋冬从不停歇,然后才能开始被教授拳术。

    不过现在社会发展快,练一辈子武术,还抵不过一颗子弹。所以这样学武的人已经很稀少了,高手难成,大都是些只能打打小架的花把势。

    陆绪思索了片刻,决定还是从基础练起,先站马步和练形意三体式,有一句话“万法源于三体式”。

    在超频状态下,陆绪能很好的感知自身每一块肌肉的情况。如果一般人的锻炼效果是1的话,那么陆绪的锻炼效果就是100。就像走迷宫,不知道路的人只能一条一条的去试过,才有可能走得出去。而陆绪就像站在上帝视角一样,直接就能画出最快的线路到出口。并且能分心二用,效率倍增。

    陆绪下半身蹲着马步,腰背挺拔,双手并于腰间,不断调整,使自己达到最佳的锻炼姿势。渐渐熟练之后,陆绪双手舞动,一前一后,一上一下,腰眼通力,双足履平,练的是三体式的动作。

    陆绪一边扎着改进的马步,一边连着形意三体式。只是半个多小时便面色潮红,汗滴如雨下一般。被汗湿的头发粘拢在一起,在刚刚升起的太阳的照射下,反射出一片光泽。

    不到一个小时,觉得身体已经到极限的陆绪,收功停下了架势。双掌对立朝下,气归丹田,缓缓吐气,这一口气陆绪吐了整整持续了三十余秒。

    退出超频,陆绪摸了摸肚子,心里念到:‘终于能理解为什么练武的人都这么能吃了,消耗也大啊。’

    已是早上8点多了,老李的早餐店门前依旧排了好几个人。老李的包子又大又白,捏上去香香软软的,让人看了很有食欲。陆绪又买了八个包子,不一会儿就消灭的干干净净。

    晃晃悠悠的,陆绪再次走到书店,进行自己的扫书大业。大早上是书店生意最清淡的时候,吴雪梅都不在收银台,而是在门口和一个差不多年纪的大妈在闲聊。大妈穿着和吴雪梅一样的工作服,看来也是书店的员工。

    和吴雪梅还有旁边的大妈打了声招呼后,陆绪轻车熟路的进了去。今天的计划得临时更改一下,下午陆绪不打算继续看书了。

    临近中午,陆绪拿起了一本自己没看过的书,这次他特地留意了一下封面,嗯,很正常《钢琴演奏指南》。

    来到收银台结账,顺利而不尴尬的离去。陆绪却不知看着他离去背影的吴雪梅正在暗想:‘现在的年轻人,追女孩子的技巧一个比一个高,这都要学钢琴了’

    如果陆绪能听到,恐怕会一个脚步不稳,直接滚下楼梯。

    下午,陆绪找了家健身俱乐部,办了一张健身次卡。考虑到半个月后要开学了,上学后肯定没太多时间来健身房,陆绪只办了50次,也就500块钱,有效期一年。

    在健身房锻炼了一下午,感受到自己又变强了的陆绪心满意足的回到家。

    接下去的十几天,陆绪四点一线,家、晨练公园、书店和健身房。高中三年的课本很快就看完了,除此之外陆绪还学习几门外语的基础。

    剩下的时间陆绪都交代在了健身房,前世过劳而死,吃一堑长一智,这一世陆绪把身体看的很重要。经过十几天的锻炼,陆绪的身体素质有了长足的进步,6块腹肌若隐若现,肌肉纤维比半个月前起码扎实了3倍。

    陆绪用杠铃偷偷试过,他的硬拉重量已经超过了300公斤,要不是怕太过惊世骇俗,陆绪还想再加点重量。

    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在超频状态下,陆绪感受了一下自己在硬拉300公斤、200公斤、100公斤时肌肉纤维的张力,脑海里算出一条肌肉弹性和力量的曲线关系图,分析出自己目前的极限力量应该在500公斤左右。

    身体素质到了这一步,陆绪发现健身房的健身器材对于他来说已经没有太大的帮助了,边际效果越来越小,甚至最后没比陆绪练一次形意三体式来的有效。

    唯一还让陆绪觉得可以一练的就是游泳,游泳可是人锻炼全身肌肉和协调性的最好的运动,没有之一。

    而且在游泳经常能看到美丽动人,身材靓丽的小姐姐。可惜,陆绪对着镜子照了照自己十分青色的面庞,还是没勇气去打招呼。陆绪真不知道要发生点什么是他吃亏呢,还是他吃亏,还是他吃亏呢。

    吃亏也就算了,可千万别收到个红包,那这黑历史,肯定没人愿意看下去了。

    时间匆匆而过,马上就要开学了。

    在开学前几天,陆绪抽空去了趟湖城东边的应溪县。这个世界和前世有点不同,陆绪本想去寻找一下自己前世的踪迹。但让陆绪感慨的是他并未找到自己的前世在此界生活的痕迹。

    在应溪县以前自己熟悉的地方逛了一圈,地方还是那个地方,熟悉的道路,熟悉的店面,唯一少了前世的自己,以及亲朋好友。

    这个情况让陆绪松了一口气,同时也分外的茫然,那么这个世界和前世如此相似,到底是梦还是自己的前世死前的不忿呢?

    找不到答案的陆绪回了湖城。没有头绪的事情,不想也罢,不论是梦还是重生,既然自己现在活着那就好好的活下去。

    ------

    8月22日,报到的日子终于来临。

    因为军训的关系,高一新生的报道时间要比高二高三早一周。

    送陆绪到仁英的是陆峻同志,作为老爹,儿子高一入学第一天,再忙也是要送一下的。至于林大医生,作为医生全家人还是觉得治病救人应该被当做第一位。

    布告栏处人头涌动,大家像抢食的鱼儿一样拥挤在一起,在上面寻找自己所在的班级、宿舍信息和报道流程。

    眼神很好的陆峻同志已经看到了陆绪的班级高一(一班),不过老陆同志不知道高一(一班)具体的位置在哪,好在旁边还有两位老师在指导,一男一女。

    陆峻同志凭借还算强健的体魄挤到男教师身边熟练的递上一支烟,却被男教师挥手拒绝。

    ‘这么多学生家长面前,猜你就不好意思抽烟’陆峻老谋深算,烟盒都没盖上,很顺手的把烟塞了回去。不过好歹也算一个交流动作,陆峻对着男老师问道,:“老师你好,请问一下高一(一班)在哪里?”

    “高一的都在1号教学楼,一号教学楼就在图书馆再南边第一栋,那个就是图书馆。”那根烟即使没有尽到自己的使命,但还是有功劳的。被学生家长围住的那位男老师第一时间给了陆峻指明了道路。

    看着陆峻要走,这位男老师又补充道:“记得先行政中心报道,带上录取通知书。”

    陆峻同志从人群中脱身而去,同样听到男老师的话出来的家长还有几个。

    二人两手空空的沿着主路向里走去,很快便在1号教学楼二楼找到了高一一班。教室内空无一人,只有黑板上写着“热烈欢迎就读仁英中学”这几个大字。

    大小陆同志,在走廊上看了一眼后,脚步都没有停下,又向了行政中心走去,默契十足。至于为什么不直接去报到,而是先来看看班级,是因为陆峻是想看看自己儿子就读的班级在哪,陆绪反正无所谓也就跟着了。

    到行政楼下,陆峻让陆绪在楼下等着,说了句“等我一会儿后”径直跑去了三楼,陆峻要去校长办公室,有些事他得先去和校长陈德民打个招呼。

    行政楼下人来人往,进进出出的学生和家长,拎着大包小包。陆绪在边上浏览着仁英中学的风景,不出意外这是他要度过三年时光的地方。

    看着一个个生涩的稚嫩模样,陆绪的心放佛也回到了自己16岁的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