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棉花开了 » 第四十四章 三进县城1

第四十四章 三进县城1

    赵兴国看了他爸一眼:“没有。”

    迟疑了一下子:“前几天,我听老二说,他这几天要去一趟县城。会给老三寄点炒好的山货。要不,让粉宜晚上写封信,把家里的事给老三说说。”

    老太太赶紧接:“我给三儿做了两双鞋,让老二也给捎过去。”

    老头子赵勇点头“嗯,那晚上就让粉宜给她三哥写封信。”

    早上,一大早,赵安国就去看了昨天压的豆腐。

    三框豆腐,都是白嫩嫩的,区别是第一框,有点软趴。第二框看情形是最好的了,第三框则是有点硬了。

    成绩傲人。喜滋滋的,给老屋送了些豆腐,赵安国就忙着回家了。

    赵安国这一冬自己几乎就没出过工。

    做着家具和别人换工或着挣钱,大家各得所需。

    村里其他领导即使知道了,也没说啥,乐得落个人情。

    前几天,乡上和赵振国一起当兵走的小伙子的哥哥找了过来,说是县上亲戚找赵安国,让赵安国抽空去县上一趟。

    赵安国今年因为这家金主,经济来了一个大翻身。

    这会接到口信,紧了紧活,把手上一点活干完了。

    找到老大,想借了队上的骡车,准备上县城一趟,顺带着给老三寄点东西去。

    赵安国收拾了不少炒好的山货,自家做的柿饼,还有一小坛棉棉做的甜水。把口封得好好的,用稻草和破布包的严严实实的。外加两小坛子泡菜,也封得死死的,

    带上老娘做的两双鞋子,粉宜和自家仨娃写的信,这是给老三准备的。要在县城寄过去。

    另外,棉棉把自家的绿菜,每样都弄了点,弄了一小筐,用麦草草围了个严实,到时再盖上被子,防止路上冻了,让他带到县上。自家做的泡菜带了一坛子、大豆腐也带了一块,让他送人,冬天这个太稀罕了,应该是独一份。

    刚好村上有上些资料要送到乡上,赵兴国知道后,就自告奋勇,帮大队送去送资料到乡上,同时再帮队里从县城买点东西回来。

    冬天这可不是个好活。

    但赵安国可以顺路走啊!这也算是公私兼顾了。

    车上堆了半车的东西,加上给骡子带的干草料。月香给抱了一床被子,用两个打过吊针的玻璃瓶装了满满的滚烫的热水,放到被窝里,暖和和的,路上还可以喝口热水。好家伙,这下车上都满满的了。

    兄弟俩换着赶车。

    先到乡上办事,接着骡不停蹄往县城赶。

    到了县城,赵安国和赵兴国先到了邮局,把给老三的东西寄过去后,找了个地,一人吃了碗热汤面,趁着功夫,掏了点钱,给骡子也喂了口热的吃的。

    这才把赵兴国放到要办事的地,约好了见面的地点和时间,赵安国这才驾着骡车走了。

    到了主家,赵安国敲开了门。

    开门的是老太太。

    “婶子”

    赵安国打招呼。

    “哟,安国来了,快进屋来。”

    赵安国笑着,麻利的把脚底下的筐子提溜起来

    “婶子,这是给你和叔带了点家里的出产。”

    “来就来了,你看你还带啥东西呀!”

    老太太边走边客气。

    老头听到声音,打开屋门也出来了,把人往里让。

    “叔”赵安国打着招呼。

    家里收拾的干净,暖和。

    大家都坐下后,老头就直奔主题。

    原来老头有个朋友,儿子结婚的时候来他们家时就看上他们家收拾的房子了。当时只是说了一句也想这样收拾房子。只是后来再没音了。

    结果天一凉,老头家的保暖效果出来了。大家互相一窜门,这对比立马就出来了。

    人老怕冷,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躺在炕上。

    看看人家这样一收拾,在家里干活,走动一点都不冷。

    那家立马也想收拾。毕竟家里上面还有个更老的老人,这样好看又保暖。只是人不好联系,这才找机会托人让赵安国来一趟。

    老头可说了:“安国呀,我这个朋友不错,混得比较好一些,在政府部门上班,家里也不差钱。你要是有时间,就给他家做了吧。我估摸着冬季地里的活计不多,出来了可以给家里换点子零花钱,日子也能松泛些。”

    赵安国当时接到口信在家里说起这事时,大家也都猜可能是要做活。

    所以,也不惊讶。

    赵安国真心很是感谢这家子人,很实在的,品性都不错。

    听了老头的话赵安国就笑了“叔,感谢你还来不及呢,我的事让你操心了。这事没问题。”

    老头一听可乐呵了。“那这样,我带你到他家地看看,他家离这儿也不远,你看看咋弄,尽快啊,那人可是个急性子。”

    等赵安国把筐子里的东西取出来的时候,老头和老太太的愣住了。

    哎哟,我的娘哟,大冬天的还能看到这脆生生的绿菜,太稀罕人了没有。

    再看看拿出来的核桃、花生、粟子、柿饼,没一样不是稀罕东西。

    等赵安国拿出一个小坛说是自家做的泡菜,让叔和姨尝尝时,老头和老太看赵安国的眼神都变了。话说现在山里人的日子都这么好了么?

    绿菜先放在一边,老头捏了个柿饼,光这卖象,就是县上的副食大楼里都不一定有这货。尝一口,绵软香甜,还颇有弹性。

    接着尝了几个炒好的果子。

    甚至把泡菜坛子都打开来,捞了个泡辣椒吃了。

    只是这豆腐,没看出有什么不同来。且扔到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