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限将至,无可挽回 » 14十步杀一人

14十步杀一人

          阿莞潜藏在屏风之后,手中刀刃银光乍现,时刻准备冲将出来。她脑中浮现许多场景,有些紧张。她大约在京中小姐身边安逸惯了,倒有些不太适应这种孤身犯险的情景了。屋外风声急厉,明月当空,树拍屋檐,到像是上天为自己所看到的这一幕复仇大戏而乍舌不已。

    拍栏杆,雾花吹鬓海风寒,浩歌惊得浮云散。

    她吞了口口水。

    门,被推开了。

    舒离实际上是理解阿莞的,毕竟是不共戴天之仇她如今来到故地脚下,见着仇人作祟,必定是熊熊怒火,无处发泄,心中杂念驱使她只身上山,这事勇气,也是愚蠢。

            舒离是个勇敢但不愚蠢的人,她不会被什么情感冲昏了头脑,至少不会是愤怒。

            蒙将军的小队在前进着,人数不多,前进速度却比阿莞慢了许多,大约是因为轻功的原因吧,轻功是这世上最难练的功夫之一,那蔚洛的安长大师最出名的就是轻功,这种功夫可以躲过这世上最快的的剑锋,走过这世上最难的道路。

            当然阿莞的功夫和这种相比简直就是天上地下,那些将士身上还穿戴着重甲,虽是改良过的,可也有不下十斤。

            加上山路艰险,蜿蜒曲折,不要说轻功,就连正常速度都不能保持。可是这些人毕竟是精挑细选的将军亲兵,没过多久就来到了第一处关口。

            阿莞可以隐藏于黑暗之中,潜入寨子里,他们就必不可少的弄出些动静。

            那位高将士是这队人的领头,他用身上的火石在山林里燃起了一个火苗,十步开外,又有一个火苗亮起,十步接十步,接连亮起十个火苗。

            火势迅速连成一片,在山林中蔓延起来。很快,山寨的守卫们派了几人来查看情况熄灭火势。

            十步隔十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于是十个守卫死了。

            十个将士把衣服互换,把火势扑灭,尸体掩埋,走出了树林,回到了死去的十人的岗位。

    每个守卫相隔一百五十步,由于天色早暗,并没有被守卫发现。

            这寨子周围总共有四个宅门,四个瞭望台,围成一个圆,守卫每一刻向前一百五十步,依此轮换,昼夜不息,由早到晚拢共三班,四个时辰为一班,这种办法几乎是毫无破绽。

            当然了,是对普通的山贼之类人,对大魏征西大将军的亲兵小队吗……那就是破绽百出了。几人成功混入了队伍,又恰巧遇上换班,几人凭着极佳的运气,通过了最后一道防线。

            舒离这边和其余四个伙伴已经进了寨子的内部,在她们身后,一地被迷晕的山寨守卫。

    瑶渡是最善用毒的。

    这是那个中年山匪的窗户还开着,门,刚刚被推开。

    进来的人穿着一件粗布衣裳,衣角处却现出了只有官服才有的青绿色绸缎做的衣裳的一边,一现即隐,却被眼力惊人的阿莞看了个一清二楚。

    官府!

    官匪勾结在北魏是极少见的事,也是非常需要重视的事,因此阿莞才又惊又惧。历史证明了这一点,前朝一位四品官员与山匪勾结,几乎把一部分疆土占了去。

            当时的老皇帝大限将至,无心国事,是一位李家将军请命当时处理政务的宰辅,率领三万大军南下平叛,不出三月,战乱已定,他生擒敌军首领,包括那位土皇帝四品官员。

            他班师回朝,正值三月,迎着朝阳,春风拂面。当时老皇帝已然归天,太子登基,封他了南安郡王之位,朝中无人有异议,他已一己之力救回了半个国土,封个郡王又如何?

            从此他南安王府立于南边,内贼外敌无不敬畏,从此南边有了五十载的太平。当时的前朝气数早尽,单靠他一人之威名苦苦支撑。

    他死后,前朝尽,魏朝立,天下易主。

            

            

    如今的说书先生要是不会说或不知道南安郡王的故事的,那可是比业余还业余了。由此可见官匪勾结在天下人心中的不可思议。前车之鉴,敬而远之是为上策。官匪勾结带给阿莞的震撼极大,但还是对接下来的话更为震惊。

            那个中年山匪径直走到桌前,自顾自到了一杯茶喝了下去,看都不看那山匪头领一眼。茶早就冷了,山匪吗,没那么多讲究。

            官员的神色极为平淡,甚至有些不耐烦,中年山贼的表情很敬畏,非常敬畏。他起身,走到窗边的一个大箱子前,“咔塔”盖子开了,他抬起承重的不可思议的盖子,箱子里金光灿灿,溢满了屋子,在烛光的照射下有些刺眼。

    是一整箱金子!

    “大人,这次的货……”山匪恭敬的问道,不曾想被那人抬起手打断。

            “打住,这次去往与西庆的大军已经离京,贵人无奈消息不能传递过多,只能让我知会你一声,安静下来,不要有什么大动作,让你的兄弟们安静下来,西征之路上,你们这彩云山是必经之路,当心为妙,不动位上。”

            那位官员好像特别渴,又自斟自饮了几杯冷茶。“那,这批货……”

            “放着,过几天自会有人来取。”那人挥挥袖子:“送我下山。”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