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日久生情见人心 » 第18章生活叙事(4)

第18章生活叙事(4)

    一,过去的是曾经,如今的是现在

    今天妈妈在厨房做饭烧菜,我一觉醒过来,还是呆呆的……

    走进厨房,看到妈妈在熟练炒菜了,然后一边烧着柴火,一边看着锅里,看到我过来了,叫我出去一下,马上就好了。

    这个情景让我觉得,我当初说的话未曾实现,曾经对妈妈说的一番话,我说:等我长大了,以后就全部由我做饭炒菜,如今我20出头了,已经是个大人了,早上我还是睡眼朦胧的状态,我已经闻到了饭菜的香味。

    虽然说我一直是5点醒过来,也确实起来了,起来半天,不知道做什么,就像是一个哭泣的婴儿坐在床边发着呆,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自己的精神不正常。

    妈妈叫我,我又能很快反应过来,然后回复妈妈,马上就到。

    叫我起床吃饭,我也就一下爬起来了。起来几分钟后,快速刷牙,洗脸,整个过程不像是一个刚才坐在床边无所事事的人呀。

    听妈妈叙述,当初爸爸想要和我妈妈结婚的时候,说的一番话:以后我会做饭烧菜,一辈子平平淡淡,平平凡凡的生活,会勤快一点挣钱。

    如今,这番话,我爸爸已经早就忘记了,听者有意,说着无心。

    妈妈曾经在我耳边经常说这段话。

    其实我能想到,不仅没有如此做到,甚至这已经过了30多年的夫妻生活,没有哪一天,哪一顿饭菜是我爸爸做的。

    如今的生活更好了一点,我爸爸爱玩手机,爱玩抖音,我的妈妈依然是当初那个模样,只是年龄更大了。

    每次外出干活爸妈一起回来,家里的饭菜不是我动手,就是我妈妈动手。我爸即使很饿,他也不会走进厨房。

    很多时候,习惯泡杯茶,在前院坐着品茶,等待吃饭,像是有钱人家的人……

    婚前没有做过饭菜,婚后更加没有,这都过去这么多年了,现在更加不会做饭烧菜了。

    主要是炒过一次饭菜,还差点把饭菜都烧了,真是不知道当初怎么有勇气说出的,每天做饭烧菜的话,说出来的承诺一句没做到……

    或许在他们的意识当中,做饭烧菜,收拾家务,带孩子是女人的本职工作,本质问题。

    夫妻之间拌嘴,时常幸福满满。

    我爸和我妈那是一定不能在一个平面内的,我有时候发觉,他们是各自不同的两条平行线。

    各自忙着各自的事,各自挣各自用的钱,至于我的生活费,每个人各自付一半,也就只有我一个独生女儿。

    处在一个平行内,总是会说点什么,夫妻一场,三十多年,风风雨雨也算什么都经历过了,两条平行线,不会有什么交集。

    吵架那是常态,或许在他们看来,夫妻之间拌嘴,时常幸福满满。

    但是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又像是异面直线,在一些角度上看,他们之间都是相交的,不过他们实际上却又不相交。

    不像是正常的那种关系,就像是随便一人都可以代替的角色,难道这是因为老夫老妻的因素,还是亲情因素太久在里面了?

    我有时候还会觉得家里叔叔和婶婶的夫妻关系更是如此,相比之下,我爸妈的关系又正常一点,起码是一直睡在一张床上的。

    正所谓,床头打架床尾和,吵架也能促进关系。

    叔叔和婶婶的关系是既平淡,又真的是毫无联系,不睡在一起,不在同一个时间点一起吃饭,就连过年吃顿团圆饭,都是有快有慢,一家人总不是在一个频道上。

    二,时间是最好的告白

    通过这几个小故事,我总能想起一段话:不要说有时间,而是说,我现在就有时间,如果手头有工作,我忙完这个事的第一个事就是有时间。

    如果说了我抽空看看,那么我能得到的就是答案就是不确定的事,不确定的因素有很多,至于有哪些我不知道,只知道抽空。

    抽空也可以理解为没有时间,只是一种基本的礼仪礼貌回答方式罢了,安慰内心已经丢失的空缺。

    昨天一人跟我聊天。

    她:你在干嘛?

    我:在打字和你聊天,哈哈。

    她:最近有忙什么吗?

    我:写日记。

    她:你写了什么日记?

    我:生活日记,起点读书可以看的到,题目是《日久生情见人心》

    她:我有时间,抽空哪天去看看。

    我常规思维思考,现在你不是有时间,现在可以去看看,为啥要抽空哪天去看看呢?你找我聊天,肯定是空闲下来了,我肯定你,对我作为朋友的关心。

    有人经常说,她写的文没收藏,没有推荐票,那我想说,既然是写给自己看的,不管其他别的因素呀,反正是自己写,自己看,自顾自乐。

    起点读书上面,这个平台,很多作家大神,每天都能日更2万的。他们的书籍都没有加入书架,何况,茫茫书海中,把你书籍收藏和加入书架是多么的让人困扰。

    偶尔能花一点点时间瞧瞧你写的文就已经很不错了,如果送上一张推荐票,那就更棒了。

    其实,即使有些作品投了一张推荐,加入了收藏,放入了书架。

    要是天天不打开那本书,加入与不加入都无区别。

    当初说的话未曾实现,这个好友找我聊天的,上次说以后我写的生活日记文,每天一定要看,并且让我每天更新。

    如今换个词语,抽空看,我能理解,每个人都那么忙碌,本来属于自己的时间就不多。

    你有时间,那么大概或许应该是永远都有时间,随时都能调整出时间来,你的改天,可能成为永远都没有时间。

    二,早餐吃饭,开水泡饭

    作为农村人,作为6点吃的早餐饭,大米饭一碗和蔬菜。读书时候,我的早餐一周是固定的,一三五吃粉面,二四粥包子,外加鸡蛋和牛奶。

    我依旧改变不了,喜欢早上吃菜汤混合饭的吃法,小时候最爱吃的就是酱油和饭,那个时候的酱油,不像现在的一般,现在的色素添加太多了,吃了容易上火,嘴角起泡。

    更喜欢在水塘,小溪边,小渠道边抓小鱼小虾,然后妈妈负责当天把它们洗干净,放进锅里炒好,放上配料,比如,酱油,蒜泥末,姜丝,早上点一点酱油在米饭上,然后再拿点小鱼小虾拌饭,好吃,好吃!

    时隔多年,早餐的我,只要在家,还是这样做,貌似这里的人都是这样做的,不知道这个吃饭方法好不好……

    如今觉得没有啥营养了,全部是配料,现在的我爱吃的还是汤拌饭。

    今天早上一个举动,我的妈妈,她吃饭,不倒大碗里炒菜的汤,偏偏得倒开水泡饭。

    这是为什么呢?可能是早上不饿,吃不下。可能身体出现了问题,可能是老年人就喜欢这样的吃法,就如我当初小时候,喜欢吃酱油拌饭加小鱼小虾混合一样。

    不过真的没有营养,纵观整个村庄上的人,吃饭的方式跟我妈妈一样。

    我不是很能理解,为啥喜欢吃开水泡饭呢?难道早上想要喝粥?有水才能吃下一点。

    菜汤混合拌饭不是更好,都说要喝汤,菜的精华有一部分在汤里,营养美味价值高。

    妈妈的这个做法,爸爸说了一顿,菜汤有油水,有盐味,有味道,白开水寡淡无味,泡饭不好吃,这个我尝试过。一顿早餐饭就这样结束……

    三,家有菜园别具一格

    我家的菜园子,后院不远处,围着很精致的栅栏,全部是小竹子围成的一圈,每一段隔着一个编圈,像是一个小女孩头上困扎的小的新发型。感觉像是有钱人家的小花园,只不过里面全部是蔬菜。

    每个菜区域分成一块一块的,妈妈的头脑思维设计很不错,看不上,光看布局就是一种享受。

    菜园子里面种的蔬菜是这个季节还存有的,有些马上枯萎了,比如,早期的八豆角,立秋之后的茄子已经走进了生命的尽头,还有早起的辣椒,灯笼泡辣椒,尖头辣椒等等。

    看到这些景色,我被迷住了,便到处闲逛着,观察着。

    菜园子的蔬菜种类齐全,应时间摘种,暑假在家的我也会在菜园子忙活。

    你看菜园的右边就有几棵长长的豆角藤,豆角的藤爬满了支架,结出的又长又绿的豆角多得把支架都压弯了。这是前段时间的情况……

    前段时间天天吃豆角,都让我吃的有点腻。

    你看,那长长的豆角像一根根翡翠做的长绳,风一吹,这些豆角娃娃在支架上荡起了秋千,好像在说:“我们已经长大呢,快把我摘下来吧?”

    我回答:“好呀!”

    秋的韵味早已带给它们别致的形态。

    我家种的辣椒品种多,一块块都是辣椒,有些辣椒味道很重,还没有逼近边缘,已经打喷嚏了,闻到了作辣的感觉。

    有些绿色的辣椒分枝很多,辣椒果实长在枝头丫的接头处;接口向下,身体部分朝上,这样的辣椒叫尖头辣椒,摘完这一波,可以收拾辣椒苗了……

    前段时间,妈妈叫我在菜园子摘辣椒,我全部武装起来,把自己包住,妈妈说,这有点夸张,其实没有很辣,就是一点点,正常的微辣。

    千万不能触碰眼睛里面,这滋味可难受了,我试过,经历过……

    因为辣椒的品种的不一样,所以吃菜摘的用法也不一样。荤菜类摘这边类辣椒,搭配混炒类就那边一块区域。

    除了辣椒,还有绿的红薯藤,密密层层的红薯叶像小金鱼的尾巴,挨挨挤挤在一起来。

    风儿吹来,它们一起抖动着那像金鱼的尾巴,跳起了优美的舞蹈,风儿顿时停住了,为它们这迷人的舞姿伴奏呢!

    通常这么茂密的红薯藤叶全部喂给我家的鸡鸭们享受,新鲜,嫩嫩的,绿油油一片,鸡鸭们可喜欢吃了,每次吃你很欢。

    以前妈妈常说,以前的时代有这些吃就很不错,如今全部便宜了家里的鸡鸭,鸡鸭的生活待遇赶上了前些年时候人的生活状态。

    那金黄金黄的南瓜害羞地躲在一片片手掌一样的叶子里,调皮的样子可爱极了。

    中午就吃黄瓜吧,现在赶紧动手摘走一个。

    一串串紫白相间的豇豆,像一条条彩色的飘带,管在玉米杆上;我家豇豆也有好多,吃不完都直接送人了……

    当时长的太茂盛了,在妈妈的培育下,每次都是一串一串的生长。

    玉米也摘走了,玉米苗也已经干巴巴的,不过还有耐寒冷的糯玉米可以种植。

    摘走了它们,这是它们最后的奉献,因为它们将过不了几天,都已经是属于油尽灯枯了……

    虽然苗还是长的很不错,可是天气不准它们生长,这块地方要换别的蔬菜种类来代替。

    那边一块一块区域是种植瓜类的,妈妈把瓜类的种植一边,辣椒一边,方便采摘。

    丝瓜的藤和根须越长越长,调皮地缠绕着竹竿向上爬。

    那根须多么像维吾尔族姑娘的缕缕卷发呀!

    那宽大的叶子多么像人的巴掌啊,它们挤挤挨挨的,铺满了整个瓜架,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凉棚。

    瓜架还是我弄的,突然发觉自己很有创意。

    丝瓜花黄色的,像一个个小喇叭。

    花落了,丝瓜长出来了。

    那时的丝瓜又小又细,慢慢地长大了,有的又直又粗,有的弯弯的。

    几天不去看看它们,已经长的很大,可以直接摘进厨房了。

    风吹来时,左右摇摆很好看。

    成熟的丝瓜是淡绿色的,摘下去皮后可以红烧、清炒、还可以做汤,吃到嘴里感到细腻而柔软。

    我最爱的做法是清炒,每次都是吃的光光的,连汤都可以舔完……

    自己种的丝瓜,吃到嘴里更是甜在心里。

    我很欣赏丝瓜,南瓜,冬瓜,这些之类的。

    它们都是无声无息地生长,结果,直到长大了,你才发觉那边接了一个瓜,它们都是躲在宽大的叶子底下默默生长。

    其生命力之强,虽然你看不见它的动静,听不见它的声音,它却以内在的魅力,在顽强地延续着自己的生命。

    丝瓜的每一片绿叶,每一个花朵,结出的每一个丝瓜,都按照着丝瓜的自己章法有序地生长,给人们留下的赏心悦目的爽心,给人们留下的是生命之力的启迪,给人们留下的是调节饮食中的美味佳肴。

    我爱丝瓜,爱菜园所有的瓜类。

    我家的菜园子别具一格,都是妈妈辛勤付出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