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魔女凤灵记 » 第十四章 处罚

第十四章 处罚

    长公主府与镇国公府两公子当街打架的事,当天陛下就听说了。陛下本就不喜镇国公府,对长公主府的小恶霸他心里也不喜。

    那小子被长公主宠得不知天高地厚,小小年纪时不时做些欺男霸女的事。要说长公主府什么好东西没有,什么好东西没见过,偏偏眼浅见好的就抢。所以,他两不相帮,当不知道这事。

    长公主可不想就此作罢。第二天早朝,她盛着宫装跑到大明宫殿外跪着。文武百官从她身边经过上朝,大臣们纷纷向她行礼后进了殿内规矩站着。

    大臣们知晓长公主今天是寻镇国公府的事来了。多数人暗为镇国公府担心,还有人在心底鄙视长公主,小孩子打架大人上场拉偏帮,实在是有失体统。

    皇上处理完正事,叫了长公主进殿,听她颠倒黑白地告状心里非常不耐烦。这点小事还闹到商议国事的地方找他撑腰,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不知所谓。要是满足了她的要求,自己怕在大臣眼中不是昏君也离昏君不远了。

    他问左相,这事说大不大也不大,应该怎么处置为好。

    左相向前行礼:“回陛下,这两个孩子打架,按说要先看谁不占理,赔礼道歉就行了。”

    长公主可不干了:“本宫的孙子也算是皇亲国戚,怎可跟普通小官孩子相提并论?”

    左相便闭嘴不言。皇上心里火气渐生,他平静的说:“长公主想怎么样?”

    长公主傲慢的说:“将那小子打个半死扔出长安城,永远不准踏入长安半步。”

    皇上淡声问:“镇国公你说呢?”

    镇国公跪下说:“回陛下。昨天臣回家得知家里的四小子在选砚台时,魏家少爷先是抢了他手里的砚台,后又打了我家四小子一耳光,臣家四小子年少气盛不知退让,他们就打了起来。

    臣昨天就对四小子执行了家法,抽了三十鞭现在关祠堂里,臣家四小子抽得吐血,臣严令不准给药,不准送食。陛下,您看是不是能饶过臣家四小子呀?他现在都只有半条命了,再扔出长安城,怕是活不了了。”他边说边掉眼泪,说到最后就话不成声了。

    朝上各位官员都心生同情和无奈,但他们哪敢开口说话引火烧身。

    长公主不等皇上回话就冲着镇国公说:“没那么好的事,你说在家打了就打了吗?得把他拖到长安大街去当众仗刑一百,然后再扔出长安城。”

    所有的官员都倒吸了一口冷气,这是明晃晃要把人往死的整呀。两个孩子打架,犯得着大人出面把人逼死吗?在场的人决定回家要严禁家里的孩子跟长公主家的小恶霸发生任何冲突。一定要他们做到:打,不准还手;骂,不准还口。

    镇国公叩着头:“请皇上饶了臣家四小子的命吧。”

    皇上心想,借朕的手把人家孩子打死,长公主是出气了,黑锅朕来背,想得倒还美。

    长公主正想开口说话,皇上挥了一下手说:“男孩子家谁没打过架?镇国公已执行了家法就不用再打了。”

    长公主又羞又怒,皇上今天居然当众拒绝她,让她老脸没地方放。

    皇上接着说:“镇国公,按长公主说的,把你家四小子扔出长安城,五年内不准踏进长安城半步。散了吧。”

    皇上大步离开,他怕走慢了压不住自己的怒气。

    长公主狠狠的盯着镇国公,冷哼一声转身离开。镇国公低着头,抹着眼睛,一步一步慢慢行外走。大家同情的看着他,但又能怎么样呢?

    太子也听说了这场风波,他派人去了镇国公府打探消息,老国公爷回复让他别担心。太子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一直老实低调的镇国公府,跟长公主府对上了。既然老国公爷让他不担心,想必是他们有了对策,他便放下了暂时不管。

    镇国公回府跟大家说了朝上发生的一切,所有人吓了一大跳,这要是皇上听了长公主的话,把自己四小子拉到长安街仗一百棍,那还有命吗?

    镇国公心想,表面上这场打架风波最后是长公主占了便宜,实际上她损失更大,因为皇上恼她了。

    镇国公说:“尽快送四小子出城,出城的时候大张旗鼓,出城后立刻换人改道行走,长公主一定会追杀四小子。这个恶毒的女人。”

    老国公说:“得寻几个武功高强又忠心的人去护送,四小子这一路上会很凶险。”

    凤灵站出来说:“灵儿扮成随从去送四哥,他安全了我就回来。”

    大家极力反对,她这小身板去送更多一个人危险。

    凤灵努力说服大家:“长公主一定会找人追杀四哥,除了自已家人,灵儿不相信任何外人能尽力保护四哥。我们要把四哥送到安全的地方,家里现在除了我没人能送。我是个女孩子又年小,没有人会想到我会送四哥离开。”

    所有人直摇头,心想,你比小四还弱,会让人更加担心。

    凤灵说:“大家别小看我,你们这里所有的人来捉我试试。”

    她转身跑出小厅,身子如一道影,一闪而逝。别说捉她,就她人影在何处都无人可知。一会她又闪了回厅,手上提着一把剑。

    这是龙女给她的魔剑,只能伤人,不能取人性命的剑。

    她站到小厅门前的院子里,当着大家舞了一回剑,只见剑人合一,如风如影。

    大家都惊呆了。

    老国公爷问:“灵儿什么时候学的这剑法?”

    “前几天,就是老和尚给我的那本剑谱。”

    “你一看就会?”

    “是呀,这很简单。”

    这叫很简单,众人头上冒汗。

    “剑谱呢?”

    “看完就还老和尚了。”

    敢情人家还是过目不忘。

    大伙这些天受的惊吓太多,需要坐下来好好商量一下对策。

    于是,在老国公爷的带领下,大夫人、二夫人扶着老夫人,后面跟着府里的主子和他们近身侍候的丫鬟婆子们,一群人浩浩荡荡穿着廊桥,步行到镇国公府正房大厅。

    国公爷示意所有侍候的人退到院子外。大厅里所有的主子依次坐好,只除了关在祠堂里正在悠闲看话本的四少爷没到。

    二夫人刘氏和世子夫人小陈氏给大伙依次上了茶。

    老国公爷喝了一口茶,轻轻放下茶杯,看着大伙说:“镇国公府本就不得圣心,现在又招了长公主的恨,未来我们府里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

    二爷和二夫人神情不安,他俩站起来向各位行礼赔罪:“都是小四惹的祸,让大伙受连累了。”

    国公爷赶紧拉着兄弟的手,让他夫妻俩人坐下:“哪是他惹的祸,别人都打上脸了,要不回手真当咱们镇国公府好欺负呢。我们是一家人,有福一块享着,有困难就要一起担着。”

    老国公和老国公夫人点着头,他们用欣慰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儿孙们。

    别的府邸明争暗斗,有的为财物,有的为爵位,父子成仇兄弟反目,子孙们争得死去活来,甚至是家破人亡。

    镇国公府从来没这样的事发生。得爵位者宽容对待其他兄弟姐妹,未得爵位者便打理家务,大家一起同心把镇国公府管理好。

    就比如现在,管家的本应是国公夫人,在她生下凤灵后身体不好,就把管家的事交给了二夫人。二夫人非常能干,对内她把府里打理得妥妥帖帖,对外的交际应酬她八面玲珑,管理田庄商铺她也手到擒来。于是,国公夫人身体好了后就不接回管理权,让二夫人一直管着家,她在府里遇到有宴请宾客或者是节假日时帮衬一下。

    镇国公府的每一个人都知道:独树不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