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明末反正 » 第八章 早朝

第八章 早朝

    第二天一大早,朱由检在宫女的伺候下起床。

    他自登基以来,怠政半月没有上朝,乾清宫的御案上早已被奏折堆满了,都是上奏让朱由检上朝的,有的还言辞犀利,尽是批评教育的话。

    朱由检尽数留中不发。

    其实,经过昨天的事,朱由检是不想上朝去和朝臣们扯皮的,但就算是皇帝,在没有足够的权利之前,也只能在规则内行事。

    他是可以不上朝,但他暂时不能失去朝臣拥戴,更不能自绝于朝臣。

    所以在他昨天刚出关的时候,就派王承恩通知了今日朝会。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待行礼完毕,就有都察院御史咳嗽一声,出列道:“启奏陛下,臣闻陛下登基之后,十五日不早朝,此乃怠政。还望陛下今后勤于政事,切勿嬉戏懒政!”

    嗯?朱由检望向四周,发现无人出来指责这位御史的僭越表现,不由得失望摇头,挥手说了句:“朕知道了,退下吧。”

    “还请陛下勿再犯。”

    谁知这名御史得寸进尺,又说了一句,才退回列班。

    魏忠贤,你好样的。

    朱由检面无表情,继续听着朝臣奏事。

    “陛下,臣有奏,先帝大行,臣等已商议好先皇谥号为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庙号熹宗。”

    首辅黄立极咳嗽一声,出列递上奏本。

    “呈上来吧。”

    朱由检没有当场表态,准备回宫之后再回复这件事。

    虽然给朱由校上谥号这件事挺重要的,但他毕竟新手上路,朝堂上的许多事情都不太清楚。而作为皇帝,他的一举一动都牵连甚广,不能急冲冲就表明态度。

    这是他给自己定的行动方针,以后遇到事情都要慢慢看,慢慢来。

    “陛下,臣有奏!”

    一名官员出列,朱由检并不认得,遂看向一旁的王承恩。

    “陛下,是户部郎中。”

    “奏来。”

    朱由检点头,王承恩道。

    “启奏陛下,自奴酋起兵以来,辽地战事每况愈下,我大明官军畏敌如虎,直至去岁,方才有宁远大捷之战果,此皆帝师孙承宗之功也。

    而今岁又有宁锦大捷,皆赖袁崇焕等人用命。

    陛下,恕微臣斗胆,辽地之事非孙承宗、袁崇焕不可,还请陛下下旨起复。”

    孙承宗和袁崇焕早就去请了。

    朱由检没有正面回答,只说了句“知道了,朕会酌情考虑。”

    今天早朝的主要事宜是商议朱由校的身后事,然后就是汇报一下大明各地情况,供新君了解。

    但起复孙承宗的话一出,朝堂上顿时吵闹起来。

    “陛下,臣有奏。”

    朱由检话音未落,立马有人出班启奏,反对道:“袁崇焕私自与建奴议和,无视朝廷胆大包天。若非其征战有功,先皇早就杀了他了。此等人怎么能再入朝堂?”

    朱由检望过去,发现这人还是名阁臣。

    阁老话一说完,一旁就有朝臣出声附和:“是啊,陛下,孙承宗自总督辽事以来,用度颇大,空耗诸多钱粮。

    高第虽不敢战,但此皆因建奴野战无敌,我朝今虽有小胜,却仍……”

    “住嘴!宁锦之战中,满桂等人出城与建奴野战,丝毫不落下风,怎么在汝嘴里就成了建奴野战无敌?

    我看分明是有人畏敌如虎,不敢战,所以才满嘴谎言,意图欺骗陛下。

    陛下,臣请杀此獠。”

    那名户部郎中直接大声呵斥,狠声道。

    “准。”

    朱由检也看不惯这样的人,他手一挥,便有大汉将军上前将人擒住。

    “陛下,不可,本朝不以言获罪。”

    “陛下……”

    几名大汉将军被群臣围住,有些慌了,不由得看向朱由检。

    “退下吧,改罚俸一月,冠带闲住,在家反省三月。接着议事!”

    朱由检也没想真的杀了他,只是想以这种举动给朝臣们长长记性。

    议事就议事,胡乱瞎扯自己一定会治罪。

    底下,有人想出身再次进言取消处罚,不过却被身后同僚拉住。

    朱由检看到了这个小动作,但他没有在意。此时他的心思已经不在朝堂了,他在想下朝之后的事情。

    如果有人真的敢继续维护那家伙,朱由检不介意真的杀了他。

    反正自己登基以来还没杀过人,可以拿他开开刃。

    在翻看完《大明会典》和《皇明祖训》等书后,朱由检知道皇帝的权力有多大,也知道明末这种情况不杀人是不行的。

    “陛下,陛下,臣一片忠心为国……陛下……陛下!”

    官员大呼小叫,很快被大汉将军带了下去。

    朱由检眼下对于朝臣们都不信任,目前,朝堂上的人基本上都是魏忠贤附庸,他不好用,也不想用。未来只能自己另起炉灶。

    他已经下旨召回孙承宗、袁可立、袁崇焕、徐光启等人,并夺情起复朱燮元,封爵位秦良玉等人。

    一件一件,朱由检皆发中旨,不经过内阁。

    他就是想试试,看看封建时代到底是皇权厉害还是文官们厉害。

    他还特意交代,若有人不愿意受封或出山,那就用国家大义压他。

    若再不愿意,那就说魏忠贤权侵朝野、把持朝政、祸乱朝纲,国家和人民都需要你,你若不接受则江山社稷危矣。

    ……

    朝堂上安静下来,朱由检继续面无表情听着朝臣奏事。

    “陛下,臣有奏。臣参兵部尚书张鹤鸣,安邦彦杀我大明参将,其反心已是昭然若揭,而张鹤鸣身为兵部尚书却是选择按兵不动,有贻误军机之嫌。”

    这应该是东林党人吧,一件件的都说到正事上了,朱由检点头表示很满意。

    朱由检看过奏本,奢安之乱中的头目安邦彦杀死大明参将杨明辉,反意已现,但张鹤鸣这人居然不赶紧带兵进攻,反而是浪费大量时间巡视军队,留给别人充足的准备时间休养生息。

    这种眼界,不怪这人当年在辽东时信任王化贞致使辽事糜烂。

    朱由检很难相信他的决定,所以才直接让人传旨朱燮元,夺情起复,并赐王命旗牌由其总督西南五省军务。

    朱由检还另外传旨秦良玉,命在朱燮元到任之前,暂由她来总督西南军务。

    至于张鹤鸣,朱由检原本是打算直接下旨让锦衣卫前去捉拿的,但现在有人参他,朱由检打算借坡下驴,看能不能给自己减少点麻烦。

    “传旨,张鹤鸣贻误军机,有养寇之嫌,暂停其职务,命其回京接受审查,西南军务暂由秦良玉管理。”

    这旨意一下,朝堂又即刻大乱。

    “陛下,陛下不可偏听偏信,张鹤鸣乃兵部尚书,朝廷大员,岂能因一言而废!”

    有人立即出班反对。

    “哼,那安邦彦本就是反贼,受朝廷招安只不过是其权宜之计,今其杀我大明参将,重整兵马,狼子野心已是昭然若揭,而张鹤鸣却仍按兵不动,这难道不是贻误军机、养寇自重?”

    “陛下,臣有奏。臣参此人擅议军务,不明事由污蔑朝中大臣。陛下,臣请治其罪。”

    哗啦啦,从列班中走出一大片人,齐声道:“陛下,臣请治其罪!”

    哇,这就是阉党吗?哗啦啦的一大片人,还真的挺壮观的。

    朱由检无奈,出声收回成命。

    反正之后他肯定还是会派人过去的。

    只不过估计要被御史给盯上了。

    之后,阁臣来道宗奏问,原先停止的魏忠贤生祠是否继续兴建。

    朱由检不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