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明末反正 » 第三十三章 安抚

第三十三章 安抚

    “陛下!”

    眼见朱由检如此行事,李标跪地直接痛哭道:“陛下此举,无异于将大明推向深渊,还请陛下宽轻刑罚,不要牵连过众!”

    阉党之人会被处理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谁也没想到朱由检居然将之作为一件大案,现场不少东林党人、中立之人也被捉拿,牵连如此之广,大明朝堂几乎为之一空。

    朱由检没有回话,在他身边,王承恩继续宣旨,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内阁首辅黄立极德行不修,无力安抚群臣,辅助陛下,特恩准其致仕。

    内阁大学士李标,人品高洁、才情出众、德高望重,……委任内阁首辅,加太子少师,一品大学士,赐金万钱。”

    朱由检的改革由此开始,除“三公三少”外,其余文官的加衔朱由检一律作出更改。

    “内阁大学士钱龙锡,……任次辅,二品大学士。”

    “来宗道……”

    “韩爌……”

    “……”

    ……

    封赏完毕后,朱由检无视一班大臣的求情之言,直接下令:“李卿,与其为贼人求情,不如下去任事,稳定朝堂。

    现朕有几项任务要交付于你。”

    如今皇极殿中只剩李标、韩爌等一行人,朱由检倒是不必再有顾忌。

    “传旨下去,朕要为于谦、张居正改谥,令其配享太庙。

    下令,直隶各官员,雪灾严重,应分出物资安置百姓,稳定春耕。

    同时,救助灾民,若有力所不及者,可送灾民至京城,由朕来安置。

    同时,今年科考,朕欲交由李卿主持,今岁,朕要取士两千员。

    另有,……”

    朱由检话都还没说完,钱龙锡、来宗道等人立马上前反对:“陛下,科举士子无法承担大任,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如此大规模的取士,科举今后要不值钱了!

    百官定然不肯,但朱由检没有理会他们。

    “今阉党尽除,朝堂一空,考成法推行之事当再无阻力。朕要李卿你尽快恢复考成法,施行下去。能者上、庸者下、挫者罢。”

    “还有,朕欲改制,将大明官员九品十八级改为十品二十级,此后,地方吏员也有品级,由朝廷发放俸禄,将之纳入朝廷监察范围,其可升品、升职。”

    “陛下,地方官吏不堪大用!”

    “陛下,地方吏员成害,不可如此。”

    ……

    朱由检话又还没说完,就又有人出声反对。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朱由检大笑出声。

    时至今日,居然还有人以为能劝解自己。

    大明养士两百年,结果却是养出一群贪官污吏,稍有利益受损,便言辞犀利,直言拒绝。

    自己若不闹他个天翻地覆,又怎么能肃清朝纲、清正官风,使官员任事,于国有用呢?

    “李卿、韩卿,你二人留下,其余人先去文华殿中歇息。”

    朱由检不想和人争吵,所以只留下李标、韩爌二人在皇极殿内,将其余人全部赶走。

    “除科举、考成法、官制改革外,朕还欲推行养廉银,提升官员基础俸禄,等年底再按功绩发放奖金,以做养廉之用。”

    等人都走后,朱由检对着二人直接说道。

    见李标与韩爌全无反应,朱由检对着韩爌问道:“韩卿半天没有说话,是否对朕今日所为有怨?”

    “臣不敢。”

    韩爌终于开口。

    刚才他也有学生被大汉将军带下去,但内阁李国普却安然无恙,至此,他才终于明白皇帝是想要干什么了。

    韩爌躬身一拜,说道:“只是老臣有问,想请教陛下!”

    “韩师请讲!”

    “陛下今日所为,可是要反贪腐!?”

    “不错!”

    “敢问如何定罪!?”

    “以百两为界,百两以下者交出银两可无罪。千两以下者抄家,万两以下者牵连三族,万两以上者牵连九族。”

    李标急忙进言道:“陛下,此举大谬!

    魏忠贤势大,胁从者数不胜数,百两为界,朝堂势必为之一空,如此何人敢再为陛下办事?”

    “那李卿觉得如何?”

    朱由检从善如流,他对朝堂上的具体情况并不清楚,只觉得百两白银其实已经不少。

    “不如就以千两银子为界!”

    李标对不少臣子还是很有信心的,只要朱由检不是一味的以阉党之名作为牵连,那朝中还是能剩下不少人的。

    加上考成法一出,新科举子补进,几乎等于为朝堂中注入活水,到时候定会吏治清明,办事效率大涨。

    陛下乃圣明之君。

    李标原本就对朝堂行事拖沓感到不满,对百官贪污成风感到羞愧。

    “五百两,就以五百两为界。”

    朱由检随口补充道:“这些银两都是民脂民膏,若太过宽松,朕心有不安。”

    闻言,李标也不再强求,只要不大开杀戒,单单反贪其实还有益于朝廷行事。

    “韩师还有何疑虑?”

    “陛下此举,置都察院于何地?”

    “韩师,如今都察院不堪大用,你我都心知肚明,又何必多言呢?

    今陕地大旱,民不聊生,若不尽早整治朝堂,朝廷如何救济灾民,安抚叛乱呢?

    须知,你我在此拖延一日,陕地便会有数名乃至数十名百姓死于非命。

    届时,皆你我之过也!”

    朱由检不是仁德圣人,但放任百姓死亡而自己有能力却不救,实在是于心难安。

    况且,这也是与他的生命息息相关的事。

    “难道陛下不知,今日之举,天下将乱!”

    犹豫许久,韩爌还是问出心中疑惑:“陛下,何故如此行事?如此急切,如此大动干戈!?

    时至今日,臣才明白为何陛下当初召孙承宗、袁可立回京任职时会那般放权,几乎等同于唐时藩镇。

    想来,陛下登基之初便想行今日之事,也是担忧天下有变,故而派几名老臣坐镇四方。”

    哈哈哈!朱由检想笑。

    “不错。袁可立、孙承宗忠贞不二,又年岁已高,即使心有反意,朕也丝毫无惧。”

    “想必陛下还另有密探安排在其身边随行。

    让老臣猜猜陛下之布局,辽东有孙承宗,天津有袁可立,西南有朱燮元与秦良玉,南京有魏忠贤,湖广之地陛下想必也已派人前往。”

    “不错,韩师老成谋国,目光犀利,看事透彻。”

    “不知之后陛下准备如何行事?”

    “韩师可观后效,朕正欲大用都察院!”

    朱由检笑道。

    若不是韩爌是东林党人,有自身立场,朱由检都想引他为知己,做个忘年交,两人就大明现状一起好好谈论一番。

    我道何其孤也!

    朱由检不禁又想起张嫣,想起那晚柔腻的触感。

    “陛下!”韩爌思索过后,道:“老臣愿为陛下之先驱,为陛下振兴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韩爌拜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