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侠客风云传之终结 » 第二十四章 刚猛绝伦

第二十四章 刚猛绝伦

    “一路上承蒙东方施主解疑答惑,小僧感激不尽。”终于到了少室山脚下,但见诸峰簇拥起伏,山势陡峭峻拔,如旌旗环围,剑戟罗列,壮丽非常,未明忍不住赞叹了一声。“呵呵,东方施主切莫太早惊叹,精彩的还在后头。”虚真面露得意之色,正准备充当向导为未明好好介绍一下嵩山风光,可却忽然见到两个白衣僧人倒在路边,看样子是少林的迎客僧。“澄清,澄通?这是怎么回事,是谁打伤你们的!”两人所受伤势虽然不轻,所幸只是皮肉外伤,悠悠醒转后看到虚真,两人着急地说道:“是一群……吐蕃的番僧,不问青红皂白就大打出手,然后便上山去了……虚真师叔,别管我们……你快上山支援方丈!”虚真虽不忍心抛下二人,然而方丈有难,情况危急,只好带着未明大步赶赴寺中。

    “阿弥陀佛,利空法王不仅是吐蕃国国师,更是佛学造诣极高的藏传佛教大师。为何今日竟硬闯我少林寺,打伤诸多少林弟子?未免与法王身份太不相称了吧。”一个长着白眉,目光炯炯,穿着深红色袈裟的老僧说道。此人便是少林第一高手,以指法闻名天下的无因方丈。虽然他平日总是慈眉善目,云淡风轻,然而法王一路打伤少林门人,刚刚还凭借一己之力打破少林引以为傲的罗汉七星阵,也难免有些不快。“无因方丈,明人不说暗话,我师弟利多波仁切三年前携带数部天竺原经来贵寺做客,本想交流佛法,为何竟被关押至今?难道这便是少林的待客之道?”只见对面站着一个高瘦的番僧,身穿黄色僧袍,脑门深陷,脸上神采飞扬,似有宝光流动,自然生辉。

    “法王未免太过颠倒是非!”无因身边走出一个僧人,身材魁梧,穿着褐色袈裟,握着一根粗大的盘龙棍,面色铁青,正是少林三大神僧中的无色大师。“利多师兄前来交流,敝寺好生招待,可他却潜入本寺藏经阁中,偷阅武功秘籍。吾等不过遵循祖上规矩,为了防止少林武功传入吐蕃,只好请利多师兄长住本寺,希望能用佛法感化。”“这不过是少林寺一面之词!不过念在你们皆是一代高僧,想必也不至于信口雌黄,这事也就罢了。但我师弟当年带着诸多佛经前来,中原礼仪之邦,礼尚往来,乃是常理。小僧所求无它,若是贵寺肯借《四十二章经》给小僧一阅,此事就此揭过。”“阿弥陀佛,法王若要别的也就罢了,这《四十二章经》乃是本寺不传经典,本寺无法照办。”无因后方那个老僧突然睁眼,缓缓说道,此人干瘦枯槁如同僵尸,眼中也无半点神采,看着十分骇人,乃是三大神僧中的无慧。

    “既然交涉无用,那小僧只好用拳掌说话了。”利空法王大喝一声,脸上青筋暴起,显得狰狞可怖,“不过三位神僧成名已久,若是联手方能击败小僧,未免脸上无光。小僧有个提议,小僧可与三位轮番对阵,不过胜负只在一招之间,若我侥幸得胜,还望贵寺交出经书。”“龙象般若功……法王果然功力高强。仔细想来法王所言不无道理,况且此等比斗方式将伤亡降到最低,也符合我佛慈悲精神,好吧。”无因略微沉吟,缓缓点头说道。“好,我这便来领教一下法王高招!”无色丢下棍子,双手合十,然后一掌朝法王拍去,风声强劲,竟有劈砖断石之威。“不愧是无色大师,好一个大力金刚掌!小僧得罪了!”法王也是一掌拍去,两掌相交,两人均是晃了一晃,不过法王稳稳站住,无色却是退了三步。“传闻龙象般若功不需蓄力,一瞬间便能千钧尽出,每练一重,便得一龙一象之力。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无色师弟以韦陀杵见长,掌法不是法王对手,无慧师弟可用般若掌对敌。”无因嘴巴未动,声音却传入了无慧耳里,传音入密,少林武学果然深不可测。

    无慧点了点头,缓慢地走上前去。他形容枯槁,面色惨白,这下走到光下,更如死尸一般,诡异可怖。“如此异相,想必就是以掌法闻名的无慧大师,小僧今日可要好好领教!”无慧点头示意,然后就是一掌拍出,别看无慧身形枯瘦,这一掌却是排山倒海,刚猛无匹,威力犹在无色的金刚掌之上。“佛光初现?好俊的般若掌啊,且看与我的龙象般若功哪个更胜一筹!”法王也是运劲拍去,两人身形一时剧烈摇晃,但却都立在原地,竟是不分上下。“好!”法王大喝一声,双掌齐出,无慧深吸一口气,同样递出双掌,以一招天佛降世硬生生接了下来。两人连对三掌,虽然不分胜负,但无慧已经呼吸急促,而法王却面色如常,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结果即将揭晓。法王猛地提气,僧袍被内力撑起,一掌拍去,威力竟又有提高,无慧这边却是一掌飘然打出,仿佛不带力道。待得两掌相交,法王感到自己的雄浑掌力如同打在棉絮之上,竟被完全卸去,心中暗呼不妙。

    般若掌乃少林七十二绝技,以刚猛著称,然而它的最后一式——一空到底,却是刚柔并济。先以至柔的掌力将对方的招式化为无形,趁着对方前力已尽、后力未生的空档,再用刚猛的掌力将对面彻底击溃,是极上乘的功夫。为了习得这一空到底,无慧苦修了数十年枯禅,也正是凭借这招,他的掌法造诣少林内无人能出其右。只是可惜,他遇错了对手。就在无慧感到法王力竭,催动内力准备反打时,突然感到一股更为凌厉的掌风袭来,无慧正在蓄劲,避无可避,于是被打了个正着。他连退数步,只觉胸中气息紊乱,猛地吐出一口鲜血。龙象般若功不愧为吐蕃密宗的护法神功,后力再生只需顷刻,反而抓住了无慧的空档。

    “无慧大师的掌法果然名不虚传,小僧侥幸得胜,承让。”龙象般若功虽然神奇,然而真正可怕的是在逆境之中镇定自若,将计就计扭转局势的利空法王,此人不仅武功高强,头脑也绝不简单,吐蕃第一高手实至名归。无因连环几指点在无慧身上,帮他平复内伤,然后说道:“法王果然了得,接下来该轮到老衲了。”“掌门师兄!”未明和虚真终于赶到,看着少林弟子倒了一地,虚真气得浑身发抖:“这位大师居然破了罗汉七星阵……同为佛门中人,大师却一再打伤我派弟子,此等行径……虚真难以接受!”“虚真师弟,法王武艺高强,你不是他的对手,速速退下,让老衲领教法王高招。”无因知道虚真脾气执拗,急忙出言喝阻。

    “虚真不退!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这恶和尚打伤本寺弟子,破坏盂兰盆法会,哪有半分涵养可言!依虚真看来,大师的佛法修为,恐怕还不及寻常佛寺的小小沙弥!虚真绝不会向这等恶徒屈服!”“好个牙尖嘴利的小和尚……看来小僧得教教你何为礼貌,上!”法王带来的吐蕃番僧立时将虚真团团围住,手中武器各异,除了寻常刀剑棍棒,还有铜锣,金轮等特殊兵刃,想来是吐蕃秘传。未明脚尖一点,一跃而起,轻飘飘地落在虚真身边,笑道:“小师傅当真快人快语,不过佛门中人切忌嗔恚,失去理智只会露出破绽,还是冷静些好。”一语惊醒梦中人,虚真深吸一口气,立时平复了许多,他躬身朝未明致谢:“感谢东方施主提点,小僧修为实在太浅,真是惭愧不已。”“小师傅脾气倔强,倒也未尝不是好事,不过还是先解决眼下的敌人再说。”话音刚落,未明和虚真已经各执兵刃迎了上去。

    无因心中暗暗叫奇,眼前这少年不过十七八的年纪,说话行事竟已有了宗师风范,未来定是不可限量。这时法王已经猛地上前,一掌拍来。好个法王,连败两位神僧,劲道竟然丝毫不减,仍有排山倒海之势。无因微微一笑,他乃武学奇才,不然也不能位居三大神僧之首,之前观看法王出手,已经明白龙象般若功虽然刚猛绝伦,然而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定然不适合持久作战——法王提议一招分胜负,也是为此。但见他右手拈花,突然朝法王面门点去,出手快如闪电,法王只得回掌招架,然而无因却是虚招,引得法王回防后便收回手指,合十于胸前。待得法王再度上前时,他又如法炮制,如此数次,竟让法王千钧之力无处可使。

    “妙哉,妙哉,无因师兄果然技高一筹。”无慧经由无因出手治疗后,已经缓了过来,看到无因的举动后,不由连声称赞,“拈花指凌空发劲,以虚攻实,将法王巨力玩弄于鼓掌之中,若是法王不管不顾想鱼死网破,也可以先手制其要穴,阻之发力,当真高明!”此时未明已和虚真制服了几个番僧,见到方丈身手,未明也是暗自喝彩。两人过了数十招,竟无一次实招碰撞,无因乃是虚招诱敌,自然游刃有余,反观法王出招已有明显窒碍,恐怕是因为内力太过霸道,已经反伤经脉。又斗了一会,法王突然像提不上力一样,右掌只挥到一半便垂了下去,中门大开,破绽百出。无因出于武人本能,当即一指点去,劲道雄浑,正是妙谛指的精义,一指渡众生。

    然而才刚一出指,无因便已后悔,此指若是点中法王,定然会让他内伤加剧,留下不可治愈的暗创。无因慈悲为怀,心有不忍,当即强行收力,竟将这出到一半的招数硬生生收了回来。“喝啊!”然而无因犯了和无慧一样的错误,龙象般若功,无需蓄力。在无因收招的一瞬间,法王突然发力,趁机偷袭,两力交加,饶是无因也难以支撑,向后退了一步。他易筋经修炼得炉火纯青,瞬息之间真气就已运转一周天化去了法王掌力,倒是没受什么损伤,只是,终究是输了。

    “我方丈师兄手下留情,你却反咬一口,如此卑鄙作派,也堪称一代宗师么!”无色大吼道,他本就生得凶神恶煞,盛怒之下更是如同鬼神一般。“兵不厌诈,对决中各凭本事,又何来卑鄙之说?怎么,贵寺总不会说话不算话吧?”法王傲然而立,冷声说道。“师弟……不必多说。法王胆识过人,机变无双,贫僧甘拜下风。无色师弟,劳驾你去藏经阁取书交予法王吧。”无色虽心有不甘,然而掌门无因既已发话,他不敢违背,只得悻悻离去。不多时便取回经书递给法王,法王略微翻阅了一番,确认是真品后不由放声大笑,临走前他冷冷地看了未明一眼,似乎想窥测未明深浅,未明自是不加理睬。

    “多谢东方施主仗义相助,小僧感激不尽。这次被那番僧搅合,盂兰盆法会也是开不成了,劳累施主白跑一趟,小僧实在……”利空走后,大家忙于救治伤员,未明医术高明,自然不会袖手旁观。事情告一段落后,虚真特意找到未明致歉。“虚真师父何必如此,虽然未能欣赏到法会盛况,但这一路游山玩水,未明已是心满意足。更何况还交得虚真师父这般良友,当真喜出望外。”开什么玩笑,未明才不打算听这些和尚念经,法会取消那可是正中下怀,只是这番心思自然不便表露出来。虚真本想送未明回谷,不过寺内事务繁多,实在抽不出身,只得坚持送未明到山脚方才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