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风云破魔 » 第二十五章 林清古寺

第二十五章 林清古寺

    林清寺。

    位于汉阳城南郊。

    寺院在南郊的苍山脚下,整体建筑由一条中轴线划分南北。

    中轴线上的建筑由南往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

    燕国位于梁与南唐之间,所以寺院既结合了两国佛教文化的特色,又有所不同。

    两个男子走至林清寺山门前,来人赫然是梁国王爷刘驰。

    “嗯,这林清寺确实有所不同。”

    “你看,山门两侧的石狮子,一个体态瘦长有力,一个大气质朴,这应该是不同时期的产物。”

    过了山门,拾阶而上,一路的葱翠,让人心情豁然开朗。

    不多时,出现一座古桥,下方是一汪清泉,上方是一面照壁,南无阿弥陀佛几个大字刻在石壁上。

    “大人,听说这林清寺许愿极灵,方圆几十里的信徒都会来此请香。”

    “嗯”,“我们继续往里走吧。”

    寺院人最多的一般就是三大殿,分别是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这也是香客最多的地方。

    两人径直穿过,走到后院。

    这里是佛门弟子清修的地方,所以一般罕有人来。

    走到一片空旷的广场,沿着山路继续向上,正要继续前进,一个沙弥阻挡住了两人的去路。

    “两位,后面是我们弟子清修的地方,香客就不能再往里了,请见谅。”

    “小师傅,我们是来见贵寺方丈的,还请通报一声。”刘驰道。

    “敢问施主怎么称呼?”

    “西梁刘氏,恳请面见”刘驰道。

    “施主,如果没有预约,方丈是不见外客的,还请体谅。”

    “请把这件信物交给方丈。”,他看了此物,一定会见我的。

    “还请小师傅通融禀报一下。”

    刘驰从怀中拿出一个晶莹剔透的物件。

    “请稍等!”

    半晌。

    “两位,请!”

    在沙弥的带领下,来到后院一处僻静的禅房。

    推开门,只见房间不大,但布置得整洁雅致。

    房间里只有一些必需的家具,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

    墙上挂着一幅佛像画,一张供桌,一张书桌,上面放着几本经书、笔墨纸砚和一个油灯。

    刘驰没想到这千年古刹的方丈是如此的清心寡欲,内心不由得佩服起来。

    只见方丈端坐在面前,他身材瘦削,白发白须,穿着一件灰色的僧服和袈裟,虽然相貌普通,但眼神深邃而明亮。

    “两位施主,请问前来所为何事?”方丈问。

    “神秀大师,我是西梁塔尔寺桑吉大师的弟子,今天前来确实有一事相求。”刘驰道。

    “嗯,你这佛珠如此珍贵,我相信你的身份。”

    原来塔尔寺是梁国第一古刹,主持桑吉上师是大陆上的佛教领袖,在佛教领域很有威望。

    刚才刘驰递给沙弥的信物是一串佛珠。

    不过这可不是普通的佛珠,它的质地是琥珀。

    琥珀佛珠,相传是莲华生大师飞升前的信物。

    也是塔尔寺镇寺七宝之一。

    “施主有事尽管直说,不必客气。”神秀道。

    刘驰开门见山,小心地从屋里拿出一块布料,递给神秀大师。

    准确的说,这是一块布料的一角,也就是一尺左右。

    “大师,此乃我梁国一件世代相传的古物的一部分,只有半面,这些年我们一直想找到它的另一半,好这件古物重见天日。”

    “几经周折,打听到上面的染色工艺很是特别,曾经有人在汉阳一带见过,所以想找到当年负责印染的店家,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

    神秀大师看了一下这小小的青色织布,上面隐隐有暗银色的底纹,很是精细。

    看这纹路,并不像常见的拓印和散印技术,很是不寻常。

    他拿起布料,竟然有微微的香气。

    要知道这可是一块年代久远的布料。

    而且放在光照下,底纹似乎还有光斑在流动,就像活物一样。

    “施主,这布料太过古老,恕我不知道是哪里生产的。”神秀道。

    “哎,这汉阳几间百年的老店我们也去拜访过了,都说不是他们那里生产的,看来这个心愿还是无法达成了!”

    刘驰还是不死心,接着说:“还请大师看在我师父的面子上,帮我们打听一下,这汉阳还有没有曾经的百年老店,不胜感激!”

    “好,我一定尽力。”

    “谢谢大师,那我们就不叨扰了,告辞!”

    回程路上。

    “主人,神秀大师刚才看到那物品,镇静的有点不寻常。”

    “嗯,怎么说?”

    “这织物历经百年以上,依然还有如此特殊,正常人看到都会十分惊奇,但是大师没有任何反应,这反而显得不太正常。”

    “是,我刚才也在回想大师的神态。”

    刘驰笑着说:“看来我们来此一游是找对人了!”

    -------------------------------------

    神秀禅房内。

    神秀大师从衣柜里拿出一个紫檀木的盒子,从里面拿出一卷经书。

    这是林清寺传承了几代的一卷经书,

    字体苍劲,古朴,只见上面从头写着: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

    原来这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总共只有260个字。

    别看只有二百多字,它却是大乘佛法教义之总纲,因此又被称为大乘佛教第一经典与核心。

    《心经》告诉我们,一切现象都是空性,没有自性,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

    空性并不是否定一切,而是超越了有无、生灭、垢净等对立的观念,达到了清净无染、自在解脱、圆满圆融的境界。

    它也是弟子日常背诵的佛经。

    神奇的地方并不是这内容,而是这印字的丝卷。

    虽然颜色与刘驰拿来的不同,但是上面暗银色的底纹,会流动的文字,一看就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神秀大师用手抚摸着这卷佛经,嘴里楠楠自语:“哎,一切皆是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