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窗外的那一抹白色 » 第三十五章 实习

第三十五章 实习

    是熟悉的交通工具,也是熟悉的环境、城市和一切。

    唯一不熟悉的,大概就是心态。第一次为了工作去的茨厂街,总觉得很不习惯。

    茨厂街。

    老爷爷抱着小孙女,牵着老奶奶的手下了巴士。小女孩应该是第一次来到茨厂街,下了巴士,就不停地观望周遭的环境。

    在这个新旧杂糅的地区,一切是旧的,也是新的。是在旧有的事物中发现新的元素,也是在新事物中融入旧有的元素。

    我带着新的身份、新的心态回到这个熟悉的、旧有的地方。

    枫叶文创店。

    大三第一学期和灵犀发现这家店,当时默默地记住了这家店的面子书页面,开始关注这家店的动向和消息。

    前几个星期,发现他们正在招募产品运营和宣传的实习生,毫不犹豫地填了报名表。他们打了电话给我,问了一些简单的问题,就通知我面试成功了。

    我本以为实习面试需要准备很多内容,没想到不经意的一通电话就搞定了。后来想了想,大概是我没有人在和我竞争吧。

    挺高兴的,也挺庆幸的。

    来到“枫叶文创店”的大门前。店铺的基本陈设都保持不变,唯一比较特出的改变,就是书店窗口,多了两个玻璃瓶,瓶子里装的都是枫叶,更明确了文创店的特色。

    文创店刚开始营业,还没有顾客,只有两个人正在打点营业的事物。

    一个在点算货品,一个在柜台记录东西。

    “Hi,你们好,我是新来的实习生,我叫瑾瑜。”

    柜台前的员工原来还忙着记录东西的,瞧见我来了,连忙放下手上的工作,热情地向我介绍文创店的产品。

    “啊,你就是瑾瑜。我是向阳,那一天打电话问你问题的就是我了。”向阳,这家店的店长。

    “我刚想问,没想到你先说了,你的声音很特别,隔着屏幕听也留下深刻的印象。”

    “是吗?很多人都这么说,我的声音一直都是沙沙的,我还嫌它难听死了。”

    向阳的声音的确和一般的女生不一样,多了几分成熟的沙哑特色。沙哑的“成分”刚刚好,反倒让这把嗓子多了几分浓郁的成熟韵味。

    “不,我觉得很特别。”

    向阳害羞地笑了笑,然后把另一位员工唤过来,介绍给我认识。

    “这是另一位员工,她叫林育宁。我们这家店现在就只有我们三个人啦!”

    听到这段话,我的瞳孔增大了一些。向阳似乎察觉到了,就说:“小妹妹,你有所不知,我们刚开店的时候,的确请了不少员工,但后来没办法,只能让我们都走了。”

    育宁接着说道:“文创店不容易生存啊。大家宁愿花钱买更便宜的商品,也不想花多一点点钱买创意文化商品。”

    的确,在马来西亚,文创店不容易生存。一时的新鲜感,的确可以增加文创品的销量,但时间久了,人们发现文创品和一般商品的功能相差无几,新鲜感消退后,对文创品的热情也渐渐地被消磨掉了。

    向阳接着说:“因为店里只有我们三个人,所以也没有明确的职务划分。之前招募实习生的时候,就想了个‘产品运营与宣传’的名目,实际上工作范围还是相对宽泛的。”

    “我理解的。”

    “那么接下来这两个月时间,我们仨一起努力吧!”向阳说道。

    //

    这家店的主人是向阳的远房亲戚,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翁。

    我第一次听向阳说起老板的身份时,感到很诧异。我从来没有想过这把年纪的人竟然还有搞文创的。

    “他是为了完成儿子的心愿。”

    “怎么说?”

    “那是一场悲剧,一个老人家最后只能做一点事情来让自己好过一些。与其说是完成心愿,倒不如说是为了弥补内心的愧疚感。”

    老翁把儿子供到了加拿大读大学,儿子也很争气,学习成绩很优秀,毕业后留在美国工作。一切看似很美好,怎知道有一天儿子打电话回来,和爸爸说自己不想继续在国外打拼了,想回来开家店,卖点手工艺品之类的创意商品。

    老翁自然是怒火冲天,辛辛苦苦把儿子送到国外,儿子却在打拼几年后没了斗志。他那天骂了很多难听的话。

    第二天,老翁再次接到了儿子的电话,电话的另一头不是儿子,而是儿子的朋友。

    儿子跳楼自杀了。昨天的电话,是告别,是试探,也是最后的挣扎。

    勇气用完了,生命也就无法继续了。

    儿子房间存了很多枫叶和以枫叶制成的手工艺品。

    老翁也无欲无求了,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儿子最后的心愿。

    于是,这家文创店就诞生了。向阳当时刚毕业,没有方向,就阴差阳错之下,来了这里当了一年半的店长。

    //

    “枫言枫雨”。

    “这就是你主要负责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