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村庄姑娘的三十年 » 第23章 兄弟

第23章 兄弟

    学校?读书?这是李芝雅之前一直没来得及思考的问题。是啊,香橼已经长大了,也到了该去学校念书的年龄了。

    李芝雅从香橼的眼神里看到了她对学校的好奇和渴望,心里自然是很高兴的,她希望香橼去学校多读书多识字,不要像她一样,一辈子就是个“睁眼瞎”,看书读报都不行,甚至连笔都不会拿,只能勉强歪歪斜斜地写自己的名字和一些简单的字。

    “那你想什么时候去学校念书呢?”李芝雅用手抚摸着香橼的头发,整理了一下她的两个小辫子,轻声细语地问香橼。

    “我想明天就去学校念书!我要跟杨玉青哥哥一起去学校,跟他念一样的书,有故事的书。”香橼忽然站直了身体,脸上的表情显得格外严肃,格外认真,说的每一个字像是印在课本上的文字一样。

    “为什么是杨玉青哥哥?你平时不是最喜欢杨斌哥哥吗?”李芝雅感到有些惊讶,一直在香橼嘴里蹦来跳去的“杨斌”今天忽然变成了“杨玉青”,难道就因为杨玉青讲的那个故事?

    “杨玉青哥哥会讲更好听的故事,讲得太好了,我太喜欢了!我也要去学校念书,然后像他一样讲故事给你和外公听。”香橼说完就开心地笑了,仿佛她已经去过学校并学会了讲好听的故事一样。

    香橼的话刚好被端菜碗上桌的杨田笙听见,他的嘴角早已上扬,心里美滋滋的,一种说不出来的欣慰。

    晚饭在香橼讲了好几遍的那个故事中进行着,墙壁上的煤油灯爆了好几次灯花也没人去剪,杨田笙和李芝雅一直愉快地沉浸在香橼讲的故事中,谁也没有在意。

    夫妻俩在睡前又讨论起香橼念书的事情,商量来商量去,感觉香橼的年纪还是小了一点,等到她八岁的时候再送她去学校。

    已是万籁俱寂的凌晨,李芝雅却还是没有睡着,尽管她白天在厨房里忙碌了一整天。村里的孩子一般都是在七八岁的年纪送去学校读书。但她的心中依然有一些顾虑,担心一旦香橼进入学校,就会遇见很多人,就一定会被问到她的父母,就一定会暴露她的身世……

    时隔多年,如果香橼的亲生父母真的找上门来了,孩子究竟是给他们还是不给呢?六年前信誓旦旦说过的那些话,怎么现在感觉变软了,再也没有当初那种无比强大的力量支撑了?

    这一宿,李芝雅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睁着眼睛熬到了天亮……

    又过了几天,杨基全家的新瓦房正式落成,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净净,他们就要搬进去住了,这是他们的新家,也是南漠村的第一个新家。

    以前无人问津的桃园,现在变成了香饽饽,因为有一座漂亮的新房子在这里。每天都会有人来这里看新房子,来得最勤快的是村里的老人们,他们活了大半辈子,这是第一次见到这么高大敞亮的新瓦房,他们的眼里放着光,脸上写满了羡慕。

    杨福元也经常拄着拐杖来看桃园的第一座新房子,每次来看都会绕着新房子走上三四圈,好像永远也看不够似的。他心里盘算着,要是他弟弟杨银堂家也能早点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就好了,他们一家五口人挤在四间黑漆麻乌的矮小草房子里这么多年,实在是窘迫,也该换个敞亮的大房子住了。

    杨福元想了很久,终于忍不住,想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杨银堂。这天早饭后,趁着杨银堂还没有去田野里干活,他拄着拐杖来到了他们家门前。

    杨银堂正在门口坐着敲敲打打,发出超大的“当当当”的声音。他要敲掉紧紧粘在耙上的已经干燥的泥巴,它们粘得特别紧,像是长在上面一样,而敲打是一种省时省力的好办法,通过强烈的振动让它们纷纷脱落下来。

    “大哥,你来啦。”杨银堂抬头的时候,看见了杨福元拄着拐杖缓缓向他走来。他们的父母没能熬过灾荒,早早生病离世了。父母不在,长兄为父,杨银堂一直非常尊重他这个孤苦伶仃却又总能独善其身的哥哥。

    杨福元每次来弟弟家串门,从不进屋坐着,却只在门外拄着拐杖站着说话,说完了就走,也从来不会留下来吃饭。

    杨银堂看出来了,知道杨福元是有话要跟他说,于是放下了手中的活,进屋倒了一杯茶递给了杨福元。这个茶杯是他为杨福元特意准备的专属茶杯,他知道杨福元有洁癖,不吃别人剩下的东西,不用别人家的杯子喝茶。

    杨福元接过茶杯,站在树荫底下一边喝茶一边跟杨银堂说话,把他心里关于新房子的真实想法全都说了出来。

    杨银堂听着听着就不禁皱起了眉头,他当然也想住上像村长家一样好的新瓦房,可是眼下完全没有那个条件,没钱盖啊!但他也不想让杨福元太过失望,只说一定会努力挣钱,争取早点住到桃园去,就住在村长家的屋后,成为南漠村第二户住得起新瓦房的人。

    杨福元听到杨银堂说要住到村长家屋后,心里感到非常开心。他其实也知道想盖那样的新房子要花很多钱,要有比较好的经济条件才能实现愿望。但他想的是,人至少要有想法,先有想法,然后付出行动,最后才能有所收获。

    夏季的农忙时节已经到了——“双抢”:既要抢着收割成熟的稻子又要抢着插下晚稻的秧苗,因此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特别忙碌,起早贪黑,每天都有干不完的农活。

    杨福元也有自己的田地,但只有他一人份的,劳动量不大,他一个人慢慢做,也能应付得过来。他一有空的时候就过来看看杨银堂家有没有什么可以帮得上忙的。

    “你家今天的活多不多?要不要我帮忙?”杨福元问。

    杨银堂想了想说:“今天还好,主要是割稻和耙田。孩子们吃过早饭就去田里割稻了,今天应该收工比较早。”

    杨福元听完点点头,放下拐杖,过来帮杨银堂一起敲打耙上的泥土。他说,要是当天用完了就在田边的水沟里洗一洗,就不用像现在这么费力气了。杨银堂说,那天实在太晚了,耙完田的时候,月亮和星星都堆满天了,没来得及清洗,搁在角落里,第二天又给忘了。

    两人正在说着话,忽然看见杨玉青满脸惊慌地跑来大声对杨福元说:“大伯,我爸的脚在田里不知道被什么东西给扎破了,鲜血直流,总也止不住,麻烦您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杨福元一听,立马放下手中的铁锤,跟着杨玉青匆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