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丐帮钱帮主 » 第六十六章 风波乍起

第六十六章 风波乍起

    两个时辰后。

    钱海正在自己屋中吃中饭,有弟子飞速来报:“独孤姑娘非要留下,称若是被咱们驱逐出去,必在总舵大门前自刎。”

    钱海怒道:“她把这里当做什么地方,她要死,死她的!给我赶出去!”

    林小茹在旁听了,忙道:“倒是个可怜的姑娘,又这般烈性。大哥,此事说到底是咱们理亏,不如暂容她住在这里,不然真闹出事来,大家脸面上都不好看。”

    钱海默然片刻,便吩咐来报信的弟子:“给那位姑娘安排个住处,饮食起居不可怠慢。”

    弟子领命前去后,钱海坐在椅上发愣,直到听到女儿的啼哭声,他方醒过神来,帮林小茹一起给孩子换尿布。

    半个月后。

    这一日,钱海正在书房中查看文书,办理帮中积存下的事务,忽有弟子来报:衡山派被人灭门了!

    钱海放下手上的文书,愕然道:“灭门了?是谁干的?”

    弟子忙将一封文书交了上去,钱海展开来看,上面对此事记叙得十分详细。原来自独孤飞死后,衡山派众人分散出去追寻裘千仞的下落,却无结果,后来大家各自回转祝融峰,不知怎么的就争执起继任掌门的人选来,大家言语交流不通,干脆动手,在本门内杀了个血流成河。而裘千仞则趁此乱机,带领手下突上祝融峰,把内乱中的衡山派众人全部拿下。

    钱海看罢这份情报,不禁回想起当日西域凌霄城内的乱象,霍山当日也是趁明教内乱之际杀上门来,若无自己和苦慧等人出手相助,差点便被一锅端。而裘千仞搞这一出时,却再无人如自己这般插手相助了。

    钱海感叹一回,又觉得奇怪,裘千仞两次杀上祝融峰,时机把握均是极准,后者是从哪里得到的内部消息?

    他正在沉思,忽听门外响起一个清冷的女声:“钱帮主,独孤雪求见!”

    钱海被这话声拉回现实,忽然心中一动,大声道:“请进!”

    过了一会儿,独孤雪来到钱海面前站定,睁着一双杏核大眼望着他,眼中隐含疑惑之色,她知道眼前这位钱帮主十分嫌恶她,这几日自己求见,总是能推就推,爱答不理,今日怎么?

    独孤雪收束心绪,道:“钱帮主,我……”

    钱海挥手打断道:“我知道你找我何事,你要找的人有消息了,只不过……”说着把手中文书递了过去,道:“你先看看这个。”

    独孤雪先是一惊,后转诧异,忙接过文书来看,越看脸色越是发红,如同三月桃花一般绚烂,又倏地转为惨白。她怔了半晌,方抬眼对钱海道:“钱帮主,多谢你及时告诉我这个消息。告辞了!”说罢转身便走,走到门口却拌在门槛上,踉跄了几步,方才勉强站定,继续向前走去。

    钱海皱着眉头看她离去,吩咐看守弟子道:“请柳长老来这里,我有事同他商议。”

    过不多时,柳文策赶来,与钱海在书房密议衡山派、铁掌帮诸事,一直议论到晚间掌灯,柳文策才与钱海道别,匆匆离去。

    如此又是数日过去,丐帮总舵表面上一片平静,诸人按部就班处理各自事务,只有柳文策有些神出鬼没,不知在忙些什么。

    这一天,钱海找来柳文策,又在书房议事,忽听到弟子来报:铁掌帮齐源到访。

    钱海闻言了然,命弟子带他进来,不一会儿,齐源随着弟子来到书房,打过招呼后,双手奉上一张请柬和一封书信。

    钱海先展开信纸来看,发现是裘千仞亲笔,上面的措辞很是谦卑,以晚辈自居,称钱海为前辈,说自己要于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在铁掌帮驻地设宴,宣布重立铁掌帮之事,请钱海务必到场。至于请柬,则是金线镶边的大红硬纸,上面写着大会的日期、地点,以及铁掌帮独有的黑色手掌标记。

    钱海看完信,执着请柬沉思。柳文策问齐源道:“裘千仞为何不亲自来此?”

    齐源回道:“帮主忙于筹备八月十五的重立山门大会,实在抽不开身,还请钱帮主谅解。”

    钱海点点头,道:“你回去告诉裘千仞,我到时必到!”

    齐源喜道:“多谢钱帮主肯于赏脸!那么,若是钱帮主没有其他事吩咐,在下就告退了。”

    钱海道:“慢走。柳长老,你代我送一送客人。”柳文策当即答应,送齐源出去。

    等到柳文策再进屋时,钱海手执书信,摇头笑道:“真是出息了。”又把信纸递给柳文策,道:“柳长老请看。”

    柳文策接过信纸端详半晌,方问道:“帮主当真要去?”

    钱海道:“去,答应了当然要去!我还想去瞧瞧热闹呢。”

    柳文策又道:“看裘千仞的措辞,提都未提之前牵连咱们的事,也没有致歉的意思,看来他是不打算认账了。帮主,你看咱们用不用……”

    钱海道:“暂且不用。看情况再说。”他顿了顿,又道:“其实我倒挺佩服这小子的,小小年纪,手腕竟这么高!手段竟这么辣!”

    柳文策道:“不过到底是留了一个尾巴。就像当年铁掌帮覆灭时留下他一样,如今衡山派也留了一人,虽是女子,倒也志气不小。我听说她最近可是动作不断。”

    钱海道:“都是些小动作罢了,于大局无碍。你派些精干的弟子保护她,千万别让她被裘千仞的人找到。”

    柳文策点头答应。

    钱海又道:“这次中秋大会,我打算带小七和有脚去参加,也让他们见识一下真正的少年英才。省得他们整日在总舵坐井观天,还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呢!”

    柳文策笑了笑,道:“若论洪少帮主,那是一点都不比裘千仞差的。”

    钱海嗤笑道:“你可不要抬举他,什么少帮主,他算哪门子少帮主!整日仗着一点小聪明到处耍,一点正事不干。对了,他现在在哪儿呢?”

    柳文策道:“听说今天一早去城内太白楼了。”

    钱海怒道:“又去胡吃海喝!不行,我得找他去。柳长老,你也退下吧,把我交代的事做好。”说着便大踏步离了书房,向外面走去。

    柳文策应道:“是!”他看着钱海的背影出门后消失不见,不禁微微一笑,然后举步离开了书房。

    时光易逝,转眼便到了八月初一。钱海眼见铁掌帮重立山门大会之期已近,便带了徒弟洪七和鲁有脚,师徒三人一路向西,过常德,经桃源,下沅陵,不一日已到沪溪。

    师徒三人找了本地一家小酒馆吃饭歇脚。小二领他们来到一张靠窗的桌子前坐下。洪七向窗外眺望,发现远处屹立着一座大山,正是铁掌山。他忽然笑道:“看这山的形状,不像铁掌,反倒像猴子爪,为何不叫猴爪山呢?”

    小二正在擦抹桌子,听罢笑着道:“这位小哥好见识!这座大山原来就叫做猴爪山!后来铁掌帮在此处立了山门,嫌这个名字太土气,才改了叫铁掌山。”

    洪七闻言来了兴趣,道:“没想到我还真猜对了。”他又拉着小二谈了几句本地风俗民情,末了忽然问道:“小二,我问你,铁掌帮在此地风评如何?”

    小二吓了一跳,忙偷偷环顾四方,小声道:“当然好,十分好!三位爷吃点什么?”

    钱海先是瞪了一眼洪七,然后看着墙上挂着的菜牌,对小二和声道:“来一盘炒腊肉,一盘油豆腐,一盘酸豆角,再来一斤大饼。”

    小二问道:“三位爷喝什么酒?”

    钱海道:“我们不喝酒。”

    洪七忙要插言,被钱海一个冷冷的眼神吓回去了。等小二下去催饭食,洪七道:“师父,这一路上都憋死我了。话也不让说,酒也不让吃,干脆把我的嘴堵上算了。”

    钱海喝道:“那你就自己堵上!我带你们出来是为玩的么!现在我们身处是非之地,酒要少吃,话要少说,这才是立身处世之道。你刚才瞎打听什么,不知道隔墙有耳么!在人家地盘上,说话做事一定要谨慎些,以防被人抓住把柄!”

    洪七小声道:“怕什么,就算让他们知道了,又能把我怎么着。”

    钱海怒喝道:“你说什么?!”

    鲁有脚忙道:“师父不要生气,师兄只是性子直,憋不住话罢了。”又悄悄对洪七道:“师兄,咱们固然不怕,但是节外生枝总是不好。再说,万一给这小店招来麻烦,岂不是害了人家?”

    洪七撇了撇嘴,道:“就你奸猾!”转眼看到钱海眼中的怒火,忙举手道:“师父我错了,别发火,别发火!”

    钱海鼻中“哼”了一声,随即板起了脸,指着他道:“你都多大了!还这么嬉皮笑脸的,没个正行!”

    洪七嘻嘻笑道:“我不就在师父面前才这样么,在外面我可成熟了。哎,师父,你方才说少吃少说,可没说不吃不说啊。要不咱们还是来点酒下菜吧,我听说这里有上好的竹叶青,不尝尝实在可惜。”

    钱海喉结转动两下,喝道:“闭嘴!”转头招呼小二道:“小二,再来一斤上等竹叶青!”回头对洪七和鲁有脚道:“你们一人二两,不许多喝!”

    洪七忙问:“还剩半斤多呢?”

    钱海不动声色道:“我喝这些刚刚好。”

    师徒间正在闲谈逗趣,忽听一个苍老的声音道:“大爷宽限两日罢,这山上的毒蛇实在是不好逮呀。”

    一个粗豪的声音道:“放屁!帮主这两日就需要毒液配药,再过两日?我看你的坟头草都长老高了!”

    话音刚落,就听啪地一声,随即传来咕噜咕噜的声响,一个人影如滚地葫芦般,直接滚到钱海等人的桌前不远处停下。钱海细看这人,却是一位须发皆白的麻衣老者,此时面色灰白,紧闭双眼,似是晕了过去。

    一个身着黑衣的粗壮汉子随即大步赶至,抬脚便向麻衣老者身上踹去,骂道:“老东西竟敢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