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长安琅嬛曲 » 第十章 青龙寺

第十章 青龙寺

    许是徐庸医医术是在有限,加上许竹生也确实有些囊中羞涩。秋意渐浓之时,许竹生的病情愈发重了。

    他身上最后一点银子已经耗尽,挣扎着想画一幅画卖掉聊以为生,可是他实在太过虚弱,双手不停打出颤儿,好不容易捏住画笔,双手一抖,那画笔竟又骨碌碌滚落在地上。

    徐庸医进来,帮他拾起滚落的画笔,叹了口气,本来酝酿好说出让他搬出去的话,张张嘴又咽下去了。

    许竹声看见他的神情,抱歉地笑笑,却将怀中虞小柔那副画像抱得更紧了。

    许庸医摆摆手:“后生,老夫跟你照实说了吧,这屋子本来白给你住下也没什么,只是秋日天凉,老夫新屯了一批药材,实在无处可放置。这次的疫病,说白了就是个需要慢慢调整的病症……可惜呀,这药材的价格实在是过于高昂,似你这样吊下去也……老夫也实在消耗不起,不过你也别慌,老夫刚听同行们说,这长安城中的青龙寺,不忍百姓受苦,主动捐出大把的香火钱治病救人……”

    徐庸医话音未落,许竹声便挣扎着爬起来:“这些日子叨扰您了……我这就……就去青龙寺。”许竹声咳嗽了两声,慌忙挣扎着坐起来,收拾了几件衣服就往外走。

    “天资卓绝之人向来骨子里透着骄傲,只要略有些办法,就不愿意弯下脊梁。”青璃微微叹了口气:“这个徐庸医如此待他虽说不上好,倒也不算刻薄,可是只要略略流露出几分不耐,在许竹声看来,便难以忍受了吧。”

    “嗯……像我这样没什么本事的,当然也不敢有什么脾气。”这话不自觉地触及了李白的痛点,他神色一滞,慢吞吞地回答。

    “并不是啊小白,我的伙计怎么会是寻常人。”青璃很认真地看着李白,眉眼含着笑意。

    李白心头一暖,不由得抬起头。在心里转过了“至少我的厨艺还是很好的吧。”这样的念头。

    青璃眨眼笑笑:“至少小白你那种爱瞎说大实话的愣头青的劲儿真的很少见啊。”

    “青璃你……”李白愤愤然别过头去。

    青龙寺建于前朝,位于乐游原上。古刹幽静,香客盈门。

    许竹生摸摸口袋里还有些散碎铜子儿,便找了出城的辆驴车,拉着他前去朝着青龙寺去。

    秋日萧瑟,骨子里已经开始透出凉气。许竹生身体蜷缩着,咳嗽了几声钻进驴车后的草垛里,不知不觉昏睡过去。

    “后生……醒醒,青龙寺到了,哎呦,你这是怎么着了,你这脑袋怎么这么烫。”赶车的老伯摇晃着许竹生,却怎么也晃不醒他。

    赶车老伯急得直跺脚,连拉带拽地把许竹声拖下车:“我就是个赶车的,跟你可没仇,你可别在我车上死了,害我触霉头,没准儿还要吃官司。”

    推搡之间,一幅画卷骨碌碌从许竹生怀中掉落在地,正巧滚落在一个僧人的脚下。

    僧人拾起画卷,向前走了两步,那老伯一见了僧侣,立刻仿佛是见了救苦救难的活菩萨:“您是青龙寺的法师是吧。”

    僧人点点头。

    那老伯立刻像是见了活菩萨一般,把李白往僧人脚下一靠:“这个后生说是要来青龙寺。”

    说完一溜烟跑了。

    僧人扶起李白,一步一步朝青龙寺走,他年约三十几岁,目光慈悲而平和,年纪虽然不算大,却隐然有了得道高僧的气韵。

    许竹生醒来时,发现自己正躺在一张素净的小床上,周围唯有青灯黄卷,和一股淡淡药气。

    许竹生环顾四周,下意识摸了摸怀里,倏然惊得一骨碌弹起来:“我的画儿呢?”

    “施主不必惊慌。”那慈眉善目的僧人进来,手上拿着那副画卷:“施主是在找这个吧。”

    许竹生接过画卷,打开看了看,终于松了口气。朝着那僧人拱手道了谢。

    僧人的目光落在那副画上,不由得真心叹服:“施主好画技。”

    在青龙寺中养了一段时日的病,许竹生才发觉自己竟是如此幸运。青龙寺中僧人慈悲为怀,施药救人不假,可是青龙寺中毕竟房舍有限,唯有少数本就是青龙寺虔诚香客的病患,可以在青龙寺得到更好的救治。

    换言之,原本并非香客的许竹生,若不是碰巧偶然被寺中极具声望的渡慈法师“拾”到,是没有资格进入青龙寺内进行救治的。

    许竹生在青龙寺中悉心调养了一段时日,吃得是清淡爽口的斋菜,药品有小沙弥熬好了专门送来,寺中花草葳蕤,檀香袅袅,极适宜颐养性情,许竹生暂时不必为了药食生存而忧虑,病情渐渐好转。

    然而,他的心情却愈发沉重,几乎每天晚上,他或是梦到面色阴冷的内侍一声令下,将赵云光拖出去,用碗口般粗大的木杖狠狠重击着赵云光的脊背,将这个年逾五旬的老者打成了一具再无生气,血肉模糊的尸体……

    赵云光是替他去死的呀。

    有时候他会梦到虞小柔,在梦中,虞小柔穿着一袭绣满了并蒂莲的鲜红嫁衣正要上轿。他咬咬牙,终是追上前去,请求虞小柔不要嫁人。

    虞小柔轻声嗤笑,眼眸深处一片冰凉:“竹声哥哥,既然在你心里画画远比小柔更加重要,那小柔便不再耽误你的前程。”

    梦醒时分,残月如钩,许竹生的心中一片惆怅。他借着月色摸出虞小柔的画像细瞧,微微叹息了一声。

    青璃忽然冷笑了一声:“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又何必矫情!”

    许竹生披上衣服,一个人在寺院中散步,冷不丁便遇上了坐在月色下参禅的渡慈法师。

    “许施主这是去哪里?”法师慈眉善目,温和地问他。

    “大师……”许竹生咬咬牙,犹豫片刻,终是将赵云光为救自己而死之事告诉了渡慈。

    “阿弥陀佛”那位渡慈禅师高宣了一声佛号,这位赵云光施主慈悲之心,堪比我佛以身饲虎啊。”

    佛经中记载,传说释迦牟尼过去世曾经是国王摩诃罗陀的幼子摩诃萨埵,在竹林中看见七只小虎围着一只饥渴羸弱的母虎。王子遂生大悲心,舍身以饲饿虎。

    “赵施主有如佛陀一般的慈悲心肠,身死时能登临极乐,来世必有福报,施主不必过于悲伤。”见许竹生神色黯然,渡慈主动讲起了释迦摩尼以身饲虎的故事。

    “法师,您说人真的有来世,真的有因果福报吗?”许竹声涩声问。

    渡慈法师略一沉吟,一双看透世事的眼睛宛如一泓平静无波的潭水:“贫僧方才失言,看施主神色黯淡,一时便着了相,落入俗套了。”

    “这个和尚,不过是故意引着许竹声发问罢了,说什么失言,我看就是故意的。”李白最不喜欢别人说话这样绕来绕去的兜圈子,不满地嘟囔了一句。

    青璃眨眼笑笑:“小白,看破却不说破,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李白白了青璃一眼,不自觉地哼了一声。

    许竹声果然愣了愣,目光中带着疑惑:“大师的意思是?”

    渡慈负着手,眉眼中透着平和,他漫声吟道:“《金刚经》有云,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家所倡导的世人积德行善,需得发乎本心,不以心为形役。诚如那位赵云光施主舍身救你,便是发乎本心之举。他或是爱惜许施主于绘画上的惊天之才,或是怜惜许施主年岁尚浅,或是感激许施主的帮助照拂。命悬一线之时,这位赵施主只需一瞬便有了思量,这是赵施主的功德,亦是许施主的福报,若是许施主因此而整日黯然神伤,岂不是辜负了赵施主的无量功德!”

    “发乎本心的善举……”许竹声细细地咀嚼着这句话,一瞬心中仿佛有种宁静而慈悲之感,他忍不住四下环顾,只觉得这满寺的佛像,都有了一层宁静庄严的生气。

    “除了这位赵云光画师,我还觉得有负于一人,她曾经是我未婚的妻子……”夜色寂寥,虽说有些不合时宜,赵云光还是一五一十地把他与虞小柔之事告诉了渡慈。

    “许施主,众生皆苦,世事难全啊。”渡慈长叹了一声,“本该有所取舍,许施主却硬要两全,可是犯了贪戒啊。”

    许竹声如遭雷击,一瞬间面露愧色。渡慈拍拍他,转身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