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续汉书 » 第六章、勇追穷寇

第六章、勇追穷寇

    刘昭安抚住哭哭滴滴的黛玉,才赫然发现审讯工作因林仲的意外出现而跑了偏,于是又不得不重返地牢,只是刚迈进地牢一步,就狼狈逃了出来。

    气味实在太臭了,甚至有点辣眼睛!

    看来得想想办法把这群人分散看押,如此多的人堆积在一起,卫生条件又那么差,除了爽了几个兔儿,万一引发瘟疫,可不是闹着玩的。

    没办法,刘昭只能单独提了林仲出来,递给他一张面饼,满怀期待的问道:

    “汝等昨夜围攻我家颇有章法,竟然懂得声东击西,可是有谁懂得兵法?”

    所谓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刘昭也不图一步到位,直接捡个卧龙凤雏,能捡个无双上将之流,对目前的他来说也是赚大发了。

    况且,很多穿越老乡都有这样的奇遇。

    “兵法?”

    林仲正抱着面饼狼吞虎咽,闻言头摇的像拨浪鼓一样,嗤笑道:“郎君也是远近闻名的神童,为何如此不晓事了,不是我自夸……”

    许是见妹子颇有体面,林仲已隐隐感觉再无性命之忧,心情舒畅之于,进而自矜起来。

    “杀才,如何跟郎君说话。”刘武见状怒斥道。

    林仲赶紧收起得意,梗着脖子,艰难的咽下面饼:“郎君也未免太看得起那群山贼了,就是张麻子都大字不识一个,哪里懂什么兵法。”

    说着,又打量了眼刘武,小声道:“不是我自夸,在那山上,我恐怕都能算是巨儒呢。”

    看着在场众人投来的多少有些戏谑的眼神,刘昭暗骂一声,施耐庵误我!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刘昭,他自穿越以来,一直蜗居在这距离复阳县城还有一百余里的桃邑小乡,接触到最有见识的人还是刘延这个多少有点书呆气的便宜老爹。

    去年腊月倒是有几个得罪了宦官,从洛中仓皇出逃的士子,凭借同为太学生的一缕香火情,在刘家借宿了一晚,不待刘昭和他们细细交流,第二天一大早几人就匆匆往江夏去了。

    刘昭哪里又会知道如今不像后世,大街小巷都卖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搞得人心不古,口蜜腹黑。

    此时的兵书和舆图都是朝廷机要,往往藏诸秘府,不会轻易示人。毕竟这年头,稍微有个干旱、洪水,很容易遍地流氓,若是像后世那样那还得了?流氓读起了兵法,皇帝老儿要夜不安寝食不知味了。

    倒是被后世统治者讳莫如深的谶纬之学如今却是显学,儒道两家甚至方兴未艾的佛教都专研此道。

    “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谁让中兴大汉的世宗皇帝就是谶纬的直接受益者呢。

    揭过此番不提,刘昭问林仲道:“你当山贼这些年,有没有杀过人?”

    “郎君,你是了解我的。”林仲急忙摆手道:“我连鸡都不敢杀,更可况杀人呢。”

    刘昭点了点头,算是默认了,当年这林氏兄弟除了嗜赌之外,胆子的确不大,要不然也不至于被债主逼得上了桐柏山。

    “这些人呢。”刘昭下巴朝地牢方向抬了抬,问道。

    林仲不假思索道:“有!”

    “你去把他们挑出来,带来见我。”刘昭见其迟疑不前,似是惧怕的样子,怒道:

    “怕什么,远的不敢说,在这桃邑,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我刘昭是什么人不用我自己说。”

    林仲见他发了怒,把饼往怀里一塞,拔腿便去。

    刘昭又叫住他道:“记住,不要公报私仇,胡乱指认。”

    旋即又转头吩咐道:“阿勇,你带几个人跟着。”

    刘勇欲言又止,踟蹰片刻后还是点了几个手下依令行事,他也不愿意进污秽不堪的地牢。

    等林仲背影消失在牢门内后,刘武突然俯身附在刘昭耳旁,神秘兮兮道:“郎君可是要蓄养死士?”

    刘昭转头看了眼凑在身侧的大脸,莫名其妙道:“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话说,这群山贼瘦是瘦了点,但都是壮劳力,稍微调养一下就堪驱使。他整盘算着等开了春,雪化了,就要开山采石,起窑烧砖,在村口两山夹河处建个关隘,正是缺人手的时候。

    但必须把其中粘过人命,穷凶极恶者拎出来,一来他们罪有应得,二来杀鸡儆猴,三来以防这些家伙居中串联搞破坏。

    至于蓄养死士这种高玩,他自认为没那个胆量和能力,当然也没这个必要。

    约莫两刻钟后,刘勇等人捂着鼻子,押着四个山贼出了地牢。

    刘昭熟视那几人,除了一人面带凶像外,其他三人分明就是形容枯槁,老实巴交的农夫。

    “你莫不是认错了人。”刘昭点着躲在牢门旁边张望的林仲道。

    林仲急忙摇头:“绝没有认错,郎君不信可问牢里其他人。”

    见林仲不似说谎的样子,刘昭熟视那四人良久,咬了咬牙,转过身又长吸了几口气,最后才颤着声音命令道:“阿武,杀了这些家伙”

    刘武闻言一愣,数息之后才反应过来,眼光在四贼与自家郎君之间游荡几轮,又跟刘勇、刘武对视一眼,最后为难的拱手道:

    “郎君,非是我等不执行命令,只是方才主母吩咐过,无论大小事都要先禀明了她……”

    刘昭闻言,面上恼怒的骂了三人几句,心底却长长舒了口气。

    看来,就算穿越一遭,他仍旧不是个杀伐果断之人。

    ……

    “夫人岂不闻乎‘非我也,兵也’”刘延听罢刘武的禀报,赶紧出言阻止:“待雪化之后将其交予县君便是,夫人何须以清白之身招惹此等是非。”

    “什么我也兵也,没听说过,不能说人话吗!”魏氏吃了没文化的亏,嘴上骂了句,心里却觉得正该如此。

    别看她平日在家里飞扬跋扈,在乡里说一不二,顶多也就下令杀鸡宰羊,惩戒附徒隶臣,下令杀人多少有点发怵。

    魏氏难得听从了夫君的建议,又听闻儿子要开窑,因此好奇问道:“我儿,好好的要开窑做什么。”

    “昨夜不过几个毛贼就差点攻破了我家,下次若是来个规模稍微大点的强盗,我父母姊妹几人恐怕就无法安坐在这暖阁之内了。”

    刘昭顿住话头,见魏氏心有余悸的样子,赶紧趁热打铁道:

    “我打算在村口修个关隘,那里是进村的必经之路,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若是能成,哪怕山贼数量再多十倍也奈何不了我们。”

    魏氏想起昨夜后院的喊杀惨叫声,抚了抚胸口,后怕道:“我儿说的极是,却是该好好修葺一番了。”

    “先不说这个,就算要开窑也得等到明春雪化之后。”刘昭见说动了老娘,连忙转移话题道:

    “贼寇这次倾巢而出,一无所有不说,还被我们杀伤俘获了不少,他们必不会善罢甘休,现在肯定藏身于某个山坳里,伺机而动。”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我听闻那张麻子心情残暴,又睚眦必报,若是不能乘其新败胆寒之际将其一网打尽,否者后患无穷。”

    刘昭抽出木剑立于堂中,当时就念了句诗:“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你这孺子,胡说些什么!”

    刘昭没等来有人附和好诗,却引来父亲的一顿斥责,他是现场唯二饱读诗书者,稍一思索就明白了其中的典故。

    呃,好像确实引喻失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