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 54、咱们搞捆绑

54、咱们搞捆绑

    刘瑾露出果然的脸色,不豫道:“也要安排好知道吗?事情办得漂亮不惜赏赐,要是事情办砸了,也得密不透风。”

    说着他做了个手掌下劈的动作,将刘成惊出了一身冷汗,忙不迭答应:“小的这就去准备,从魏公公手里调一队人马。”

    刘瑾面无表情:“还算是知机,小心些,乔装改扮,不要让人认出来,你务必要亲眼看着王岳、范享、徐智这三个老杂毛咽气,如果这事办不好,你也不必回来见我。”

    刘成一阵筛糠,悠着嗓子回话:“是,如果这件事出了差池,小的提头来见。”

    刘瑾狠狠地瞪了一眼刘成,让后者身手木麻:“不用,我会自己取。”

    刘成吧唧一下就趴了下去,手脚膝盖并用,倒退着爬了出去,刘瑾的淫威竟至于斯。

    可等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当一个文绉绉的书生到来时,刘瑾脸上又恢复了详和,只是气郁仍然凝集不散。

    书生倒是很讲究,向刘瑾行了大礼参拜,然后才口称“刘公”,待立一旁。

    刘瑾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伸手虚迎:“文冕啊,咱们是自家人,何须如此多礼,来来,过来坐”。

    这个叫做文冕的书生搔到了刘瑾的痒处,别看只差了一个字,可公公和刘公不是一样的含义。

    前者是对太监的敬称,后者是对高位者的礼致,只在士大夫群体里的人才会被称公,啥时候太监被这样尊敬了?

    这样的待遇让刘瑾有些飘飘欲仙,他也在文士面前有了牌面。

    张文冕给刘瑾当狥头军师也有些时日了,摸透了刘瑾的脾性,捋起来那是顺滑无比,贴心暖肺。

    不过张文冕不仅仅是会来事,肚子里也确实有货,好几次都给刘瑾出了恰到好处的主意,宾主二人相谈甚洽,引为知己。

    张文冕毕恭毕敬地入坐,刘瑾也没客气,直奔主题。

    “文冕,咱家遇到了难题,你帮我参详参详。”

    张文冕抱拳:“还请刘公示下。”

    刘瑾油然点头:“内阁三人去二,咱家欲引焦守静先生入阁,可咱家让那些部院大员廷推,他们全都不表态,你看该怎么办?”

    张文冕倏然立起,急忙鞠躬行礼:“刘公,这是朝廷大事,晚生何德何能置喙。”

    刘瑾却不计较,而是微笑看着张文冕:“此事非咱家不可,不然咱家也不会相询,现在无人主张,谋出我心,旨在我手,你我一体,文冕又有何议不得?况文冕大才,只是被那些猪油蒙了心的愚臣阻塞了上进之路,不然文冕现在必定位列朝堂,且快快道来,莫要作态。”

    激将也好,请将也罢,总之刘瑾的话也撩拔到了张文冕,他诚然躬身:“如此晚上就斗胆为刘公试言之。”

    刘瑾轻抬手虚扶,张文冕顺势直起,这一挺气势就上来了,颇有羽扇纶巾之姿。

    “李阁老文坛领袖,众皆仰慕,欲收拾士人之心,还得从李阁老处着手。”

    刘瑾细一想果然在理,自己还是心急了些,忽略了那些措大们的习气,话不投机半句多,自己说的和措大们想的不对味。

    他频频点头,又出题似地追询:“再详言其中章程。”

    张文冕假装沉思,过了一会才道:“皇上慰留李阁老,说明皇上的心思是以李阁老作为文臣典范,这一点刘公可以向众人强调,表一表李阁老的功绩,如此就减少了些阻碍。”

    刘瑾以拳击掌,发出啪的一响。

    张文冕却没停住,还在往外倒:“另外欲抬守静老先生入阁,最好的办法是一同抬举一位文官们心仪之人选,二者绑定,如此就可以不必中旨,由廷推达成。”

    刘瑾大感其然,可又有些为难:“那些措大都不与咱家一个鼻孔出气,该绑谁好呢?”

    张文冕不敢直言,而是寻思好了一会才轻声相询:“刘公,朝中与焦老先生呼声相匹者谁?”

    “也就只有吏部左待郎王济之了。”

    说的就是王鏊,刘瑾脱口而出,却又马上摇头:“难,难,这人不听咱家招呼,而且前时叩阙也隐隐有王济之的影子,咱家怕是压不住他。”

    张文冕这时就彻底地沦为狗头军师,他小心翼翼地靠近了一步,弯着腰附到刘瑾耳边:“刘公,守静先生与王济之同为翰林出身,身份上合适,而且据闻王济之深得圣心,他与守静先生绑在一起入阁,没有人敢反对。”

    也许是说话的气息吹痒,刘瑾的耳朵抖了两下,眉头也皱了起来,却并未出声。

    张文冕接着又跟了一句:“刘公不用担心压不住,自有皇上压着,刘公代表皇上办事,王济之与刘公作对就是与皇上作对,那样他的圣眷就没了。只要刘公待之以礼,想那王济之也不会作伐自己。以晚生之见,关键在于取势,有圣上作势,天下可镇之。”

    刘瑾眉头陡然间开了,喜上眉梢,猛一拍张文冕的肩膀:“文冕真乃吾之子房也。”

    这话张文冕听着觉得犯忌讳,都姓刘姓张,任谁都会有不好的联想,张文冕却不敢言声,而是很厚道地向刘瑾千礼相致。

    “刘公过誉了,刘公对晚上无微不至,晚生敢不肝胆披沥,尽忠竭诚。”

    不仅口头,张文冕捋起袖子就干,帮刘瑾拟好了表章的文辞。

    看着张文冕吹气挥毫而就,连顿都不打一下,刘瑾感受到了张文冕的好处,稍一想便决定:“文冕,咱家这里需要你,也别到锦衣卫应卯了,你跟我到司礼监值房行走。”

    幸好司礼监的值房不在内宫中,锦衣卫百户的腰牌也可以出入,不用挨那一刀,让张文冕庆幸不已。

    这是中书舍人的角色,那可是六品官,是皇上的秘书,现在担任中书舍人的是何景明,大名鼎鼎的才子,要不是朱厚照懒政,哪里轮得到张文冕。

    张文冕听了刘瑾的安排,身子骨都轻了几两,油然生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念头,他也被绑定了,立定再朝刘瑾一拜,这一次是诚心诚意的。

    “什么职位都无妨,只要能为刘公办事,晚生与有荣焉,必鞠躬尽瘁。”

    刘瑾将张文冕扶了起来,亲自将他送出内室,让后者再一次温暖如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