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自立为王开始 » 第十九章下面还剩个啥

第十九章下面还剩个啥

    秦颉命朱晓、洛海二人屯兵南就聚。

    洛海立功心切,独自领兵在宛城三十里地外安营扎寨,直逼宛城城外驻军。

    朱晓怕他有失,在离宛城三十里外的另一处安营扎寨,二者成犄角之势,互相有个照应。

    宛城。

    郡守府内。

    刘毅收到斥候传回的消息,并没有轻举妄动。

    任由对方安营扎寨。

    按理来说他们以逸待劳,趁着对方远道而来立足未稳,主动出击,一聚击溃他们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由于不了解对方的实力,贸然出击也存在很大风险。

    打仗不是儿戏,他作为全军主帅就必须,对他手里士卒性命负责,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眼下太阳渐渐西下。

    汉军士卒还在安营扎寨,人困马乏,看来今日应无战事。

    于是乎。

    他又找到了郭嘉。

    “奉孝!为兄有要事和你商量。”

    郭嘉嫌弃的饮着酒水,眼皮抬都不抬:

    “我们可是有言在先,嘉可不会为你出一言一策。

    要是过来找嘉喝酒自然欢迎,商量事情嘉没兴趣。”

    “奉孝,瞧你这话说的多见外,我们兄弟俩商量点事怎么了。”

    听到刘毅是他们说兄弟,郭嘉心里怨气十足。

    悔不当初。

    当日若不和他打赌,现在也不至于落得和反贼称兄道弟这地步。

    尤其是被刘毅的强拉着,在众目睽睽下结义,简直成了他一生的污点。

    一世英名竟毁于贼人之手。

    说话间,刘毅十分自然的坐在了郭嘉的对面。

    郭嘉自动忽略他的存在,转喝起闷酒来。

    刘毅摇头苦笑,这小弟还挺有个性。

    “奉孝可知秦颉?”

    “荆州秦颉秦初起?”

    “正是!”

    见郭嘉搭理自己,刘毅忙接着说道:

    “为兄知道奉孝觉得斩褚贡,占宛城,主要是曼成的功劳,让为兄白捡了便宜,胜之不武。

    奉孝心有不服,然否?”

    “算你有点自知之明。”

    被郭嘉怼的,刘毅一口老血险些喷出。

    “奉孝觉得秦颉比之褚贡如何?”

    “单论行军打战,都尉出身的秦颉远胜之。”

    见郭嘉渐渐上钩,刘毅脸上露出一抹难掩的喜悦之情。

    “既然秦颉行军打仗远胜褚贡,若为兄能够打败他,奉孝能服否?”

    “若你真能打败秦颉,嘉自然服气。”

    “此话当真?”

    “嘉素来抱诚守真。”

    “好!若为兄能打败秦颉,日后奉孝可要端正态度。

    长兄如父,可不许再用这种态度对为兄了!”

    “若不能呢?”

    “奉孝要如何便如何。”

    “一言为定!”

    郭嘉大喜。

    他对秦颉还是有些了解,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人物,手下能人众多又是有备而来。

    纵然拿不下宛城,也能够拖住他们。

    坐等朱儁平叛波才部后,前来支援。

    有当世三大名将之一的朱儁参与,想想胜算就很大。

    有了刘毅的承诺,到时候自己就要求解除结义,放他离去。

    他郭嘉的苦日子终于要熬到头了……

    刘毅不知道郭嘉心中所想,但他对公孙起很有信心。

    为了两人承诺更有约束力,他命人找来了两根枝条。

    古人发誓时一般手执枝条,发完誓就折断枝条,意思是如果违背了誓言结果就和这枝条一样。

    郭嘉心中胜券在握:“若背此誓有如此枝,天人共戮。”

    言罢正欲折断枝条。

    “且慢。”

    见刘毅制止自己,郭嘉正疑惑间,刘毅撇了郭嘉一眼:

    “皇天在上后土为证,我与奉孝若背此誓当有如此枝,下面短三寸。”

    然后将枝条从三寸处折断,扔在郭嘉面前。

    “什么!”

    郭嘉顿时跳了起来。

    这誓言太恶毒了!

    古人对誓言十分重视,发誓就是交于天地神灵作证,若是违背是要受到上天的惩罚。

    短三寸!

    下面还剩个啥?

    但为了早日脱离魔爪,他还是毅然照做了。

    刘毅见目的达成,正欲起身离开。

    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亲卫带着斥候,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主公,不好了!”

    “何故惊慌?”

    望着两人焦急的神色,刘毅已经猜到可能发生的事情。

    “南城城外发现大量汉军士卒身影,怕是要趁着夜色攻打宛城了!”

    对方还真是心急啊。

    刚安营扎寨完就趁着夜色来搞事情了。

    “可探得对方兵力多少?”

    “天色已晚看不清楚敌方人数,观其声势不下千人。”斥候将自己知道的悉数道出。

    “再探!”

    斥候应诺离去,刘毅对亲卫喊道:

    “带我去城楼看看!”

    “诺!”

    亲卫不敢怠慢,急忙前头带路。

    秦颉和三国历史牛人相比要差上好几个档次,但历史上能三个月灭张曼成,可见还是有些本事的。

    若不是郡兵赵慈聚众起事,他遭偷袭死于非命,或许还能更有所作为。

    因此刘毅自然不敢小瞧于他。

    不多时,刘毅便在亲卫的带领下,来到城门楼上。

    张曼成也恰好闻讯赶到。

    在汉军安营扎寨期间,刘毅也在调度人员。

    西城城外驻军由公孙起坐镇,张曼成则与他坐镇宛城。

    得到斥候的消息,张曼成第一时间通知手下,穿衣带甲准备迎敌。

    只要刘毅一声令下,随时可以出城干翻对方。

    “大师兄,汉军士卒呢?”

    刘毅目光遥望前方。

    “他们来了……”

    张曼成顺着刘毅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不少火把如火龙般,在虚空中游动。

    “杀啊!”

    随着一声巨响,南城城门外传来擂鼓声,喊杀声。

    刘毅没有轻举妄动,静静观察着夜色中的敌情。

    城外汉军士卒反而变本加厉,喊杀声转为各种谩骂声。

    要多难听就多难听。

    黄巾将士个个气愤填膺。

    不少将领纷纷请命出城诛敌,不过都被刘毅拒绝了。

    黑灯瞎火的出城迎战风险不小。

    要骂随他们骂,守好城就行。

    真要干他们,白天出击更保险一些。

    然而这群汉军士卒叫嚣更甚,黄巾上下怒气腾腾,恨不得撕烂他们的臭嘴。

    张曼成见手下士卒个个义愤填膺,不由对刘毅说道:

    “大师兄,汉军欺我太甚,曼成愿带兵前往迎敌,好出这口恶气。”

    “不可!敌军的激将法而已,不必理会,我们有城池之利,守好城就可以了!”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一切行动听指挥,没我命令谁都不许出城,违者定斩不赦。”

    “诺!”

    众人心中愤愤不平,慑于军规之威只能作罢。

    黄巾士卒忍的难受,汉军士卒也好不到哪里去。

    喊了半天,嗓子都快冒烟了。

    “朱将军,黄巾贼固守城池不出,我们拿他们没办法。

    还是分批实施疲兵之计吧。”

    “嗯!”

    朱晓点点头,吩咐小校鸣金收兵。

    今天才第一天,不必操之太急。

    他本想按秦颉交代,引诱黄巾出城佯装不敌,实施疲兵之计的同时实施骄兵之计。

    先实施疲兵之计也好。

    当然,骂骂也无妨。

    黄巾士卒隐忍的越久,愤怒值就会越大……

    安排好轮岗后。

    朱晓让其余将士,将提前准备好的衣物布条等堵上耳朵,蒙头大睡。

    养精蓄锐以便于更好的消耗敌方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