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自立为王开始 » 第二十八章不敢欺瞒将军

第二十八章不敢欺瞒将军

    秦颉兵败回撤棘阳。

    宛城再次获得休养生息的机会。

    刘毅一面督促公孙起等人练兵,一面派人采购粮草。

    想要发展没有粮草是不行的。

    一日,刘毅巡视完部队。

    刚回到郡守府,正在查看背包中的神秘配方。

    突然收到手下来报,公孙起在城外抓到几名形迹可疑之人,怀疑对方是汉军细作。

    不过那些人坚决宣称自己是江东客商,往来全国各地运货贩卖,绝非汉军细作。

    公孙起特派人前来请示刘毅。

    江东客商?

    刘毅大喜。

    如今军队人数与日俱多,每日消耗粮草量巨大,按照目前宛城库存,仅够三月之用。

    若不能得到稳定的粮草来源,三个月之后,他就只能动用背包里的粮草了。

    倘若对方真是江东客商。

    那购置军粮的事情应该好办多了。

    “把人给我带上来!”

    “诺!”

    手下应诺离去。

    没多久。

    数名双手被束于身后的男子,被带到他跟前。

    这些人是江东客商?

    望着眼前几人,刘毅感觉有些荒唐。

    在他印象里商人肯定富得流油,锦衣玉食,生活条件优越。

    看来是古装片看多了,先入为主,以为个个都像电视里的沈万三一般。

    宛城中的百姓多数身穿纱绢布,这些江东客商个个身穿布衣。

    确实寒碜了点!

    不过很快他就反应了过来。

    在古代平民大体分四等:士农工商。

    农民贫而不贱,商人富而不贵,

    商人排在最后,地位最低,属于最末流的存在。

    “贾人毋得衣锦绣绮縠罽。”刘邦这番言语,彻底限制商人穿用华丽衣裳的资格。

    从那以后商人不能穿有图案花纹、细绫细葛制作的衣服,只允许穿没有花纹的低质量衣服。

    慢慢的就演变成:“家中有人从商者皆不许穿纱”的社会现象……

    在古代商人们平日风餐露宿,全国各地运货贩卖奔波受苦。

    最惨的是还经常路遇土匪山贼,运气好就抢他们货物,运气不好连命都要搭上。

    混口饭吃都不容易,说多了全是一把泪。

    想通之后整个人便释然了。

    “你们真是江东客商?”刘毅细细打量众人。

    为首男子急忙回道:

    “不敢欺瞒将军,我等皆江东客商,绝非什么汉军细作啊!”

    “秦颉那匹夫就是江夏调来的。

    你说你们是江东客商,无凭无据,我还说你们是秦颉派来的细作呢!”

    防人之心不可无。

    吕蒙和手下扮作商人白衣渡江之类的历史就是前车之鉴,刘毅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之心,不能松懈。

    见刘毅欲往他们身上贴细作标签。

    众人神情巨变,生怕刘毅直接把他们当细作给砍了。

    那样他们可就死得太冤。

    “江东是江东,江夏是江夏,我们和秦颉完全没有任何瓜葛,还请将军明鉴。”

    “我等手无缚鸡之力,绝非细作……”

    看他们神情和言谈举止,确实不像细作,刘毅对他们的身份便信上了几分。

    “既是江东客商,何必在宛城之外鬼鬼祟祟?难不成你们心中有鬼?”

    “将军别误会!

    我们从江东淘了一批粮草器具,想运到别处卖个好价钱,不曾想途径宛城就被将军的部队给拦下了。”

    “粮草器具?”

    刘毅打量着对方,疑惑道:

    “我手底的士卒说就看到你们几个,你们的粮草器具呢?你们莫非当我是三岁小孩,好糊弄?”

    “运粮草器具的队伍还在身后,要晚些日子才抵达宛城。”

    “信口雌黄,我看你们分明就是在狡辩。

    来人,拖下去。”

    刘毅不耐烦的对身边的亲卫喊道。

    “将军,小人真没骗你。晚些时间运粮草器具的队伍必定能到。”

    这群客商心中几近奔溃。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面对毫不讲理的刘毅,他们竟然有些无计可施。

    刘毅已先入为主,只要他们拿不出粮草器具,就会认定他们是秦颉派来的细作。

    后果自不用多说。

    其实刘毅依旧是在试探。

    看众人神情确实不像在撒谎。

    现在兵荒马乱、盗贼四起,做生意比往年更加困难。

    他们这些客商,先确定手里的东西能卖个好价钱,再把东西运来也是人之常情。

    这样有助于降低运输途中遭受的风险。

    “我就姑且信你们一回!不知你们有多少粮食?”

    见刘毅改变态度,几人纷纷松了口气,不知不觉间,后背衣衫竟然湿了一片。

    为首之人急忙回道:

    “将军,我们有五千斛粮食。”

    五千斛!

    那就是五千石粮食了。

    石斛,石斛,一石就是一斛,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见惯系统给出二十万石,三十万石粮食刘的毅,五千石粮食对他来说就是小场面。

    五千斛相当于六十万斤,听起来挺多。

    然而黄巾士数量按两万计算。

    一名黄巾士卒平均一天消耗两斤粮食,两万人平均一天消耗四万斤粮食。

    六十万斤粮食,不过他们半月之用。

    这还是人数往少了计算。

    他刘毅可不止这点兵马啊。

    果然招兵容易,养兵难。

    五千斛粮草竟然只够吃十多天。。

    这批粮食还是太少!

    “才五千斛粮食?来人,拖下去。”

    为首男子见刘毅又说那话。

    急忙补充道:“将军若有需求,小人几个回到江东多方采购,定能购粮数万斛!”

    数万斛粮食!

    刘毅这次露出满意的笑容,如果能够得到这数万斛粮食,加上宛城余粮。

    养活手底下那些人,短时间内就没有粮草方面的顾虑了。

    “那几位啥时候运来?价格准备定多少?”

    刘毅看似轻描淡写的随口一问,这些人顿时语塞,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作答。

    这话很明显有坑。

    对方对器具只字不提,似乎只对粮食感兴趣。

    如今身为对方阶下囚,他们根本没有别的选择。

    “将军如果需要,小人这就命人先将五千斛粮草运来,余下的还需将军宽限几日。

    毕竟数万斛粮草不是小数目,我们收购需要一点时间。

    至于价格,将军看着给点就行……”

    “你把粮草卖给我们,伙同造反,就不怕朝廷怪罪?”

    为首男子面容苦涩,解释道:

    “将军你看我们还有的选吗?

    在商言商,我们做生意的只要能卖上好价钱,运哪里卖不是卖啊。

    下面无数张嘴可都靠我们养着……”

    商人为利不为理不假,可如果有的选,他自然不愿背上资助反贼的骂名。

    眼下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他只想活命。

    刘毅冷笑道:“你们把粮食卖给我们,若被朝廷知晓,可是要株连九族的……”

    “这……”

    众人再次陷入沉默,如果先前只是为了自己活命。

    现在却涉及到整个家族的利益。

    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商人唯利是图不假,可他们都有个底线,刘毅所一针见血的话,直击他们要害。

    他们想活命,想挣钱,却没想过陷家族于万劫不复之中。

    造反失败成功还好,若是失败,可是要株连九族的。

    但凡能够活下去,没有人会愿意造反。

    见客商们迟迟没有作答,刘毅知道只有再添柴加火一把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