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自立为王开始 » 第五十一章南阳一战可定

第五十一章南阳一战可定

    “依末将愚见,正面攻打不成,不若分兵攻打。

    严与三位将军各领一军,分别攻打一门。

    黄巾贼寇人数远少与于我军,近日又饱受疲兵之计的困扰,分兵攻打之下定然有失。

    倘若能攻克一门,秦太守,徐刺史及时增兵前支援,宛城定能收复!”

    “正方此计甚好!”

    秦颉闻言眸子一亮。

    此计或可一试!

    听了李严的计谋,徐璆脸上甚是欢喜,不愧是自己带来的人。

    李严表现的越好,那他的脸上就越有光彩。

    “秦太守、徐刺史!”

    一名身材高大、相貌俊美的将领起身道:

    “末将认为,李将军之计还可再完善一二。”

    “如何个完善法?益真且说与我等听听!”

    秦颉本打算采用李严这个计策。

    见周亮还有补充,心中十分宽慰。

    如今联军不仅兵强马壮,而且人才济济,他对收复宛城越发的有信心。

    周亮朝谦和道:

    “正如李将军所说,我军兵力远胜宛城黄巾贼寇。

    他们纵有城墙之利,但面对无休止的骚扰早已精疲力尽。

    我军四面攻打,若能攻下一门,可实施围三放一之计,促使黄巾贼寇弃城逃跑。

    秦太守、徐刺史只要派兵,在贼寇们逃跑的路上设伏。

    到时候不仅能收复宛城,甚至能够将黄巾贼寇打得溃不成军,南阳一战可定!”

    南阳一战可定?

    诸将听闻周亮的计策,无不眼前一亮,人人拍手称赞。

    这计谋确实要比四面攻打,更高一个层次。

    连李严都为之折服,佩服周亮深谋远虑,他不及也。

    得到众人称赞,周亮不矜不伐,依旧保持着谦虚的态度。

    泯然一笑,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

    他继续补充道:

    “秦太守顾虑马元义,可派遣精锐之师,在他从长社回宛城的路上,设伏一波。”

    秦颉点点头,忍不住询问:

    “从长社回宛城有两条路,我们该去哪条路设伏?”

    他心里很清楚,虽然他们兵力在对方之上,但分兵埋伏刘毅,一来兵力有限,二来不一定能够起到效果。

    所以最好是集中兵力,一举击杀刘毅,以绝后患。

    周亮成竹在胸道:

    “末将所料不差的话,他们心急救援宛城,必定会走金仞峡。

    此峡崖壁峭立、岩石众多,易于藏兵设伏。

    道路狭宽不一,若能在关键处设法困住刘毅,他便插翅难逃。

    退一步来说,就算无法一举击杀刘毅,绝对能困住他们,甚至大败他们。

    为我们实施破城计划,争取更多时间。

    即使最终他们脱困回到宛城,也已大势已去……”

    撕!

    数道倒吸冷气声响起。

    暗叹周亮这招实在太绝了,思维缜密,做事滴水不漏。

    “益真深谋远虑,我等不及也。”

    “周将军此计若成宛城可期也!”

    “周将军环环相扣,步步为营,运筹帷幄真乃我被楷模……”

    本以为先前的计策已经很好了。

    没想到还能算计回援的刘毅一手。

    这回收复宛城绝对稳了!

    以后一定要多向他请教兵法……

    各种各样的想法涌上众人心头。

    这一刻,议事厅里的众人,对周亮所言均是赞不绝口。

    见自己的看法获得大家的称赞,周亮脸上也露出了一抹满意的笑容。

    众人商讨着针对宛城和刘毅的具体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则是李严能否带兵攻取南门……

    而这一切无论是坚守宛城的张曼成,亦或带兵回援赶的刘毅皆不知情。

    只是张曼成在守城时,发现汉军士卒们的进攻突然发生了转变。

    不再集中兵力进攻南门。

    转而由李严、周亮、马贞、张超四将,分别各领一军,同时攻打四个城门。

    让他们守城的压力倍增。

    张曼成立刻抽调兵马,安排手下赵弘、韩忠、孙夏三名得力大将,分别镇守东、西、北三处城门。

    最重要的南门则由他亲自镇守。

    南门城头。

    张曼成面色凝重的站在一众士卒之中。

    抬眼望去,城外由远及近,密密麻麻皆是汉军士卒的身影。

    犹如一股洪流朝着他们所在之处,席卷而来。

    视觉效果十分震撼。

    而这样的景象却在四个城外同时上演。

    张曼成只稍微往东西两个城门方向一看,就能看到城外成片成片的黑影。

    不用想都知道,其它三个城门都在面对同样的守城压力。

    此刻南门城头之上,出现了一丝骚乱。

    本就敌众我寡,眼下汉军分而攻之,对他们守城十分不利。

    他们分到每个城门的兵力,不足五千人,而要面对的兵力都在一万人左右。

    这对他们都守城能力,是一次重大考验。

    刘毅不在。

    张曼成只能挺身而出,不断的给守城的士卒们打气,不断的鼓舞士气。

    “大家稳住,我们有坚城固守,城高墙厚定不会让他们攻进来的。”

    “我们的援军已经在赶回来的路上。

    只要我们坚守住,援军到来之日,便是我们胜利之时。”

    秦颉联军来势汹汹,对于宛城势在必得。

    事实上,张曼成对于能否守住宛城,心里也没底。

    不过他深知自己不仅要有信心,还要给这份传递给士卒。

    让他们看到胜利的希望!

    如果自己的乱了神,必将极大影响手下士卒们的士气。

    一旦士气低落,守城难度就越发困难。

    张曼成没有多余的想法。

    他决心无论如何都要守住宛城,等他回来。

    绝对不能辜负刘毅对他的重托!

    他已经做好死守的准备。

    在他以身作则,带头守城的激励下。

    原本有些低落的士气,立刻提升了上来。

    大家都坚信只要守住城门,最终的胜利必将属于他们。

    其余三处城门。

    在赵弘、韩忠、孙夏三人的带动下,人人都做好死守的准备。

    很快那股黑色的洪流,很快就抵达四个城门之下。

    只等进攻的号角吹响。

    他们就会对宛城的四个城门,同时发动进攻。

    每个城门上的黄巾士卒也都做好迎敌准备。

    弓箭手弯弓搭箭,箭在弦上随时待发。

    负责操纵火油、滚石、檑木等物的士卒们,也已准备好各项事宜。

    每隔一小段距离,就有黄巾士卒手持兵械警戒,防备敌人冲上城头。

    除了这些部署之外,张曼成还单独拿去一队人马,作为机动部队。

    哪里出现紧急状况,便火速支援。

    最后他还召集一批随军大夫,随时救助士卒。

    整个城头之上,人人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只等汉军士卒攻城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