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自立为王开始 » 第七十章问心无愧就好(感谢“青儿1234公主”的月票)

第七十章问心无愧就好(感谢“青儿1234公主”的月票)

    刘毅此番前往太行山。

    除了混入不久将初具规模的百万黑山军中,分散朝廷注意。

    他还有其他目的。

    希望整合黑山军为己用,发展实力。

    待宫廷有变。

    他带一队人马前往巴蜀,凭借五千秦军死士出其不意、一举夺下益州。

    到时退可召黑山军可来巴蜀图谋天下。

    进可让其继续蛰伏黑山做助力,让益州、荆州、凉州、雍州的战略核心更加完善。

    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需要他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来。

    毕竟争霸拼的是资源。

    他目前的重点在于武将、金钱和士兵。

    武将是为了带更多的兵。

    发展是为了钱。

    钱是招兵必备。

    只要有兵就能不断变强,黑山军可以给他很好的补充兵力,获得更多的精兵。

    在这个基础之上,他会强化士卒的武器装备。

    好的武器装备对士卒战力的提升不容忽视。

    最后则是屯田。

    稳扎稳打一步一步吞噬其他的势力。

    这是他最近多番比较后,觉得相对比较稳妥的做法。

    想法可能不成熟,但大体上就是这样。

    现在去黑山。

    时间上刚好。

    黄巾起义军主力被镇压后,刘宏加税,修皇宫等事,导致遭受战乱之苦的冀州百姓生活水平更加恶化。

    大批百姓和黄巾军残余力量加入黑山军。

    合计达百万人。

    数字刘毅不知道准不准确。

    他只知道这些黑山军各自为战,不相统属。

    由于分散作战,最后被吕布、袁绍、曹操等人各个击破。

    若能整合这股势力,刘毅的实力绝对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

    此外。

    他目前这个身份也该改改了。

    穿越到三国快半年了。

    根本没人才、势力投靠他。

    不说他黄巾这个身份。

    诚如刘备,见人就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

    前期也根本没人才、势力投靠他。

    陈群看不上他,陈登父子最终也没有跟他。

    唯一跟了他的糜竺是有钱的富户,和那些真正的世家还是存在不少差距。

    所以刘毅必须搞个好的出身,提升自己的吸引力。

    这事过一阵子交代张凌去办就行。

    急不在一时。

    刘毅将自己的思路重新捋了一遍。

    决定带军前往黑山。

    可眼下还有个头疼的问题等着他解决。

    那就是宛城百姓要如何处置?

    放在以前他顾虑还没这么大。

    可宛城百姓因为屠城的谣言,帮他们守过城。

    一旦他撤军离去,待秦颉大军重新占领宛城,这群百姓性命堪忧。

    秦颉拿他们首级充当军功,给朝廷做交代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宛城百姓帮助贼寇守城是事实。

    视同谋反,杀之有理。

    而且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并不少。

    皇甫嵩坑杀数十万无辜百姓做京观。

    董卓残暴纵容手下肆意屠杀百姓,取其首级当军功。

    曹操征吕布屠彭城、伐袁尚屠邺城、攻乌桓屠柳城……

    刘毅明白成大事者要不拘小节。

    数万百姓是为自己的命运才奋起抵抗。

    可过河拆桥就此抛弃他们,于情于理皆是不义!

    然则,这数万百姓又当如何处置?

    全带走难度系数太大!

    落草为寇还是打猎为生?亦或是远走他乡做流民?

    ……

    各种各样的想法,在刘毅脑中一一闪过,奈何都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

    最终他还是决定学刘备携民渡江,携宛城百姓前往黑山。

    大事必以人为本,仁义也好,假仁假义也罢。

    民心不可失!

    心中有了计较,刘毅便召集张曼成等人前来商议。

    啥?

    携宛城百姓前往黑山?

    又发哪门子疯?

    听完刘毅要带百姓同往的想法,张曼成等人觉得实在是荒唐了!

    刘毅想的太理所当然,这事断不可为之!

    对于妇人之仁的刘毅,张曼城急声劝说道:

    “此去黑山路途遥远,百姓人数众多十分不便,若秦颉兵至何以拒之?还请大师兄三思啊!”

    张曼成向来很听刘毅的话,可谓言听计从。

    唯独这件事他不得不提出反对意见。

    路途太遥远,一路上存在各种不确定因素,带上他们风险太大。

    甚是很多老弱在半途中可能就此丧命。

    他怎么想都觉得刘毅这做法非明智之举。

    众人也都纷纷反对。

    唯有郭嘉沉默不作声。

    他很少参与刘毅等人的商讨,也不会为他们出谋划策。

    甚至当日宛城爱到四面围攻,张曼成向他询问对策,他都没有给出任何计策。

    只是在宛城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他才破例让人散布汉军联军即将屠城的谣言。

    眼下刘毅要带军撤离,他觉得心中有些难安。

    刘毅心里早就做好众人反对的准备。

    他语重心长的说道:

    “百姓协助我们守城,弃之而去实所不仁不义。

    若因此遭受秦颉屠戮,我等日后必受天下人诟病指责。

    我常闻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重死持义而不桡。

    取义成仁之事,是风险亦是机遇。”

    “可是……”

    见张曼成还欲再劝,刘毅拍拍张曼成的肩膀:

    “想想当日城头上那些百姓……”

    “唉!”

    张曼成长叹一声。

    当日场景历历在目,他确实很感动。

    可感动不代表就要带他们前往黑山啊。

    “兄长,嘉有一言望听之。”

    一直默不做声的郭嘉,终于还是忍不住开口。

    刘毅心生好奇:“但说无妨。”

    “兄长携宛城前往黑山目标太大。

    可让部分百姓随张凌的商队运送货物,陆续前往黑山。

    可让部分百姓于夜间出发,途中增派士卒护卫,慢慢转移人口。”

    张曼成依旧觉得不妥:

    “秦颉肯定会注意到我们的行动,到时候若趁机攻城怎么办?”

    “可使军中士卒夜里悄悄出城,清晨陆续返回,秦颉连续在我们手中栽跟头。

    他摸不透我们的想法,定然不敢轻易出兵……”

    众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

    确保百姓们能被安全的送到太行山脉。

    商议完以后。

    刘毅让公孙起等人着手准备相关事宜。

    不过很快刘毅又遇到了另一个问题。

    他发现很多人不肯跟他前往黑山。

    扎根宛城的世家们,看不上黄巾出身的刘毅。

    老人们故土难离,落叶讲究归根,人老了就哪也不想去了。

    还有部分人出于各种各样的考虑,亦不愿跟他们走。

    最后统计下来,只有三万左右的百姓,愿意跟他们前往黑山。

    刘毅也不强迫。

    愿意走的,尽量护他们安全到达黑山。

    不愿走的,好聚好散。

    他心意已到,问心无愧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