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自立为王开始 » 第一百零四章不是有手就行(感谢“幻嗜heart”大佬月票)

第一百零四章不是有手就行(感谢“幻嗜heart”大佬月票)

    看到第一辆水车成功调水。

    刘毅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按照农田数量和城中人口数目,一架水车远远不够。

    水车数量还得适量增加。

    在保证农田得到灌溉的前提下。

    多余的河水亦可以引回家中,虽不能直接饮用,洗衣之类的完全还是没有问题的。

    接下去的一段时间。

    刘毅大兴水力,修筑水坝,扩建道路,改善民生……

    百姓们干劲十足,将更多的精力都投入到小城的建设当中。

    时光荏苒。

    转眼到了入冬时分。

    干枯的树叶被凛冽的北风一吹,不舍的离开树梢飘落在地。

    成群结队的大雁陆续飞往南方,空中留不下一道残影似是不曾来过。

    城中的百姓们早已将短衫换成了长衫,却还是冷得直发颤。

    北方的冬天那种冷是干冷,最低温度可达零下三十多度。

    在没有暖气的日子,大家只能烧点柴火抵御严寒。

    这是刘毅在东汉末过的第一次冬季。

    他不自觉的紧了紧身上的裘皮大衣,他里三层外三层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饶是如此还是能够感受到寒冬的满满恶意。

    这天实在太冷了。

    冷得让人只想躺在被窝里。

    他多想来件羽绒服,还有加绒加厚的秋衣、秋裤,最好再来双加绒的鞋子。

    那简直太nice了。

    他前世本是个南方人。

    南方虽湿冷但气温不至于这么低。

    抗抗也就过去了。

    作为小城之主。

    刘毅有裘皮大衣还是能够抵御风寒的。

    可城中穷苦的百姓们的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

    他们大多只是以麻布蔽体。

    部分家庭会在麻布夹层填充些芦苇、丝絮,可依旧难以抵御严寒侵袭。

    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刘毅,心中很不是滋味。

    但凡有件毛衣,这些底层百姓的冬天也能好过一些。

    毛衣?

    刘毅小时候见妇人们,编织过纯手编毛衣。

    班里小女生们曾经也兴起过织围巾等热潮。

    他也曾学过两手,但是没有什么耐心就放弃了。

    虽然过去了好些年,但基本的手法还是有一些印象的。

    一卷毛线,两根竹子制作的长签子做织针。

    不是有手就行?

    闲来无事。

    刘毅命下人们将一些羊毛进行一系列加工。

    将得到的干净的羊毛反复加捻,线条越来越细,越来越结实。

    最后通过并线将线条合股成毛线。

    虽然看起来有些粗糙,但是刘毅觉得已经勉强能用了。

    他命人将粗毛线卷绕。

    根据脑海中的记忆,将手里的粗毛线笨手笨脚的绕来绕去,终于绕出了手感。

    不过他依旧没有耐心。

    织毛衣这活还真不是有手就行,还得坐的住。

    而且关键几处针法他有些遗忘,怕是编织出来的毛衣也是十分的寒碜,没人敢穿。

    大老爷们编不出毛衣不丢人!

    他只好这番安慰自己,而后十分干脆喊来许多手活出色的女工。

    将心中的想法说与她们细听。

    这些女工们听说是用这些粗线条编织衣服,用来裹在身上御寒。

    纷纷觉得有些天方夜谭,太过想当然。

    如果和他们说这话的不是刘毅,她们绝对以为对方是疯子。

    但刘毅不同,她们对刘毅还是十分信服的。

    在刘毅之前她们也不相信,有能够便捷抽水灌溉农田的水车。

    不少人对刘毅几乎达到崇拜的地步。

    所以她们非常认真的倾听,认真的学习针法。

    在刘毅的耐心讲解帮助下,这些手活本就很好的女工,很快就上手了。

    在几处关键部位的针法处,刘毅记不清怎么编,但是他大体思路方向还是懂的。

    这些女工通过刘毅的思路,集体商讨、不断尝试,费了一番心神。

    终于还是攻克了难关。

    在她们所有人夜以继日的共同努力之下,小城中的第一件手编毛衣终于诞生。

    样子比之刘毅后世所见到的样子,已经相去不远。

    虽然没有染色,但是看起来依旧十分耐看。

    朴实无华,但胜在耐用。

    日后只要加以改进完善,提升材料的品质和改进针法。

    一定能够编织出暖和、实用又好看的手编毛衣。

    让部分有条件的百姓,能够穿上好衣服的同时,又能能够让张凌的商行中多一款商品。

    这事等张凌回来,就可以让他着手去研究安排了。

    刘毅还是喜欢当个甩手掌柜,他要做的就是发掘手下的优点。

    如果事事都要他亲力亲为,不说自己累得半死,手下们的潜力也无法激活。

    适当放手,整体把握是他对自己的定位。

    由于原材料有限,刘毅无法大力生产手编毛衣,让每个百姓都能够穿上这些,相对暖和的衣服。

    但是还是能够做到让他手下的几名心腹,穿上这些手编毛衣的。

    对于这外表和材质均不同于,平日他们所穿过的任何一种衣服。

    众人都显得十分新奇。

    他们穿麻布也过穿棉布,却从未穿过毛衣。

    最重要的是,这是刘毅赏赐给他们的衣服。

    对他们来说这就是一份重礼,代表着刘毅对他们的关心和重视。

    众人心中十分感动,纷纷对刘毅道谢。

    典韦等人对刘毅用羊毛制作毛衣的奇思妙想,感到十分佩服。

    不管是特供盐、烧酒、酒精、水车还是现在的毛衣。

    刘毅总是能够给他们,带来或大或小的惊喜。

    还别说,这所谓的毛衣穿起来确实比那些布衣、棉衣暖和许多。

    众人穿上刘毅赏赐的衣服,顿觉爱不释手。

    身上暖和,心里更暖和。

    当然手编毛衣只是刘毅漫长冬季里,一个不经意小插曲。

    毅兴城的一切都已渐入正轨。

    很多东西都不需要他再事事操心。

    他可以很放心的把相应事务,交由众人去打理。

    一日阳光明媚,天朗气清。

    众人难得的获得清闲。

    刘毅便与白起等人在院内饮酒驱寒。

    感谢他们这些时日的辛勤付出,也为加强众人的联系,拉进彼此间的距离,互相亲近亲近。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气氛便热烈起来。

    烧酒本就够烈,加热后喝得也十分尽兴、上头。

    在座的众人均是青壮。

    大家年岁相仿意气相投,多是年轻气盛的热血大老爷们。

    张曼成望着推杯换盏,笑声爽朗的典韦等人,总感觉氛围还是欠缺了点什么。

    他冲着众人高声道:

    “光喝酒还是不够尽兴,我有一个提议,不知诸位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