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自立为王开始 » 第一百一十七章何不担此重任(感谢“擎天”大佬月票、打赏)

第一百一十七章何不担此重任(感谢“擎天”大佬月票、打赏)

    见刘宏神情有些动摇。

    卢植暗道不妙。

    刘宏为人他比较清楚。

    可以说是昏庸无能、胸无大志、追求享受、十分奇葩的皇帝。

    自从刘宏登基之后,就没干过几件好事。

    贵为皇帝不理朝政、不管百姓疾苦。

    唯独对金钱痴迷的程度,达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一心只想着搞钱,在位这么多年,年年国库空虚。

    即使不讨伐贼寇也一样常年亏空。

    为何天下群贼并起,难道自己心里没个数吗?

    不说众所周知的卖官鬻爵。

    单凭一个抽地亩税。

    凡家有一亩地就交十个钱的简单、粗暴的敛财手断。

    引起了多大民愤?

    但刘宏掉到钱眼里去了,依旧不管不顾连番下令“抢钱”。

    天下百姓纷纷从贼,还不是被他逼的?

    不过作为臣子,这番话卢植自然是不敢说的。

    难得黄巾起义让刘宏清醒了一点,现在必须得再劝劝他。

    好让皇甫嵩戴罪立功,再受重用。

    想到这里,卢植再次出声道:

    “陛下,臣认为招安之法暂不宜采用。

    若今天招安、明天招安,这个招安、那个招安。

    朝廷威严何存?

    天下贼寇只会以为朝廷软弱可欺,是一个纸老虎。

    到时候人人都敢造反。

    大不了等着招安就行,反正造反的代价那么低。

    臣等不反对招安。

    但我们大可征讨不了之后再招安,要展现出我们的强硬态度。

    让天下贼寇明白,不是想造反就能造反。

    只要敢造反就要做好承受我们无尽怒火的准备。”

    他环视一圈那些反对出兵的大臣:

    “倘若招安,黑山贼就有了合法身份发展反而更快。

    到时候我们再想征讨只怕难矣,任由他们壮大,我想这也不是诸位的初衷。”

    卢植的一些好友纷纷附议。

    “倘若如此轻易就可获得招安,朝廷威严将受损,再无法让天下人人信服。

    此事万万不可,望陛下三思。”

    “必杀鸡儆猴扬我军威,震慑天下群贼才行……”

    刘宏觉得卢植等人说得十分在理。

    他亦想要征讨贼寇,狠狠的杀杀贼寇们的势头。

    免得时不时就有人冒出来造反,挑衅他天子的威严。

    讨贼在他看来是很有必要的。

    只是他就像铁公鸡一般,丝毫不愿花费国库中的钱粮去征讨张燕。

    动他钱财如要他性命,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卢植揣度一番,便看出了刘宏的心思。

    接声道:

    “陛下若是担忧国库亏空、朝廷兵力不足无力征讨。

    可要求冀州,并州,兖州三州郡县,缴纳粮草援助讨贼部队。

    再征多方召郡兵、及招募兵勇,训练士兵、整点武器。

    集冀州,并州,兖州三州之力足矣讨贼。

    若真无法镇压,再行招安之事不迟。

    大棒加甜枣非但能表面我们朝廷的立场,也能让天下人明白陛下乃恩威并施之明君……”

    卢植苦口婆心,据理力争。

    直说得那些主张招安之法的重臣,最后缄口不言,不再与他争执。

    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绝非浪得虚名。

    众人最后都被他说服。

    而卢植所言正合刘宏心意。

    集冀州,并州,兖州三州之力讨贼,让他们出兵出粮出钱。

    这样他即使要出钱也可以少出很多,又可以杀杀贼寇们的势头。

    征讨能成功则体现出朝廷军威,征讨不成也能震慑群贼、通过招安体现朝廷气量。

    总比不作为而威严尽失来得好。

    左右一想,反正不亏。

    刘宏当下便有了计较。

    他对着在座的诸位文武百官开口询问道:

    “卢尚书所言甚是。

    诸位爱卿以为何人可担当此重任,领兵讨贼?”

    何人领兵讨贼?

    在座的文武百官,环顾四周想要找出一个合适领兵人选。

    半晌过去了。

    均没有个合适人选。

    贼寇数量众多,非有领兵经验丰富者不能胜任。

    汉末三大名将。

    皇甫嵩被撤职问罪。

    朱儁丧母离职回家守丧。

    卢植前番征讨黄巾贼反遭下狱,他这个当事人没开口,众人只能将目光望向他,想看他作何计较。

    卢植看了眼众人,对刘宏说道:

    “臣以为皇甫义真可担当此重任,领兵讨贼。”

    皇甫嵩?

    听到卢植提名皇甫嵩。

    无论是刘宏还是百官都愣了片刻。

    皇甫嵩前头刚平叛不利被撤职问罪,现在卢植又举荐他。

    让一个讨贼不利的人去讨贼?

    这不仅是自相矛盾的问题,而是在打刘宏自己的脸。

    有罪之人安能担当此重任?

    刘宏显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

    脸色略微有些难看,沉声道:

    “诸位爱卿以为还有何人可担当此重任,领兵讨贼?”

    在座的众人有部分已经和卢植达成默契,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出乱。

    其余部分文武百官,有的心向皇甫嵩也不发言。

    有的虽和皇甫嵩互相不对付。

    但也明白在座众人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了。

    浓眉大眼,阔面重颐的何进见众人都不发言。

    目视卢植,高声询问道:

    “卢尚书熟读兵法,全力劝陛下讨伐张燕,何不担此重任领兵讨贼?”

    卢植笑道:

    “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为陛下分忧之事,植本不敢辞。

    然皇甫义真讨伐黄巾起义所取得的瞩目成就,天下人皆知。

    其领兵才能胜我诸多,不可同日而语。

    皇甫义真平叛边章、韩遂之乱不利是事实。

    然陛下若因一次失利而不念他先前之功,恐寒了天下人之心。

    今正是用人之际,何不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以示皇恩浩荡、湛恩汪濊……”

    海内名儒就是海内名儒。

    说得在情在理。

    为皇甫嵩求情的同时,也能将刘宏舒服的奉承一番。

    这要是在以前,卢植断不会如此违背自己的意志。

    昧着良心说瞎话。

    为了皇甫嵩他是真的豁出去了。

    不惜折价自己,还全力讨好褒扬刘宏。

    果然。

    听完卢植的话刘宏顿时龙颜大悦。

    那些心向皇甫嵩的文武百官,察言观色。

    纷纷附议。

    见众人难得的意见统一。

    刘宏当即下旨。

    命皇甫嵩仍领左车骑将军一职,戴罪立功统领军马前往黑山一带讨贼。

    冀州,并州,兖州三州郡县皆资助粮草、武器战甲,协助皇甫嵩大军讨贼。

    除朝廷所派遣的兵马,其余士卒由皇甫嵩自主征召郡兵、募集乡勇。

    正是应了卢植所言,集冀州,并州,兖州三州之力讨贼。

    为他自己省腰包。

    重新受到启用的皇甫嵩。

    对卢植等人深表感激之情。

    而后率领一队兵马出了洛阳城,径直朝太行山方向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