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自立为王开始 » 第一百二十五章以安兄长之心(感谢大佬“幻噬heart”月票)

第一百二十五章以安兄长之心(感谢大佬“幻噬heart”月票)

    是以皇甫嵩等人就刘备提出的夜袭计划。

    进行了一番详尽的商讨。

    众人各抒己见不断完善夜袭计划。

    确保能够做到万无一失。

    最好能够一举歼灭对方城外驻军,断其一臂给他们当头棒喝。

    皇甫嵩对刘备的观感进一步提升。

    不仅设法让他重受启用,此番还献上了夜袭计策。

    所以在刘备的主动请缨之下,皇甫嵩毫不犹豫的把夜袭重担托付于刘备。

    刘备与张飞对视一眼。

    两人脸上均是兴奋之色。

    立功扬名的机会终于又来了!

    刘备更是暗喜这此设法,让皇甫嵩重被启用实在是太明智了。

    要不然他根本抱不上他这大粗腿,也没有这么好的表现机会。

    没有表现的机会就不能立功,就无法在职位上获得提升。

    退一步来说,即使职位没有太大提升,他们兄弟三人的名声也能慢慢打响。

    有了好的名声,日后表现的机会就更大了。

    此乃一个良性循环,安能错过。

    刘备与张飞二人迅速领命而退。

    紧锣密鼓的部署今晚夜袭之事,暂且不提。

    ……

    却说。

    傍晚时分,毅兴城城头。

    刘毅站在正前方。

    郭嘉站立在刘毅的身旁,典韦守在刘毅后方,两人皆是默然不语。

    刘毅望着远方错落有致,与毅兴城互成犄角之势的几处大营。

    心中意气风发。

    一年多的时间。

    他从一个即将被车裂的囚犯。

    到现在盘踞一城。

    手下士卒五万,百姓十余万。

    从最初只有一个白起追随。

    到现在有了白起、典韦、郭嘉、张曼成、周仓、廖化、裴元绍、李大贵以及投靠他的众黑山贼头目可用。

    更不用说还有背包中那些未用的军团卡、粮草、武器等物资。

    甚至还有了一个温柔体贴、善良可人的妻子。

    这一切转变实在太过梦幻。

    以至于无数个夜里,刘毅常常觉得自己就像在做梦一般。

    可现实里的一切告诉他,这些都是真的!

    在这之前。

    他活得提心吊胆,常常步履薄冰,生怕一步走错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所以面对很多事情他都相对谨慎保守。

    因为不放心,所以一切事务皆欲亲自过问、亲自参与,事无巨细。

    有一段时间他确实也感到身心疲惫。

    一开始他觉得是因为身边除了白起,没有好的帮手。

    郭嘉不言不语。

    张曼成、李大贵差点火候。

    除此之外再没有值得他信任的人,为他分忧解难。

    到后来他才发现,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只是因为他不懂得放手,不愿意相信别人。

    他以为自己熟知历史事件,事情他亲自去做会更有把握、更有胜算。

    事实上好几次确实也是如此。

    因为熟知历史进程,他可以在长社利用皇甫嵩的计谋,大破皇甫嵩等人。

    可以根据黄巾败亡的时间,敢于放手让白起火烧宛城大败秦颉。

    可以大费周章的去陈留寻典韦,可以在广宗坑张梁、张宝一把。

    但在这之前他从没有考虑过。

    其实很多事情放手让白起去做,即使白起不知道历史进程,结局也未必不如他的先知先觉。

    他觉得自己谨慎的有些可笑。

    既缺乏安全感,又常常固执己见。

    既觉得没有人为他分忧、别人能力不足,又常常自己主动把事情做了,不给别人成长的机会。

    他害怕失败、渴望成功!

    可是人生一世,又岂能事事都是成功而没有失败?

    在毅兴城的这些日子里,尤其是在有了妻子以后。

    他渐渐想通了。

    其实他根本没有必要活的这么累。

    大胆的放手让手下去做。

    失败几次又如何?

    不经历风雨,廖化、周仓等人又如何能够快速成长起来。

    未来的路还很长、还很艰难,必须要学会放手,让手下们尽早成长,日后才能担当大任。

    他要做的就是依靠自己对于历史进程的了解,来指引和帮助大家。

    尽量学做“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所以这次面对来势汹汹的皇甫嵩大军。

    刚好历史进程上也没有这段情节。

    刘毅索性完全放手。

    让白起领兵前往迎敌,自由发挥。

    他则坐镇城内居中调度。

    五万兵马。

    两万主力部队及一万后备军,随白起出城安营扎寨。

    一万主力部队及一万后备军,随他固守城池。

    双方互为犄角。

    再次打量了一会儿白起所在的营地。

    刘毅突然右眼皮直跳,让他隐隐感到有些不安。

    倒不是说白起营地驻扎位置、或者其他方面有何不当。

    他只是单纯有种不好的预感。

    这种感觉有些微妙,很难描述,就是让刘毅感觉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的心烦意乱。

    索性对身旁郭嘉说道:

    “奉孝,闲来无事,愿随我到城外驻地走上一遭否?”

    郭嘉没有回答,反问道:

    “兄长还是放心不下白将军他们?”

    刘毅摇摇头: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自然百分百相信他们。

    只是我突然有种心乱如麻的感觉,不亲自去营地看看,心里不踏实。”

    闻言郭嘉笑了笑:

    “既如此嘉当陪兄长走上一遭,以安兄长之心。”

    “嗯。”

    刘毅点点头,没有再说话。

    示意典韦备马。

    方下了城头,领着郭嘉等一队亲卫,前往兵营巡视部队。

    众人刚到兵营不久。

    狂风骤至。

    突然身后传来“咔嚓”一声巨响,似是枝干折断所发出的声响。

    刘毅忙回头。

    只见折断的大旗轰然到底。

    砸在地上“嘭”的发出一声闷响,激起尘土无数。

    大旗被风吹断了?

    什么情况?

    这一来就发生这种事,实在是让他倍感蹊跷。

    当下不安的情绪就更甚了。

    观校场四周,亦是一片哗然。

    场面有些许哄闹,不过很快就归于平静。

    望着倒在地上的半截大旗。

    不少士卒的脸上都露出惊恐神色。

    大旗的枝干那么粗。

    怎么可能说断就断。

    莫不是他们哪里做得不对,得罪了神灵?

    大战在即。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啊!

    古人们都很迷信,举头三尺有神明。

    对方大军刚来,他们的大旗就被风吹断,这在他们看来,是件非常不吉利的事。

    看到众人惊恐不一的神色。

    刘毅亦心存敬畏。

    茫茫天天之间人如沧海一粟,微不足道。

    很多东西根本无法用常理解释的通,有些东西刘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他受过科学教育。

    然经历了魂穿三国一事,他对冥冥之中的神秘力量,还是抱着敬畏之情的。

    典韦将旗帜持起,走到刘毅跟前茫然问道:

    “主公此预兆,是吉是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