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回到2018年夏天 » 1.我们该如何再见

1.我们该如何再见

    只是二十岁的夏天,我的世界急转直下。

    他们说,青春时期的夏天才叫夏天,蝉声里看电影打游戏追剧,空调房里吃西瓜冰激凌,穿着短裤短裙子在星空下到处乱跑。

    而后来的我的那些夏天,都只能是被叫做“天很热的日子”。

    我和同桌天各一方,先是开始有几天因为初来乍到大学社团活动瞎忙活一通忘了联络,就隔了一段时间没有联络。

    后来就揣测着,她也不联系我,估计也是很忙,我也不方便打扰,就又隔了一段时间没有联络。

    战线拉得越长越不知道该如何开口重温当年的无话不谈和无打不闹。

    我自我暗示她这么热情开朗活泼洒脱的女孩肯定招人喜欢,比我好的男孩满大街都是,怎么会有空再回来搭理我呢。

    我想问她是不是有男朋友啦,都懒得理我啦!

    我想开玩笑说果然感情淡了呀!

    打完字后又删了个干净——

    人家又没有男朋友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又算是什么。

    而且,我怕她当真。

    妈的,我从前可是从来不会顾虑这么多的。

    在她面前,我总是有什么说什么,从不拐弯抹角,也从来不遮遮掩掩,嘴上根本就不需要有一个把门的,可是自此那个吻过去,好像一切都不能那么着了。

    我知道的,无论我说什么,开什么玩笑她都不会生气的。

    可是,不一样了。

    西蒙波娃在《越洋情书》里写道:

    我渴望能见你一面

    但是请你记得我不会开口要求要见你

    这不是因为我骄傲

    你知道我在你面前毫无骄傲可言

    而是因为

    唯有你想见我的时候

    我们的见面才有意义

    可是在这一刻我能清晰地感受到,如果你不开口,你怎么知道对方想见你。

    有多少的爱和相遇是这样自杀的呢?

    有多少的爱和相遇是这样被自杀的呢?

    说到底即使对方不想见你,你也应该去见那一面,因为你想见他,这样的见面依然有着浓稠的意义所在。

    不然当年华老去,所有的遗憾像是坐月子时留下的病在年老时日复一日地困扰,像是年轻时做过的钢板手术在年老时风湿骨寒。

    所有的尊严在巨大的遗憾面前局促不安,幼稚地可笑。

    这才是最没有意义的事情。

    道理确实都懂,就是做不出来。

    我也只是每周固定频率地和她的妹妹说说话。

    我是个十足的妹妹控或者女儿控,一直把她当亲妹妹一样看待,她可爱的一笑能轻而易举地击化我的心。

    可能是因为自己没有妹妹感觉新鲜,也可能不是,谁知道呢,反正我没有妹妹。

    在街上看到好看的衣服,比如那种牛仔连体裤,简直可爱至极,可惜我又不能穿,就给她买过去。

    比如网上有什么零食大礼包,那种哄小女生开心的小玩意,我也都会给她寄过去。

    这个极其听话懂事的小女孩简直要融化了我的心。

    她也一直拿我当亲哥哥看待,总是事无巨细地跟我说一些学校里面的琐事,比如足球课谁摔倒磕出了血,比如谁又发烧被隔离了。

    看到我打球的时候脸上被划了一道,也会特别关心地嘱咐我,比如要用生理盐水不要用碘酒不然会留疤,比如不要用手指碰到勤洗手不然会细菌感染,比如要用哪种药膏涂多少次什么时候涂......

    我当然听到这些都会有点不耐烦。

    但因为她是妹妹,我就很乖巧的嗯嗯地答应,并且屁颠屁颠地买来她说的药膏给她看,我就是这么地宠妹妹。

    我当然不担心她在学校的情况,她这么可爱懂事的女孩必然会很招老师和同学喜欢,就关切的问她家里的情况怎么样。

    她立马回复一句:“挺好的。”

    然后停顿了很久又发来一句:“挺好的。”

    我猜测她过得并不好,如果真的很好第一句她就不会词汇匮乏到只说一句挺好的,她至少要说她的妈妈找外遇的频率是不是降低了很多,她至少要说一说她的爸爸是不是醉酒的次数少了很多。

    可是我也知道不可能的,我是看过不少长得好好的树长出了分叉,倒是没见过两个奔往远方的分叉又长回到一起。

    我深以为爱情就是这个道理的。

    或者更负责任的说,婚姻就是这么个道理。

    如果她真的很好就不会此地无银三百两地再说一遍挺好的,她怕我担心。

    我也不忍心多问,毕竟我能做到的事情太少了。

    充其量再问问她八戒还好吧,缺不缺钱。

    偶尔她也会问问我大学生活怎么样?

    我也只能回一句挺好的。

    其实我本来可以虚伪的编一些好话的,可是我过得真的不好。

    来到大学后我才发现:

    一个班内熟络的也只有舍友,大部分根本叫不上名字,

    舍友也只是舍友而不是可以无话不谈志趣相合的交心的好朋友,

    大部分也只是碰巧相逢走个过场不至于弄僵而已。

    每天是去上课而不是像回家一样回一个固定的教室,

    上课没有满屋子的热闹没有同桌前后桌,只有冰冷的教室和不认识的身边人。

    没有老师讲段子和笑话,他也不会因为你走神不听课叫你罚站,

    甚至连玩手机他都不会管了,上完课就走老师不会记得你的名字。

    是一学期为数不多的考试,而不是做不完的试卷和考不完的试。

    是半年回一次家,而不是几周或者一个月回一次家。

    没有课间操和升旗仪式,没有人陪你下课买零食,没有人陪你上厕所,

    有的只有一个人穿梭在教学楼宿舍和食堂的身影。

    像一盘散沙,四处飘扬

    像成熟了的蒲公英,迷茫没有方向

    我的生活变得没有奔头。

    而且是很突然地没有了奔头。

    就像是一场做了很久的梦突然醒了一样的茫然,或者醒了很久的人突然感觉进入了梦境一样不知所措。

    我不止一次梦到过这样的模样——

    高三,校园里,傍晚五点,枫叶铺满了石板街,望去都是夕阳红。

    我在刷完一套高考题,猛然地抬起头,望向窗外,天色已经暗淡,在窗户上能看到同桌奋笔疾书的侧脸的反光。

    我支起下巴,看着天边残存的一朵彩云,一遍又一遍想象着大学的时光,一遍又一遍想象着我们奋斗十二年后的终点到底是怎样的欢愉——

    那个终点一定美好的不成样子,不然怎么值得我们日复一日的冷板凳,不然怎么值得我们不顾一切地去追寻。

    那个终点一定美好的不成样子,不然怎么值得那么多人趋之若鹜地追求,不然怎么配得上那么多人起那么早睡那么晚地去付出。

    那像是一道光指引着我们,我们满心都是安全感地往那个方向去奔跑,自以为值得。

    那时候我还不知道,那段时光才是我最好的时光,那时候的我未必认为自己是最快乐的,但一定是最有憧憬和满怀希望的。

    那时候,绝对不会有个画外音告诉我:

    你现在所经历的,就是你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那时候只有老师还在讲台上讲:“考上大学你就轻松了。”

    下面会是一群渴望熬到出头的羡慕的眼睛,那一双双眼睛里全都是期待和渴望,以至于都没有看清远处橘黄色的晚霞和身边最爱的那个她。

    我甚至病态地觉得这不是我的问题,是2020年的问题。

    这一年,澳洲持续了9个月的大火,澳洲三十多万只蝙蝠迁徙,美国乙流病毒肆虐,东非3600亿蝗虫寸草不留,RB核泄漏地震海啸,加拿大三米深的暴雪,菲律宾80年意见的塔尔火山爆发,沙特禽流感超过2万多只鸟类死亡……

    没有特殊情况的话,科比空难逝世。

    不出意外的话,足球传奇巨星“上帝之手”马拉多纳也因心脏骤停逝世。

    疫情爆发。

    东京奥运会延期一年,如果疫情得不到控制,或许会被取消。

    我们在家中隔离,自从寒假回家就再没有去上学。

    高考延期一个月。

    钉钉,腾讯课堂,学习通等等大行其道。

    猿辅导和作业帮疯狂融资,似乎迎来了线上教育的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