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李小芬的职场炼成记 » 第二十八章 开题

第二十八章 开题

    时光就继续流逝,李小芬两年的临床轮转结束了,接下来的去向就是:“一个基本点两个方向”,也就是,两年的临床轮转,要有个交待,那就意味着结业考试!

    考试的成绩,预示着两个不同的去向:如果结业考试成绩达300分以上,英语考试成绩达90分以上,就可以直接转读博士,毕业直接是博士学位;没有达到上述标准的合格的同学,则只能进行下一步的课题设计及研究,准备毕业论文,答辩毕业,取得你的硕士学位。

    京都医科大学的临床技能型研究生的两年临床轮转结束后的结业考试,与各个附属医院本科毕业留校的两年轮转的住院医师是同时进行的,对本校留校的,如果你两年轮转的结业考试也达到转博标准,则也可以直接转博!

    而一旦你这次结业考试不及格,后果会很严重:研究生会导致你不能毕业,留校的住院医师会导致你重新轮转。

    已有先例的同事,就因为此结业实践考试查体时未行心肺的叩诊检查但写病历时写了叩诊,监考老师就未给过关而导致考试不合格,而直接辞职走人。所以,这两年后的结业考试,无论对谁,重要性都不言而喻!

    结业考试是京都医科大学一个年级的所有住院医师都必须参加,考试地点由校方指定,基本就是在京都医科大学的三个最大的综合性医院进行。李小芬被分配到了第一附属医院参加考试。

    考试由二部分组成:理论考试及实践考试。

    理论考试,对于身经百战的临床医学生,基本不是太大问题。重要的就是实践考试!

    实践考试的其一,是临床病历考试:监考老师会指定几个不同的患者,事前你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疾病的患者,就是要你通过自己的问诊、查体、及提供的必要辅助检查,来初步判断出患者的疾病的诊断,并进行鉴别诊断及提出明确的治疗方案。

    实践考试的其二,是重要的阅片考试:一排放在X读片机上的各种不同的X光片,每个人有10分钟的时间阅片,阅片后给出阅片报告;一排心电图排列在桌子上,阅图后给出诊断。

    这绝对是对你日常临床工作的超全面检查!而且,监考老师都是各个附属医院的专家教授,倘若你再有幸碰到一个很认真的老学究,那更是严峻的考验!

    一圈的流水考试下来,李小芬紧张得浑身是汗!幸运的是,李小芬遇到的监考老师,是一附院一个很和蔼的女教授,笑容可掬。老师甚至还会安慰每个考试的同学:

    “别紧张,都是你们平日里工作遇到的问题,好好答,没问题的!”

    ……

    还好,李小芬顺利通过了结业考试,结业考试成绩达到了转博的标准,但李小芬的英语成绩没有达到90分以上,意味着:李小芬不能直博!

    成绩下来后,李小芬反倒是舒了一口气。长年的机械式苦读,李小芬达到了极点。现在的李小芬,一看到书就厌烦,既往所有的读书的乐趣都荡然无存!所有的学习、上课对李小芬来讲,都变成煎熬、负担和重压……

    李小芬确实到了该结束自己学生生涯的时候了!

    还有一年就面临毕业,不能直博,就意味着必须尽快做课题写论文,才能赶得上很快来临的一年后的论文答辩及毕业。

    李小芬很是着急,反复多次去找导师王良教授。

    本来一开始对李小芬寄予很大厚望的王良老师,应该是完全没有预料到李小芬会没有达到直博的标准,课题完全没有准备!

    王良老师反复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怎么能没有转博呢?”

    李小芬感觉自己辜负了老师的殷切希望,内心很是不安。但现实就这样,无论是考试的实际情况,还是李小芬自己本身的实际情况,都决定了李小芬不能再继续进行自己的博士学业了。

    问导师要课题后,二周过去了,王良教授还是没有给出答案。李小芬心急如焚!只能向老师说:

    “要不我自己先去查查资料?”

    “好吧,你自己也看看,我再考虑考虑。”王良教授给出了回答。

    于是,为了能按时顺利毕业,李小芬一头扎进了图书馆!

    立课题,想要毕业,参照国内文献肯定不行,于是,李小芬便扎进了京都医科大学图书馆的外文馆里,翻阅各种文献资料,大海捞针一般,去寻找着自己的课题。

    想最终确立课题,必须得先了解自己专业目前的进展情况,那么,最便捷的快速方法,就是了解大纲!

    李小芬发自内心地感谢京都医科大学的图书馆,有那么多的专业外文书籍及检索工具!

    于是,李小芬先从图书馆的“IndexMedicus”上,按照最新文献倒叙检索!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做了两大本笔记,李小芬终于大概了解目前血液学方面的新进展和研究热点。

    了解了最新进展及研究热点后,李小芬还要结合自己医院血液学实验室的实际研究能力及情况,从那些热点中去筛选自己实验室可行的实验。最终,李小芬筛选出了两套方案。

    筛选出两套方案后,根据这两套方案的思路,再去查相关的具体文献!

    为了能查到最新的相关文献,李小芬翻遍了京都医科大学外文馆几乎所有的最新版的Blood,BritishJournalofHaemotology等外文资料,为了能查到京都医科大学图书馆查不到的文献,李小芬跑遍了资料很全的军医图书馆、帝都图书馆等等等等。

    终于,忙了近一个月,两套方案的最终具体可行性方案出炉。其中一套方案就是目前血液学实验室正进行的操作,只需购买相应试剂即可;而另外一套方案,则是附属二院血液实验室从未开展过的项目。

    方案出炉后,李小芬立马感到心情畅快很多。

    拿着两套成型的方案的具体详述文件,李小芬交给了导师王良教授来最后拍板。

    看过方案后,导师很高兴,让李小芬先行试验性操作,看看具体操作结果如何。

    老师拍板后,李小芬立即着手其中那套血液学实验室从未开展过的项目的准备:

    联系厂家,购买试剂,准备材料,准备标本,准备相关的实验器材等,终于,一周后,李小芬的试验性实验开始进行。

    不幸的是,反复几天的实验后,实验结果从未达到预期,最终,放弃这套方案。

    另外一个课题,是有关于“急性白血病的特殊免疫复合物标志的研究”,通过定量某些急性白血病细胞上的特殊免疫学复合物,来预测判断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等。实验的操作方法,是目前血液学实验室每日进行的,只需购买相应复合物的单抗即可。

    不用怀疑,试验结果很成功。

    李小芬把预实验的过程及结果汇报给导师王良教授后,王良教授很高兴,高兴的不仅是血液学实验室又开启了一个新的项目,更重要的是:李小芬的课题最终确立!

    就这样,在李小芬不懈的努力下,只用了一个月左右是时间,李小芬顺利地确立了自己的毕业研究课题,开始了她最后一年的科研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