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铁马笙歌 » 第四章 从容事败 嗣源归天

第四章 从容事败 嗣源归天

    “莫悲金谷园中月,莫叹天津桥上春”。

    天津桥横跨于洛河之上,上面有亭子、栏杆,还有华美的表柱,桥下流水淌淌,风景宜人。平日里,桥上行人络绎不绝。但是,此时此地却充满了肃杀之气,李从荣早已没有雅兴去欣赏周围的风月,他正领着百余骑兵在方阵后面督战、压阵,旁边的马处钧指挥着推撞车的士卒和抬攻城锤的力士到方阵的最前面。

    等到攻城阵型布置完毕,李从荣便拔出腰袢上的长刀,向前方一指,吼道:“最先进入皇城的,拜爵封侯,赏金万两。”

    前方步卒听到后,有的嚷嚷着,拿着圆盾,挥舞着手中的横刀,有的大叫着,举着长枪,跟在撞车和攻城锤的后面,向着端门行进。

    朱弘昭站在端门城楼上,望着城外的叛军,见叛军成纵列方阵向端门推进。当经过黄道桥时,叛军阵型已经有些散乱,朱弘昭向旁边一个背着双面令旗的士卒吩咐了几声。传令兵就拿着令旗先后跑到端门城楼的两端,向左掖门城楼和右掖门城楼各自挥舞了几下。

    左右掖门被缓缓打开。这时,攻城的叛军才行进到端门外的空地上。

    朱弘实领着五百骑兵,安从益领着三百骑兵分别从左右掖门涌出,插向攻城方队的两侧。攻城的叛军看着向他们奔驰过来的大队骑兵,听到轰隆隆的马蹄声,有些惊慌失措,阵型越显散乱。

    出了皇城的骑兵,奔跑到距离叛军四十多步远时,便张弓引箭,瞄准叛军方阵就是一阵直射。刹那间,就倒下几十人。方阵里有几个步卒仿佛是受到惊吓,转身就往来时的方向跑去,结果没几步,就被后面马处钧率领的骑兵射翻在地,方阵的躁动才小了一些。随后,马处钧领着一百骑兵迎向左侧安从益率领的皇城骑兵。

    安从益看到迎面而来的马处钧,向身侧大吼了几声,就看见有接近两百骑士脱离骑队,迎向对面的骑兵,和对方碰撞到一起,瞬间人仰马翻,缠斗在一块儿。安从益领着剩下的人,紧紧握着手中早已出鞘的横刀冲向方阵的左侧。

    李从荣在桥上,看着前面方阵在皇城骑兵的两翼包夹下,仿佛冰雪消融般向四周溃散,转身奔逃者不计其数,知道大势已去。他最后望了一眼早已倒在地上的马处钧,一拉马缰,向着自己的府邸奔去,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安从益望见桥上的李从荣逃走,带着一队人马就跟了上去。

    赵弘殷领着两千骑兵,风尘仆仆地进入洛阳城,朝着皇城方向奔去,沿途看到一些穿着皮甲和一些穿着寻常服饰的人正在劫掠街道两旁的店家和百姓,想来应该是一些溃兵和乘火打劫的人。

    赵弘殷在天津桥南的天门街遇到尾随李从荣而来的皇城使安从益,了解到战事已经结束,捧圣马军都指挥使朱洪实在端门附近。然后,他就分出几队人马奔驰在洛阳城里,肃清街道,并向两旁喊道:“朝廷平乱……闲杂人等回避,关紧门户,防止贼人入内,有敢拿兵刃反抗者,就地格杀。”

    赵弘殷向随行副将吩咐完,便领着其余人策马奔向端门。

    端门前的空地上,一片狼藉,有横卧的人,也有散落在地的刀枪和盾牌。不远处,朱弘实和李重吉正在指挥手下打扫战场,他们听到天津桥方向传来成片急促的马蹄声,抬眼望去,就看见身着捧圣马军样式甲衣的骑兵飞驰而来,朱洪实知道是援兵到了。

    一会儿,领头的人就来到朱弘实面前。来人翻身下马,向朱弘实拱手道:“朱都指挥使,恕末将来迟,还请责罚。”

    朱洪实不以为意地摆手说道:“叛军已败,你来得及时,无需介怀。”随后,朱弘实向赵弘殷介绍起旁边的李重吉,三人寒暄了一会儿,朱弘实就让赵弘殷领着五百马军到洛阳城内清查溃兵,维系治安。

    下午未时,雍和殿内,宰相冯道与孟汉琼、康义诚侍立在李嗣源的床榻旁,听他诉说自己以往的峥嵘岁月,李嗣源刚刚说到天成元年(公元926年)庄宗驾崩后,自己进入洛阳继位,就见朱洪实走了进来,向李嗣源说道:“陛下,叛军已被击败,末将已让赶来的马军副都指挥使赵弘殷在城内清理残余的败兵,约束不法,待洛阳恢复安定后,就让其带着马军返回瀍河。”

    李嗣源点了点头,躺了片刻,忽然瞥见一个人影冲到床榻旁,拜服在地,只听来人禀告道:“陛下,秦王逃回府邸,负隅顽抗,已被安从益击杀了,秦王的两个儿子,臣赶到王府时,已经让乱兵害了,臣未能及时阻止,死罪啊……”

    李嗣源悲从中来,还想仰起头,但最终还是无力地垂在枕头上。他眼角湿润地看着伏在地上的冯赟,张了张嘴,没有说出话来,只觉嗓子发痒,竟是咳嗽起来,到最后吐出一口血来。

    旁边的冯道见状,赶紧上前,带着哭腔对李嗣源说道:“陛下,保重龙体啊!”

    吐过血后的李嗣源反而面色好看了许多,身体也轻松不少,但是他知道自己的时日恐怕是不多了,于是向冯道说道:“可道,拟旨让从厚回宫继位。”接着,他又让孟汉琼前往邺都召回李从厚,吩咐完后,就不再说话,靠着枕头休息起来。

    几位大臣也告辞离去,退出雍和殿。床榻上的老人始终是没能坚持到李从厚赶回洛阳,于二十六日撒手人寰,终年六十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