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异象,世界与精神病 » 第十三章 求法

第十三章 求法

    “道长,您也知道我们是要进宫除魔的。”李唐不再打趣,正色道:“卦象上都昭示了我们此行可能是九死一生,李某人不怕死,怕的是我死了,魔还活着。”

    玄诚子闻言又忍不住捻起了胡须。

    “道长,您也看出来我们仅仅只是普通人,想要冲破军列、步入宫府中去斩杀妖魔的话,不消说我们几个,就是来支军队也怕是力有未逮,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宫中虽然没有像您这样的绝顶高手,但是会佛法道术的护卫肯定不在少数,想要避开这几道难关,只怕全长安城里除了道长您出手,谁都办不到!”李唐眼神灼灼。

    玄诚子看着他这模样,不知道为什么脑后凉飕飕的,他紧了紧身上道袍道:“咳,不必把贫道捧的太高,我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长安城中比贫道年长的四位都还在各寺各观中主持修行,这几人法力高深,我未必敌也。”

    好家伙,年纪比你大的才有可能打赢你,年纪比你小的一定打不赢你呗?李唐心中一颤,自己还真是运气不错,误打误撞进的观阜观底蕴深厚不说,当家的玄诚子在长安城佛道届中,实力至少排得进前五!就像核武器一样,这些人的信息哪怕是只言片语,也不是寻常百姓能打探来的情报!

    这时玄诚子话音一软,苦口婆心地道:“你们想要入宫除魔一事,依贫道看不如还是再深思熟虑一番,李唐呐,这天下能人异士不在少数,城里要是出了事自有朝廷和我们这些人兜着,你这样的年轻人在这大好年纪哪里去不得?为何非要搅进这必死之局里送命……”

    李唐摆了摆手:“道长,不是我不想等,而是我们已经没有时间等了,那魔头能藏在高手如云的宫中还不被发现,就得以窥见它的实力非凡!现在不找机会除掉它,到时候等它像老观主一样魔功大成,我们就更没机会了。现在它还潜伏在宫内没有发作,正是动手的大好时机,只要观阜观振臂一呼,带领各大门派进宫围剿,辅以您的爻卜仙法,任那魔头再厉害也只有死路一条!到时候观阜观身先士卒除魔卫道,定能再现老观主在世时日之声名!”

    玄诚子苦笑道:“李唐,你把这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玄诚子背过手去,看着中庭内植着的几颗绿黄相间的银杏树,慢慢道:“且不说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算贫道真能说动各门各派和我联手进宫诛魔,你说到时候陛下会觉得我等是前来救驾?还是聚众谋反呢?我们有什么拿的出手的证据吗?”

    “八卦镜上那不已经……”

    “我说过了,世间万事并不是一成不变,更何况一点卦象征兆,届时你说卜卦出宫中有魔,可这魔是谁?藏在宫中何处?是妖魔还是心魔?你是为谁除魔?又是怎么得知此事?这些事情你说的清吗?”

    “这……这魔头大概是化身在一女子身上,应该……”

    “宫中除了一众宫女还有奉仪、昭训、承徽等各司各典的女官,再加上后宫里才人、美人、六仪和嫔妃们,整座宫中女子加起来何止千人?陛下会凭一面之词就放几个烂和尚臭道士进后宫翻人吗?不要说是不喜修道的当今陛下,就算是先君在世也不会让此等荒唐事发生在皇苑宫廷。”

    玄诚子拿出手中佛尘掸了掸肩头,道:“李唐,这世间正术要是用在错的地方,就成了人人得而诛之的妖法。有些事并非无人去做,而是无人敢做。”

    李唐沉默。

    玄诚子一席话如当头棒喝令他幡然醒悟,自己的想法和现实的差距是如此之大,本以为这个世界中的佛道势力是一股可以被自己借势的江水,只要稍加引用调拨就能水淹七军,但现在看来自己连泄洪的闸门都无法推动分毫——本土力量势大雄厚且各成体系,根本不是简简单单几乎话能干涉了的层局。

    玄诚子这样想要重振旗鼓的孤家寡人尚且不愿意出手,那些扎根长安城根深蒂固的其他势力就更不可能去直面一座王朝。再进一步想,或者人家根本就知道城中有魔的事实呢?要不然玄诚子的师父怎么可以身化魔躯后,仍在观阜观中存活数年而安然无恙?

    想到这里的李唐打了个冷战,他不再去想,低头拱手道:“道长,那我就只能求法了。”

    “求法?可是我观阜观的道统自古以来都是师徒相传,并无授予外人的先例。”

    “不敢央求您降下观内的正统道法,您教什么我就学什么,进宫寻魔的办法我们自己想,只求道长赐下几门速成的法术,让我们在对敌时能多哪怕半分把握,小子在这里叩谢观阜观大恩!”

    李唐说罢就噗通一声拜向玄诚子,长跪不起。

    玄诚子也没有闪躲,只是捻着胡须静静的看着他道:“我能教你的就只有一门用来强身健体的呼吸法,你愿意学就学,不学贫道也没有其他术法可以传授予你。”

    李唐没有丝毫犹豫地大声道:“谢道长赐法!”

    玄诚子见状眯了眯眼,转身便走,李唐赶忙从地上爬起来恭敬地跟在他身后。

    回到三清阁,玄诚子和李唐相对而坐,玄诚子道:“这是正一道入门呼吸法,并不属门派道术,所以也就不是传功于你,你可清楚?”

    李唐心念微动,笑道:“道长在这里打坐修行,我上香敬神时凑巧听到几句罢了,怎么能算传功呢?”

    玄诚子满意地点了点头,闭上眼道:“吞一气含与口中。”

    李唐见状也连忙学玄诚子的架势坐起身来,两颊一鼓含了口气到嘴里,就在这时,他面前的玄诚子忽然抬起一指闪电般点出,落在他喉颈之间,李唐只觉喉头微微一痛,嘴中的那口气忍不住咕地一声咽了下去,不等他有所反应,玄诚子又接连在他胸口、阙中、腹下点出数十指,接连不断的点击让他咽下去的那口气像是一只听话的小老鼠,在玄诚子的指引下任意窜动。

    玄诚子悠悠的声音响起:“不即不离,勿忘勿助。万念俱泯,一灵独存。于此念中,活活泼泼。于彼气中,悠悠扬扬。呼之至上,上不冲心。吸之至下,下不冲肾。一阖一辟,一来一往,行之二七,肾火蒸腾。自此丹田气暖,息不用调而自调,气不用炼而自炼。气息既和,不出不入,无来无去,是为神息。玄牝之门、天地之根。气到此时,如胎方胞,自然真气熏蒸营卫,由尾闾穿于夹脊,上升泥丸,下桥过楼,至绛宫而落于中丹田,是为河车初动。”

    李唐只感觉那口气经过的地方燃起了一道火线,火线在他奇经八脉里窜动,他只觉着小腹里暖洋洋如同生起了一团火,待那火线巡游全身各处后,最终归进那团火中,就在那一刻李唐忽然浑身一震大汗淋漓,身上的汗液如浆般渗出浸透衣衫,还带着一股腥臭的味道四散开来。

    李唐睁开眼,旁边的原过正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小孩拉着衣袖掩着口鼻,眼神里具是嫌弃,李唐见状不由脸上一红,向玄诚子道:“道长,我去與洗片刻,马上回来!”说罢便急匆匆起身逃出门去。

    玄诚子带着一丝疲倦的声音在他背后响起:“不用回来了,贫道和原过今日的早课已毕,观内即刻还要开门迎客,李居士,请您自便吧。”须臾后玄诚子又接着道:“四御殿中诸物已被清理,现已四御殿摆放着本观一些经文法器,李居士切不可再走错了。”

    李唐闻言一顿,却再无言语,离开了三清阁。

    與洗过后,便径直去向那后院的四御殿,打开殿门,李唐发现连带着里面的怪异雕像都被搬走了,殿中空空荡荡,好似昨夜这里发生的事是在做梦一般,只有下那些斑驳的黑青色石板和未被修复的破损雕像,才证明了此地确实经历了一场大战。

    李唐在殿中走了一圈,才在殿里原来摆放怪异雕像的地方发现一块缺了角的青石板,费力的把青石板抬起,一个崭新的木盒出现在眼前,拿出木盒小心地打开,一张字条映入他的眼帘。

    “我观你道心坚韧而张居士筋骨壮硕,此两本功法分属修术、炼体,浅习后虽不能脱胎换骨,但仍能得一二式、法用以对敌。另,墙后金光符链乃是以陨铁月银辅以金光神咒所铸,以此缚敌可使其身法力不畅、体脉生寒,你可自取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