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异象,世界与精神病 » 第十八章 兴庆宫

第十八章 兴庆宫

    尧王的府邸在长安城的最东边,叫做兴庆宫。

    听尧王世子提起这名字的时候李唐还有点恍惚,说起兴庆宫,他的脑海里就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太白那句传世之作“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没错,现世里,太白正是被玄宗请至兴庆宫后才写下《清平调》,此时李唐居然在另一个时空来到充满传奇色彩还未毁坏(唐末兴庆宫废弃损毁)的原版兴庆宫,心中感慨万千。

    脑海中浮想联翩之际,李唐已随着尧王世子来到兴庆宫西南角的花萼相辉楼,这座楼高逾百尺,在整片城东建筑群里显得鹤立鸡群。

    和前日初到长安时下榻的观阜观相比,如果花萼相辉楼是一座山,那么观阜观只能比作一搓小土坡——又小又土又破。

    “来,李唐兄弟,随我进府内一叙!”尧王世子下马,随手把兵器扔给一个青甲骑士又吩咐了几句事务,然后就转身大步走进楼内。

    李唐下马的姿势看起来及其别扭,他也根本没试图掩饰自己初学者的身份,被身旁两名青甲骑士搀扶下来,告谢之后赶紧快步跟上世子。

    走进楼门口就有已经有侍从围上来,先是两人掀帘把李唐请入,又是两人持着金盆和毛巾为他洗脸擦手,然后一名女仆躬身走在他身前,领着他七拐八绕地上了二楼。

    待他上去时,尧王世子已经卸去铠甲换了一身便服坐了下来,侍从正在旁边奉茶,这时看到李唐上来,世子招了招手示意让他落座。

    待李唐落座后,世子端起茶碗道:“今日天街之上混乱乍起,李唐兄弟也受惊了吧,那妖人肆无忌惮大开杀戒,百姓都被波及了数十人……此刻善后的金吾卫怕是会忙作一团。”

    李唐闻言笑道:“禀殿下,草民倒也无妨,虽未曾上阵杀敌,但是也曾直面盗匪之类……说来惭愧,在下少年时就曾羡慕军旅,也曾畅想建功立业,然父命难违,最后只能归乡操持家业。”

    “哦,不知令堂是?”世子轻轻抿了一口盏中茶水,抬眼看向李唐问道。

    “回禀殿下,家父只是个寻常百姓,他曾于少年时来长安城负笈远游,最后拜在观阜观门下,草民此次来城中做生意也是投奔在师伯门下。”李唐答道。

    “观阜观啊……我想起来了,那不就是凌乾子道长吗?十二年前他在佛道大会上可是一鸣惊人,当时简直家喻户晓啊,令尊居然是他的弟子吗?”世子放下茶盏,笑道。

    “殿下真是博闻强记,家父当初只是个不记名弟子罢了,如今师祖他老人家也已经驾鹤西去,观内的主持也变为了玄诚子师伯。”

    李唐知道终究躲不开这一步,尧王世子再赏识他,两人也只不过是萍水相逢,在不知道他底细的情况下尧王世子不可能跟他发生更多的交际,而作为异界来客的他除了玄诚子以外无人可依,幸好观阜观的关系足够简单也难以被调查。

    即使如此也不能让这个话题继续下去,言多必失,到时候指不定哪里就会出现纰漏,所以李唐又赶紧把谈话引到另一个方向上。

    他拿起桌上茶盏,认真道:“殿下,我观今天街上的这场刺杀是有的放矢啊,草民身在当场,所以几乎见到了全部经过,那率先袭击王爷替身的两名刺客只怕都是会异术的妖人,他们先用巨弩逼人下马,然后用毒袭杀卫兵,后又把替身逼进西边巷内,那巷中应该还有其他刺客策应……

    这几人做了必杀之局,然后又埋伏其中静候殿下入彀,这一整套连环计必须是一个非常清楚今日王爷进城时辰、巡街仪仗和城中布局之人,而且……”李唐故意皱着眉头踌躇道。

    尧王世子听到此刻也被挑逗起了好奇心,他张口对周围侍从道:“尔等都下去吧,我和李兄要在这里探讨一下军事,吩咐闲杂人等不得近前!”

    他出声后,散落在两人身旁的侍从仆人就迅速退了个干净,只剩两个青甲卫士像雕塑一样立在他身后,世子这才转回头道:“李唐兄弟,但说无妨。”

    李唐点头道:“而且我感觉就连这仪仗之中也有人与刺客相勾结!”

    一边描述当时景象他一边道:“仪仗之中先是有人出声大喊,引发民众生乱,要知此状对兵卫来说毫无益处,反而是刺客更便浑水摸鱼……受袭后又有卫兵迅速确定刺客身份,提前为这一场刺杀盖棺定论……最后待替身下马后,两名卫士又裹挟着他逃往远离羽鳞卫的北方……所以只怕当时替身身边并非卫士,实乃死士也!”

    随着李唐的抽丝剥茧,世子已然听得入神,说到最后他手中茶盏一顿,继而哈哈笑道:“李唐兄弟,今天是你我二人结识的大好日子,不谈这些晦气事,且让我带你进府领略一下龙池景色,跟你说啊,此湖景色是好多名家流连忘返之地……”

    说罢就起身伸手,亲密地拉住李唐的衣袖要下楼观景,李唐自然也懂得言外之意,乖巧地跟在世子身后。

    龙池虽然被叫做池,但实则是一泊小湖,此时湖面被秋风带起阵阵涟漪,龙池中大量种植的荷花、菱角和各种藻类在水中荡漾。

    湖南岸尽是绿意青葱的垂杨和成片的紫色醒醉草,五龙坛就临着南侧湖岸而建,站在上面观景可把龙池全貌都揽入眼中。

    李唐被尧王世子拉到五龙坛上谈天阔地,李唐好歹以前做过七八年编辑,算是个学识驳杂的百科全书,此刻他又是刻意逢迎,不一会儿就逗得尧王世子哈哈大笑,直呼妙人。

    在交谈中李唐也了解到,这位尧王世子并不是个只有武力的莽夫,相反不论是天文地理还是诸子百家他都有所了解。现代人的思维方式系统而动态,但是不论李唐说起什么,尧王世子都能迅速从脑海里找出对应的知识作合。

    越聊李唐就越是心惊,这样的人已经可堪称作人杰,那教导他长大的尧王又得是何许人物?这样的一个人居然会屈居人下,如果他是皇帝怕是只有把这人除掉或者放逐到天涯海角才能安心,要不然怎能容忍卧榻之侧有猛兽环伺?

    想到这里李唐心中一愣,现在的皇帝陛下不正是这么做的吗?可现在,这头猛兽又回来了……

    就在两人相谈正欢时,之前那名被世子叫做二哥的青甲骑士从南侧石径上大步而来,抱拳道:“世子殿下,王爷回来了,听说您带了客人回来,让您带客人一起去正殿赴宴。”

    世子谈兴正高,正欲请教李唐一件趣闻的后续,闻言不满道:“知道了二哥,我这就去。”

    然后他对着李唐笑道:“李兄,正好父王回来了,你且随我去见他和军中诸位叔伯,我们在宴上边吃边聊!”

    然后二人就起身下楼前往正殿,不似之前用来宴请宾客的花萼相辉楼,作为兴庆宫正殿的兴庆殿平日里是给尧王处理公务、接见内臣的地方,今天中午这一宴设在兴庆殿,既是尧王内臣相聚,也有不愿被外人知晓此宴的意思。

    等李唐跟着世子穿过一个个门阁、走廊,来到兴庆殿门口时,里面已经汇聚了六人,其间不断传来言笑声,这六人中有四人还披着甲戴着械,另外两人则是戴着幞头身穿一袭便服。

    “各位叔叔又在议论何事,说于小侄一起开心开心!”

    世子大步迈进门来,一边拱手行礼一边笑呵呵对众人说道。

    “羽儿来了!我们正在说那老贼终于……哟,这位是谁,以前未曾谋面呐?”一位穿着黑色铠甲的中年男子话说一半看到李唐的身影,连忙看向尧王世子。

    尧王世子摆了摆手道:“无妨,这位是我今日结识的一位有大贤能的兄弟!李唐,这是我尉迟伯伯,统领父王旗下左武卫,这是张伯伯,统领右武卫,还有左骁卫的龚叔叔、右骁卫卢叔叔。”

    说罢他又朝着两位身着便服幞头的男子道:“还有军师徐伯伯和班叔叔。”

    之前在路上李唐就问了世子,殿中可能会有何人,世子也已经把这些人的名号都提前告知李唐:左武卫尉迟兴锋、右武卫张仲谋、左骁卫龚义春和右骁卫卢山,这四人是尧王旗下四卫的统军将军,都是跟随尧王自少年时从军阵中搏杀出来的老将。

    后面身穿白色便服的是军师徐兆星,青色便服的是尧王幕僚班国治。

    李唐赶忙拱手躬身:“世子过赞,小民李唐见过各位将军和军师,今日于天街被殿下搭救,现有幸见过各位,真是拜倒辕门!”

    “李唐小侄,我等是粗人,直率些即可,咬文嚼字的话你就得跟老徐老班一桌了。”被称作尉迟伯伯的将军见世子对李唐推心置腹的模样,走上前拍着李唐哈哈大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