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异象,世界与精神病 » 第二十三章 韩公公

第二十三章 韩公公

    羽红苑虽然只有三层,但是里面的空间却足够宽敞广袤,且其间构造和设计又是错综复杂,一眼看去让人眼花缭乱。

    踏入羽红苑内部,李唐马上发现脚下的地毯变了一种触感,相比楼外沿道铺设的红毯,楼内的地毯虽然颜色不如那般亮眼,但足下那绵柔的触感却能让人知道其价值的不菲。

    进门后抬眼看去,迎面是六扇白底彩纹的千花百鸟争艳屏,高约八尺、长逾三丈的屏风不知是用何种皮物制作,比丝绢更细腻的画面上遍布着十几种色彩,描绘出片片惟妙惟肖的花鸟,跃然画屏之上。

    这巨大的座屏遮住了羽红苑内的景色,却遮不住楼内传来的阵阵乐曲和声声嘈杂,嗅着鼻尖的那一股淡淡的脂粉香气,众人跟着青衣管事沿着画屏向楼内绕了进去。

    走过屏风边上的巨大立柱后,眼前就豁然开朗——一泊比兴庆宫正殿大了足有几倍的“小湖”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十几艘从内部亮起的小船“漂浮”在浓白的云雾中,好似飘荡在水面上,又仿佛游曳于云海间。

    待定睛看去,才看明白那一艘艘“小船”其实是做成了坊船模样的厢间,那厢间用竹木榫出了船舱的轮廓,四面又罩了一层纱帘。

    让人虽能借着灯罩散出的光线隐约看到舱内,但那昏暗的灯光伴着四处飘飞的云雾,却又让人辨不清舱内人的动作面目,且舱上有顶,纵使高处有人窥探,却也无从得见舱内景色。

    云海上灯光绰约,景色杳杳,若不是这荡满船舶的“小湖”中还有来回行走的侍从和女子,怕是真会让人错以为这是一座仙境。

    环着云海的是一圈直通楼顶的立柱,立柱外边是一道丈宽的走廊,而走廊外边又是一间间厢舍,其中侍者和女子们行走匆匆,也不知都在为何事忙碌奔走。

    世子随意地扫了一眼此间景况,点了点头,然后下巴便对着青衣管事微微一扬。

    那青衣管事便会意地躬了躬身,他轻咳一声提醒了李唐和几个羽鳞卫,然后便继续走在前面引路而去。

    醒过来的众人沿着走廊又走了数十步,才行到一处两折的楼梯旁,这楼梯的台阶又宽又大,踩在上面根本不用担心摔倒,但是楼梯每一折都有二十几级,众人拾步而上,走了一小会儿才上到二楼。

    二楼的走廊隐在了离立柱更远的地方,因为临着边的地方被做成了一个个看台,这些环着一楼小湖的看台不但能俯瞰全局,其中还设置了厢案,只要把两边的帘幕放下,这些看台就成了一方方居高临下的小天地,端的是隐于市而又凌于巅。

    青衣管事领众人前往的就是东侧最大的那个看台。

    这个看台比其他的看台大了将近一倍,而且地势上也稍稍高出别的看台。待众人进来后又发现,这间看台里的木塌、案几都比别的看台更加豪华,每副桌椅上都镶嵌了银饰不说,地面上居然还用各色的玉石和金银饰勾画出了一副猛虎上山图,众人行走间就踩踏在这幅华贵的图案上。

    整间看台在灯火照耀之下反出阵阵令人目眩的色彩,在这环境中哪怕是不饮酒都会感觉昏昏欲醉,颇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意。

    青衣管事才刚刚告退,门边的铃铛就传来了响动,在世子点头羽鳞卫应声后,一个个托着掌盘的蓝衣侍从就纷至而来,在李唐和世子面前迅速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精致酒食。

    四个羽鳞卫也不坐下,他们各自找到位置分散站立,眼神缓缓扫视着四周的景和人。

    李唐和世子就坐在最临边的桌子上,一边聊天一边看着一楼热闹非凡的景象。

    一楼的门口还有各式各样的人在不断地涌入,有的人刚进门就不可一世地对着侍从们开始吆五喝六;还有的人进了门就熟练地挂着笑脸拱手和他人打起了招呼;更有人衣着华贵、珠光宝气,言谈举止间尽显富态;也有一小撮穿着不显山露水、举止也稳当得体的人,往往是这些人被一个个青衣管事默不作声地引上二楼看台。

    过了一会儿,门口又涌进来一大批身着白衫、腰系长剑的士子们,他们之间绝大多数人都是初来此地,却又装作一副见多识广的样子,云海间几个船坊间频频传出他们挥斥方遒的谈笑声,好似他们来的不是青楼,而是国子监的书堂。

    在这批士子进楼后少倾,羽红苑的一楼大门就缓缓闭了起来,与此同时李唐他们的门铃又传来一阵响动。

    随着帘子被扶起,只见一个身穿黑色锦袍、面色白皙的人迈着小步子走了进来,他的额上已经有着几道显著的横纹,但是干干净净没有半点胡须的唇颌又让他看起来没有太过苍老,他行走时眉眼低垂,双手微微揣起,身形也微微前倾。

    “韩伯伯!”世子看见来人便迅速站了起来,他走上前去扶住那人道:“距离您上次去南疆……应该已有七年之久了吧?”

    被叫做韩伯伯的老人慈祥而激动地看着世子笑道:“殿下还记着老奴……老奴上次奉旨前去岭南道正是七年前,也是自那次之后,陛下体恤老奴身衰体弱,恩准老奴请辞……一别七年,殿下您长的越发英俊壮硕了。”

    老人仔细端详着世子的面容,眼眶竟是一瞬就红了起来,他那特有的略带尖细的声音颤抖着道:“殿下的越发长的……简直像极了先帝……”

    “韩伯伯,羽儿知道您一直思念着皇爷爷,父王也常常和我说起您当年对他的疼爱有加。”

    世子扶着老人,情真意切地说道:“那位……既然允许您退出宫中,那就也是让您去安享晚年,所以韩伯伯你可要保养身体,切莫再要思旧劳神了。”

    “好好……听殿下的,老奴不中用喽,能和楼主在长安城里守好这一亩三分地儿,就算是安度晚年啦……对了,由于今晚兹事甚多,白楼主她还有一些宴上的事物没安排完,所以老奴就先过来拜谒殿下了。”老人笑呵呵地拍了拍世子的手,看向世子身后的李唐,问道:“殿下,还没给老奴介绍,这位是?”

    “噢,韩伯伯,这是羽儿的好友李唐,他可是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能人,羽儿近几日都跟在李兄身边讨教学习呢。

    李唐,这是羽红苑总管韩井林,也是伺候了皇爷爷和当朝陛下几十年的二朝元老,我的韩伯伯。”

    “原来是殿下的朋友,怪不得相貌甚是……独特(李唐没法戴幞帽,只是把头发简单的束起,脸上也还有众多胡茬),殿下,国子监的学生和今年的状元郎、探花郎都已赴宴,等下您若是有何需求,告诉门口这些小侍让他们去操办便是……”

    老人先是拍手安顿了世子几句,接着又抬头向李唐笑道:“李公子,你是头一次来我羽红苑吧?你是殿下的贵客,自也就是我羽红苑的贵客,不要客气,此地任你随便玩随便吩咐!”

    不用世子介绍,李唐刚才光从来人的体态上就猜了个八九不离十,这韩井林照顾了先帝又伺候过新皇,至少也已经六十多岁了,现在年纪大了被准许告老还乡,已经算是宦官里最好的结局。

    在皇宫里任职几十年让他累积了大量的人脉和资源,现在这栋长安城里最大的羽红苑,就是他告老还乡的本钱。

    “先谢过韩伯伯,世子殿下也太抬举李某了,今日我只是跟着世子殿下来您这宝地长见识观盛宴的,您的盛情在下已经领教。知道羽红苑今天节目繁多,我们就在此等着看热闹、饱眼福呢,所以您只管去忙,殿下和我既然都到了您的地盘里,那可真是想不自在都不行。”

    李唐拱手笑道。

    “哈哈哈,咱家就喜欢李公子这种自在人,小承~”

    只见老人对着门外轻轻喊了一声,门外那个领着众人上楼来的青衣管家便快步走了进来,躬身听候吩咐。

    “给殿下和李公子取长安红、御衣黄二花各百朵,另取白雪塔十朵,再把我珍藏的酒水拿一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