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重瞳传说 » 第一章:重瞳诅咒

第一章:重瞳诅咒

    在古老的雍州,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传说中,在这一片大陆上,每隔着三百年便是有一个重瞳者,重瞳现世,必起波澜。轻则改朝换代,重则生灵涂炭。

    自雍国建国起,每隔三百年,便是搜寻天下,将重瞳者扼杀于摇篮中。

    怀通元年,宛都的大殿皇位上,一位威仪的中年男子坐在那里。是的,他就是大雍国的皇帝。

    “今日慕容将军凯旋归来,当时我大雍国的一大喜事,此次平定漠北赫拉瓦部反叛,慕容将军当居首功。赏十万钱,肥羊千头,骏马百匹,其余诸将论功行赏。”

    “大王,臣昨夜推算,重瞳者将现,恐天下大乱,应当早做防备。”

    一旁的国师孤云道人说到。

    此时的文武百官面面相觑。显然,重瞳者是他们不愿意所提及的,也是他们极力回避的。每个人心中都忘不了那个传说。

    “我大雍国国师推算,重瞳者将现,为保江山社稷,安天下百姓。必将重瞳者扼杀,以保我大雍三百年安宁。寻得重瞳者,赏千金,封万户侯。”

    早朝退罢,慕容端把赏赐的东西分发给了部下,还有一部分运往北方后。回到了家中,他离家快要半年了,上次出征时,夫人就已经怀孕,不出几日,却也是该生了。

    宛都大晴,唯有慕容世家祖祠上空阴云密布,伴随阴云传来声声霹雳的吼叫,摄人心魂。此时的慕容家内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慕容家的小公子出生了。

    慕容端,乃是当朝的镇西大将军,因其常年镇守北方六郡。而且祖上是开国功臣,因此被封赏。同时,也是慕容家的家主。

    接生的下人看了一眼小少爷,吓得一个踉跄。

    “老爷,小少爷有两个瞳孔!”

    “什么?”

    此时的慕容端看向了怀中的婴儿,眉头紧锁。仿佛又回到了当年边关的那一战……耳畔尽是厮杀声,一个又一个的雍国将士倒下,整个戈壁染尽了鲜血……

    那一战之后,他率领部众屠戮了草原上最大的赫拉瓦部。也是那一战,他平定了雍国北方多年的战乱,同时也和草原的其他部落签订盟约。也在慕容世家的骄傲中谱写了新的传奇。

    自从那一战之后,他就再也没有踏足那片令他骄傲的土地,他畏惧了,他畏惧赫拉瓦部祭司的诅咒,他永远忘不了那个年迈的老人眼中的血芒。

    他也忘不了在雍州的那个传说,传说中雍州三百年就会有一个重瞳者。重瞳现,天下崩,一想到昔日先祖的荣耀会毁在自己的子孙手里,他内心是极度不愿意的。而且距离上一个重瞳者出生刚好满三百年,皇家公开寻找重瞳者,扼杀一切动摇皇家根基的因素。

    “今日之事,不可走漏了半点风声,违者家法处置?”

    “是,老爷。”

    “夫人,当年我造下的孽,却是到了我们的孩子身上,这可如何是好?”

    “老爷,我求你无论如何也要保住他的性命。”

    “我的孩子,就算是重瞳,我也不能让他受半点委屈,可是现在天下人都在找重瞳者,今日朝堂上,天子下诏,杀无赦!”

    “那我们把他藏起来,就让他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就让他活着好不好?”

    如今看到了自己怀中的孩子,他知道,那个诅咒来了,只见怀中的孩子与寻常婴儿无异,只是瞳孔却是重合在了一起,诡异中透露着摄人的红光。本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又怎么会有如此怪异的神情。除了那个祭司的诅咒,他再也找不到半点理由来安慰自己。

    “事到如今,也只有这样了!”

    次日,慕容端对外称病,实则一身便衣,带了两个亲信,坐了一辆马车出了城门,颠簸了两天后来到了邙山。邙山是雍州一个比较清幽的净土,山川虽小,却也藏了不少能人异士。慕容博便是想起了自己的那位故人。早年的时候,游历天下,却遇到了一个江湖人士,一时兴起,便是相邀同游江湖。闯荡了大半个河山之后,一杯淡酒就此告别。可惜那位故人不喜官场争名逐利,只喜欢游历人间,后来却是隐匿在了这邙山中。收了几个弟子,安心学道。再也不肯管这人世百态。

    “你来了!”

    “嗯,我此行前来,是想拜托你一件事。”

    “你我之间,无需客气!”

    “说吧,什么事?能够让你慕容大将军亲自登门。”

    “实不相瞒,重瞳者就是我儿,想必前几日的异象你也看到了,”

    “什么?”

    “我只想保他一生平安,如今唯有你这里是一片净土了。”

    “好吧,要想保得他的平安,从此后你我还是少见为好。”

    “来,喝了这杯酒,我会替你养大他。毕竟是你的儿子,取个名字吧!”

    “我只期望他一生平安,就叫慕容安吧!”

    说罢,慕容端以及二位亲信绝尘而去,别院中只留下了一个襁褓中的婴儿以及一个道士。

    道士看了一眼怀中的婴儿。微微一叹,摇了摇头。

    次年,雍国南方便是闹了一场瘟疫,邙山下的村庄十不存一,尽皆死绝。陆道人开山收徒传道,只收徒四人,皆是五六岁的小童,却都是邙山下村庄里的人。

    陆道人和往常一样,带着幼童外出云游了,回到邙山时看到村里的村民,尽皆是中了瘟疫,唯有四五个小童尚有半点生气。心生怜悯,便是带回了山上,在自己的别院里又建了几间茅草屋,在别院中传授几人道法。却也使这个别院多了一分烟火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