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二十四岁那年意犹未尽 » 燃油危机

燃油危机

    早上7:00自然醒了,隔壁的床的小伙伴,昨天晚上玩了一晚上的手机,清晨的时候才放下手机,躺在床上呼呼,大睡,不时传来鼾声。

    我有点纳闷,看他的行李,像是典型的背包客,可他似乎把这个青旅当成了家,保持着晚上不睡白天不起的习性。

    起来简单洗漱了一下,把昨天晾晒好的衣服叠好放进书包。今天是农历三月初二,明天就是广西地区最隆重的3月3节日,决定今天还在百色呆上一天。

    昨天晚上睡着以后,青旅又来了不少小伙伴,我们那个房间叫做猛男妙妙屋,晚上睡着的时候只有三个人,起来的时候,最后一张空床也躺了个小伙伴。对面的房间也住了人,应该是要早起赶动车,只见他早早地从房间把行李箱拿出来,睡眼惺忪的去洗手间洗漱。

    在携程上看到周边有一个百色起义纪念园以及右江民族博物馆,决定今天去好好参观一下,深入了解一下壮族同胞的发展历程以及文化底蕴。

    8:10到达景区附近,看到路边有车停在那儿,我也便把车子开了上去。步行前往景区内部,一路上车子来来往往的,都是来旅游参观的。

    首先进入到的是一个公园里面,出奇的安静,一个人讲话的声音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声音稍微大一点,仿佛整个公园的人都能听见。

    今天最高气温有30摄氏度,趁着现在太阳还没出来,走在公园里面还算舒服。炽热、大汗淋漓的夏天已经到来,我得给自己做个心理建设,现在开始要去加油站打水洗澡了。

    经过青旅的凉水澡适应,炎热的夏天用凉水洗澡,适应后确实也没有那么的寒冷刺骨。

    前方是一个革命烈士纪念碑,上面写着孙善勇等78位外省烈士之墓。

    是啊,如果没有这些先辈慷慨赴义的保家卫国,哪有我们现在的安稳日子,他们牺牲后留在了他乡,人们和祖国并没有忘记他们,他们值得被永远铭记。

    看了旁边的石碑后记了解到,孙善勇等78位烈士在1949年初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伟大的解放事业,追剿国民党残敌牺牲在此。

    整个纪念碑景区只有进口,旁边没有出口。我们怀着崇高的敬意走进瞻仰缅怀,随后原路返回,带着革命英雄的红色精神,激励着我们返回自己的人生道路!

    百色起义纪念园是国家级5A级旅游景点,位于山上面,可以俯瞰BS市的景色。

    一阵歌声传来,好像唱的是壮语歌。猜测下,应该是为明天的盛大节日作排练。

    路上有零零散散的游客,或三五成群,或成双结对,又或者像我一样只身一人。

    景区内有售卖花束,用来瞻仰革命烈士,售价不贵,六块钱一束小菊花。

    遇到一个穿着便装的警察,前来参加缅怀仪式,他好像迟到了,只见他着急忙慌的把便装脱去,露出里面蓝色的制服。一群警察在给革命烈士敬献花圈,是BS市禁毒所的民警们,整个仪式庄严肃穆,他们穿着整齐统一的制服,个个健硕威武,中国公职人员精神面貌从来都非常的积极向上。

    前面流程走完后,全体人员共同朗读入党誓词,这可能是一批新的禁毒警察。

    还有警察在飞无人机,公职部门的人员力量也是非常的壮大,各司其职,拥有很多的技能。

    站在山顶上面有很高的一段台阶,真正意义上做到了俯瞰白色整座城市,站在山顶往下看去,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涌上心头,或觉得庄严肃穆,身后是一座悲壮的进行曲。革命精神永远值得被我们怀念,当今世界不太太平,正是因为有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牺牲和奔波在一线的每一位共产主义建设者,才有了我们安定美满的生活。

    不远处保洁人员在默默的打扫着属于各自的区域,见到有行人经过,她们会主动地停下手中的活,等待行人通过。走到阿姨身边,阿姨会望着我微笑,我看着阿姨也回了个甜甜的微笑。

    看着牺牲的英烈名单,让我想起了我的外公,他曾经也是一名光荣的军人,参加过抵御越南入侵战役,在战场上面脖子中弹受过伤,好在没危及生命,后面因伤退役,但他跟我们后辈从来没提过他参军的事情。他上过战场受了伤,还是后来从长辈们口中得知的。

    很荣幸能够目睹禁毒警察们进行这样的一个缅怀仪式,很有意义,红色精神永在人们心中,任何时候不能忘本,要时刻谨记我们的安稳生活来之不易。

    看了百色革命英雄纪念园的介绍词,在1929年12月11日,由邓小平爷爷等人带领百色地区的武装力量发起了百色起义,创立了中国红军第七军。1930年11月红七军主力部队受命离开百色,于1931年7月到达江西与中央红军会合,随后被编入红三军团。

    随后红七军主力部队北上远征,被国民党围剿,开始了两年艰苦的反围剿斗争,一共牺牲了4000多名革命烈士。

    百色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又一次规模和影响较大的武装起义,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式的发展。

    很荣幸能够来到百色瞻仰英烈的事迹。

    走进右江民族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石铲,是一种用于农业生产的木石复合工具,用于翻土疏沟。

    还有一系列随着年代发展越来越精良的石制器具,石刀、石戈等也印证着人类的智慧越来越高级,越来越聪慧。

    还陈列了一系列的青铜器,诸如青铜斧、青铜戈、青铜矛等。由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不光有青铜各色器皿,还有铜鼓。

    在西汉时期还有用青铜来制作的棺材,还有铜制的棋盘和铜制的棋盘人偶,各种精美的铜骑俑摆件,青铜编钟、镀银铜人面具、鎏金铜兽面具等物件让人耳目一新,面具采用的镀银和鎏金的工艺,还有铜耳杯。

    青铜钺是古代一种以青铜为原料制作成的兵器或者刑具,始于商代。还有各色的青铜戈、青铜刀、青铜斧和铜锄、铜矛、青铜剑等等。

    古代铜制的恒器相当于现在的秤砣,叫做铜权。到了清代有铜制的烟斗和烟嘴。

    随着历朝历代的更新换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也越发的精良。

    在古代生产工业没有现在这样发达的社会,用铜基本上可以制作任何现代社会中能用到的物件。

    在青铜鼎盛过后,又出现了陶以及瓷器等,中华文明发展的大趋势就是如此,五千年的岁月中,中国人用勤劳用智慧,产生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华文化瑰宝。

    民国时期还有用陶瓷做的枕头,放在现在很难以想象这么硬的枕头枕上去,感觉后脑勺都会睡平掉。

    壮族起源于南方古代越人的土著民族,在青铜制造、民居、建筑、农作、纺织以及民间文学艺术等方面有着瞩目的成就。

    壮族的传统民居是干栏式建筑。这种建筑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中,能够使住所干燥凉爽,又便于防兽防盗,具有鲜明的地方和民族特色。一楼用来养殖牲畜,存放劳动作业工具,二楼的话用来住人。

    壮族还有着壮锦工艺,与云锦、蜀锦和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做成的制品有挂包,床单,壁挂,腰带等。壮族还有着丰富的刺绣作品,背带、绣花鞋等。

    壮族特有的扎染工艺,是中国民间传统独特的染色工艺,以棉白布或者棉麻混纺白布为原料,用山上生长的板蓝根,吊兰,艾蒿等着天然植物的溶液经过一系列的工序,扎花和浸染给布料上色。

    壮族的服装有现代的黑衣款式,还有三层楼款式,还有清水江款式。

    博物馆里还陈列了和壮剧相关的乐器、道具、剧本以及服装,与其他的剧种有着明显的区别。

    还有提线木偶戏,题材内容多取自于汉族古典小说,用状语演出,期间夹杂着汉语。

    壮族一年中月月都有节日,最有名且隆重的是3月3,3月3从唐代就出现了。节日期间,人们精心打扮,带上绣球,红蛋和五色糯米饭汇聚在一块,通过对歌、抛绣球、抛红蛋等形式,加深青年男女的情谊,身临其境的人亦能得到美好的民间艺术享受,期间还会有舞龙舞狮表演。

    壮族的酿酒工艺跟外婆酿酒的步骤相差不大,都是将大米煮熟晾干混入酒曲,等发酵后拿来蒸即可得到不同度数的酒。

    走走又逛到了广西汉族的陈列馆,看到一个汉族的弓弩很长很大,感觉没有一定的力气抬起来或者说想把弓给拉满都不太现实。其实整体看下来,汉族在进入广西以后,文化与当地的民族相互融合,尤其在服饰上面与壮族相互参杂。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自治区,包含的汉族瑶族苗族等。不同民族从服饰、宗教信仰、生活起居等各方面有出入和大同小异的地方。一个民族在一个地方待久了,文化从来都是相互交错相互融合的,但是在这种融合之中又有着各自明显的特点和区别。

    短时间摄入太多的信息,大脑有点处理不过来,大部分人都是走马观花般的参观,要想真正领略每件文物后面具备的历史意义和独特文化寓意,需要长时间在当地融合生活。

    走走停停将近两个小时,脚有点酸,准备结束百色红色文化基地的游玩。早上吃了一包鱼豆腐和一根奶酪棒,现在有点饿了,需要去吃点什么。

    下了山,想找个地方停车去买点吃的,发现车流量巨大,哪哪都停满了车,无奈只能折返昨天停车的地方,结果车位也都没有了,无奈,停在空地休息一下。

    想出发前往广西最后一站阳圩镇,这样的话没有出广西,能感受3月3,又无限靠近了YN省。

    中午点了个外卖,叉烧拼烧鸭饭,肉很少,下面全是白菜和萝卜,用了红包跟券,12块钱,烧鸭很多肥肉有点腻。

    想找个伴一起结伴出行,但是又不是知根知底的人,还是不太放心,想想也只能做罢。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这是母亲向来给我们传达的理念。

    最后还是决定启程出发,广西3月3虽然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但是毕竟需要等待,我讨厌等待,于是选择离开。最美的风景在路上,广西的3月3以后有机会再来感受。

    用时1小时40分钟开了52公里,沿着323国道弯弯曲曲的盘山道路一直往前开,非常的考验开车技术,不停地在上山下山,而且弯道的角度比较大,有时候甚至划了个半圆。

    下午2:30到达了一处景点:大王岭原始森林漂流景点。

    下午4:00到BS市右江区洋水乡,已经到达临近云南的边界,从来没有开过这么长的下坡路,起码开了20公里。前几天在柳州到百色来的路上,那是穿梭在山脚之间的路,这个是直接爬上高山又从山上面下来。而且弯道非常的曲折,方向盘左拧右拧的,精神得时刻紧绷着,需要小心对方来车,也要控制好与前车的距离。

    路边有车辆不知道是爆胎了还是怎么样,三四个人在轮胎旁查看。

    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停车下来,查看一下车辆的状况,观察一下轮胎的气是否充足,是否有碾到钉子,出门在外无论多么小心谨慎都不足为过。

    大概在6:30进入了云南地区,这一路走来,除了村庄全是山,在山里面转来转去的人都要转晕了,沿途的加油站也没有多少,车子快没油了。

    5:25,停靠在一个休息区休息,屁股坐得痛死掉。远处的山是光滑的,傍晚时刻,在山谷里面微风吹着,还挺舒服,刚刚经过山顶,群山叠翠。

    行驶在山林之间前不着店后不着村,路上的车子也很少,大部分时候就我一辆车在车路上开着,手机信号还不好。

    开在傍山公路上,要担心落石,晴天还好,如果说下雨天的话,石头砸在车上,那伤害可不小。很多山坡上面用网给罩住了,可能那边是石头落的比较多的地区,有关部门特意加了层防护网。

    休息片刻准备启程出发,刚打火车子就开始滴滴滴的响,提示我要加油了,赶紧搜索最近的加油站,掉头折返回去,只有19公里。如果往前开的话,有26公里,我不想走回头路,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开了,一路上都在心里默数,再撑一会儿再撑一会儿,后来总算撑到了加油站。

    以后车子还剩两格油的时候要赶紧加油了,毕竟如果车子没油了一个人在深山老林里面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总算有惊无险,我的爱车果然没让我失望,它永远不会把我丢在路上。

    云南这边村庄起的名字有点意思,都是以那字开头的,比如那毛村、那详村、那力村等

    7:20到达富宁县城,毕竟是山区,一路上开过来道路依旧弯弯曲曲的。富宁县城跟洞口县城有得一比,感觉都不是特别繁华。

    驱车向县城中央开去,这边有一座桥,一条河从城中穿过,路两边的布置跟明溪县城有点像,河流两端都用霓虹灯布置着,旁边的树木上也挂着灯笼,点缀着七彩的灯光。

    路边的停车位,早上8:00到晚上9:30之间收费。

    这座南方小城晚上没有想象的那般闷热,微风吹拂着,还有点凉意,人们惬意地在河边散步。

    月亮细细的一弯,有点血红色,挂在天边。

    河对岸有音乐,还以为是有人用音响在放。走到对面一看,原来是政府通过悬挂着音箱播放着人们耳熟能详的音乐,人们在河边边散步边听着歌,感觉这座城市的幸福指数还挺高的。

    不知不觉发现有点爱上这个城市了,不知道是不是没上班的缘故,我感觉在这样的环境没有什么压力,从大家的休闲时光可以看出来,真的很惬意

    在一个旅游公厕旁边停了一辆安徽牌照的车,还有一辆青海牌照的车,是两队夫妻,一对在忙着修车,一对在旁边自己做饭菜。

    越靠近边境,这种随意散漫,随心出发,说走就走的人或故事出现的就越频繁,变得常见起来。

    刚刚开在路上,还看到一辆邵阳牌照的车,很是惊讶。

    路过一家重庆老四川的饭店,里面生意特别的红火。无奈,自己只身一人,吃得太隆重,没必要。

    富宁的风不停地吹拂着脸庞,愿今晚做个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