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二十四岁那年意犹未尽 » 海拔近2000,高反来袭

海拔近2000,高反来袭

    早上6:10被闹钟吵醒,旁边停靠着两辆货车,也不知道里面有没有人。已经没多少睡意了,于是收拾起床,想找个公厕上厕所,发现300米之外就有一个,走路过去,发现厕所门挡上了,于是折返。

    拿起电脑,把喜欢的歌导进去U盘,反复听的歌曲总会腻,人总喜欢探寻新鲜的东西。

    大早上就有人开始忙碌了,有人跑步,有人骑自行车锻炼,有人穿戴整齐准备去上班,环卫工人早早的已经开始工作,整个城市焕然一新,多亏她们披星戴月的默默付出。

    路旁停着很多的大货车,在前挡风玻璃上都挂着着整车出租的牌子。

    昨天晚上睡眠质量不是很好,车上毕竟不能身体很好的伸展开来,辗转反侧的醒来过很多次,随后又睡着了。被蚊子咬是避免不了的,虽然有喷洒驱蚊花露水,大半夜还是能听到蚊子嗡嗡作响。

    昨天晚上盖空调被有点冷,被冷醒了好几次。

    一个人开车想拍照的话也没那么方便,本来想从山顶上拍一下俯瞰文山的照片,路边也不好停车,只能作罢。

    昨天路过一个回族的村落,清真的文化到处都是,开在路边的加水休息停车饭店也是挂着清真的招牌。

    土地开始变成红色。

    早上有点冷,刚刚经过一家包子铺,很多人停车站买东西,我也想买,但是走在直行车道上不能变道行驶,只好继续向前开去。

    也不知道昨天那个骑摩托车旅行的小伙子到哪里了,不知道他有没有去参加3月3的庆典。

    壮族3月3是要持续三四天的,人在一年的辛苦劳累后,趁着节日好好的放松休息一下,载歌载舞的放松全身心。

    那个河边长宴50块钱可以吃两顿,昨天实在热的受不了了,50块钱消费也不算很高,在外面随随便便吃一顿好一点的都要二三十块钱,这样的民俗风情留着下次再来体检吧。

    出了文山市内,外面的路就变得有点烂了,开车不怎么好开,需要更加的谨慎,加上这边道路弯弯曲曲的,对于开车技术是非常大的考验。

    虽然说刚考了驾照两个月不到,但是在云贵川走上一遭,感觉自己的驾驶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车子跟我一样,早上没睡醒,刚开始发动前进的时候非常的吃力,但是等它适应过来以后,动力又杠杠的。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缓冲的过程,不是一开始就特别的顺利,各种工作也是要等熟悉以后才能得心应手。

    路上的路况很差,不时有道路施工,封闭了一侧的通道。

    不知道是不是昨天中午吃的那个凉卷粉,或者说晚上那个回锅肉太油了,今天便秘了,在中国石化上厕所,妈呀,云南这边的厕所兼具现代与古典的审美,说现代是因为它是陶瓷装修的现代化厕所,说古典是因为推开门里面肮脏不堪,里面脏的实在无法下脚,但是人有三急,拿几张卫生纸垫在脚下,也将就上了。

    路边有人在处理着刚宰杀的小黄牛,这边的特色酸汤米线找个机会要尝试一下。路上时不时有人坐着牛车拉着肥料,我不禁感叹一下,牛作为中华民族古老的一种养殖牲畜,它默默无闻地为人类劳动者,人类还吃它的肉,让我想起了《活着》里面富贵,他对他的牛就是如同家人一般,牛为他奔波劳碌,他也尽可能给牛最好的生活。

    牛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它知道自己要被杀的时候也会眼含热泪,有些牛得知要被被主人卖掉了,会对主人下跪主人看到后有触动就不卖它了,其实要不是生活所迫,谁会情愿卖掉这个老伙计呀。

    不管是红土地、黄土地还是黑土地,都是中国的沃土,都养育着一方的人民。人民通过自己的辛苦劳作,让红黄黑土壤焕发出生机活力,满足日常的吃喝,或者通过作物换取钱财。

    路旁的供销社有发酵牛粪售卖且常年出售,发酵牛粪应该就是用来当肥料的。

    云南这座省份,它不像广西桂林那边那样具备很强的地方特色,不过红土地倒是给了人极强的区别感,在湖南的话大部分都是黄土地。

    早餐还是在路边买了两个包子,腌菜和香菇粒的,味道还不错,可能是好久没吃包子的缘故,就着豆浆三口两口就吃完了。

    路上有很多开着摩托车的少年,不注意路况,想走就走,驰骋在马路中央。还有很多拖拉机拉着水箱走,应该是拉去灌溉。

    路边有很多的大棚,红土地上面有很多的自动灌溉工程,这边太阳比较毒辣,需要及时补充地里的水分,不然会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

    有村民在集体劳作,在挖土豆,有外来的收购商在此收购,全村老小一起出动,旁边有包装用的纸箱,这是村子的一种特色经济,能够拉动整个村的经济发展。

    想起了在外婆家洞口的时候,村里搞了一个菌菇种植模式,但是后面没有做起来。

    红土地生产的土豆个大饱满,看着就挺好吃。到了国道旁,路边有很多的居民养了鸡,都是散养状态,在马路边翻找着小虫子小石子,稍不留神就会压到它们。

    9:40分,现在太阳晒在身上已经有点刺激了,前面有货车运着一车包装好的土豆,陕西牌照的。

    路上行驶的那种车轮子很大的车,开在红土地上面,在翻耕着。

    路边有人把照片定在树上面,不知道是为啥,有点瘆人。

    前方途经一大片太阳能发电场地,黑压压的一片在红土地上面,有些许的壮观。旁边有一片片绿里泛着白的树木,点缀着红土地。

    不知不觉发现已经开到了高山上面,远处云贵高原的面貌尽收眼底,山上面零星点缀些许墨绿色,大部分都是赤裸的黄土状山体。

    行驶过程中,想用相机把此番美景拍摄下来。虽然说已经到了夏天,但是没来得及散发绿色的树还是比较多。

    刚刚在高山上的时候脑袋有轻微的疼痛,也不知道现在的海拔高度是多少,整条路上就我一辆车在开着,已经感觉有点缺氧了。

    路面上有小动物穿梭着,小松鼠蹦蹦哒的,从马路这边跳到马路。

    这边跟广西那边的山林相比,山会显得有些荒凉。

    落石高发区旁边有很多从山上掉下来的大石头,马路上的石头被有关部门清理了,但是旁边那些巨大的不影响交通的石头,没有被清走。很难想象,如果开车的时候碰到这么大的石头掉下来,会有怎么样的后果。

    现在行驶在下山的路上,从山顶滑行开去,基本上不用踩油门。山体的落差能将汽车推动着前行。

    旁边的路牌上显示着这边是封山育林区,这边的树木是否之前被砍伐过,现在保护起来禁止砍伐。

    这两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感觉腿有点痛,肺部也有点痛,不知道是不是海拔上升了之后缺氧的缘故,太阳有点毒辣,晒在手上会有痛感。

    下山过程中,整个人昏昏沉沉的。有点想睡觉,但是头痛的感觉缓解了一些。

    一个少年牵着两头大黄牛,少年的脸庞很稚嫩,皮肤黝黑的,穿着一件白色背心,手臂粗壮。

    我在先前担心进入高原地区燃油燃烧会不充分,因为毕竟氧气的百分比会下降很多。后来想一下,其实对汽车的运行效率影响不是特别大,对人的身体影响比较大。

    长期在高原地区的人们,他们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会比较多,携带氧气的能力会比较强,但是对生活在低海拔沿海地区的人们来说,血液中的蛋白含量比较少,携带氧的能力比较弱,高原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一个缺氧的状态。

    10:40到了一个完全没有信号的地方,看了下叫做下寨村,这边只有零星几座房子,附近有个漂流终点站,路边堆放着发酵的牛粪。站在路边阴凉处,苍蝇会一直围绕在身边,怎么赶都赶不走。

    开到一半显示前面有条道路封路,顿时多了50公里的路程,出门在外开车,油已经不是油了。

    后面有个开摩托车的小伙,一直紧跟在我后面,也不超车,我快他也快,我慢他也慢。在山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还是摩托车,相比小轿车,摩托车省油可不是一点两点。

    到了山脚下,新鲜的空气扑面而来,感觉活过来了一点,缺氧的状态得到了缓解。

    前方还是堵车了,高德在我行驶过程中提示我前方的封闭道路得到解除可以通行,但往前开却发现车都停在了道路右侧,也不知道是哪位用户谎报了军情。

    看了一下,堵了一堆经过这边的外地游客。停在我前面的是一辆教练车,坐满了学员。询问了一下车上的一位大叔,他说前面可能在修路。

    这是我考了驾驶证后遇到的第一次堵车,感觉应该不是修路,前面应该是落石高发区,石头掉在地面上影响了通行,有关人员然后在清理。

    有两辆北京牌照的车,车上坐的满满当当,他们下了车在路边阴凉处,用北京话话聊着天。

    不时有货车从封闭的路段里面开出来,像这种等待的话没有一个期限,是不定时的,它要通就通,它要通不了,就得一直等着。

    幸好旁边是一条小河,还有微风吹拂着。还有阴凉处可以遮阳,如果说在高速公路上没有遮挡的话,直直的曝晒着,那就会过于煎熬。

    电车车主直接在车子里面开着空调,用电的话,各方面油车都比不了,首先它行驶在路上的成本就比较低,其次用电带动空调的话,对车子的损耗也没那么大。

    昆明你就去吧,一去一个不吱声。

    教练车上的人也受不了都下来在旁边的阴凉处待着,毕竟坐在车子里面,太阳对着晒,里面的温度虽然说开着窗户、开着门,温度也是会骤升的。

    有两辆北京车牌的车,他们拖家带口,一家人出来游玩。在外面待了一会儿,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回到车上,可能是站累了,一位过路的大爷在不停地打量着车子来自于哪个省份。

    电车就是会比较豪横,空调一直开着没停,油车没几辆车开空调。

    没过多久,已经堵了好长一列车子了。不时有车主从车后方跑到前方来查看,他们都揣测着前方不让过的原因。

    坐在车子里面,打开车窗,苍蝇发疯似的往车里面钻。云南似乎不管在任何个地方都有一大堆的苍蝇,苍蝇所到之处,会引衍生一系列的卫生问题,难怪前几天在餐馆里面也是苍蝇满天飞。

    因为无力感跑来云游四方,因为高原反应无力感加上一层,遇上堵车无力感直接叠满三层。

    碰到这种场景,大家好像都没有任何的脾气跟怨言,都以最平常的心态耐心等待着,因为这种情况你要有怨言,也没有任何的用处。不让过就是不让过,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绕路多走五六十公里,但是大家都保持着一个想法,就是不走回头路。绕路在中国人眼里,除非是事情很紧急,赶时间才会那么选择,不然大家都会选择排队等待。

    本来站在河边的一处水泥地面上,微风吹着很舒服,但是定睛一看,下面是一个天然的厕所,很多卫生纸和没有被微生物分解殆尽的食物残渣,驱使着我逃离那个地方回到车上。

    没风的时候在车里呆着非常的闷热,在这种情况就挺羡慕他们电车车主,开电驱动空调可以尽享清凉。

    苹果手机也是个娇生惯养的物件,太热或者太冷的话,他的电量都会掉得特别快,尤其是在外面30摄氏度的夏天电量特别不经用。

    急匆匆走来BJ大妈,问旁边人家卫生间在哪里,当地人听不懂洗手间是什么,于是大妈不停的重复着说洗手间,口气中带着质问,而不是寻求帮助。本地人当然不愿意陌生人都来家里上厕所,于是以需要钱为由,将大妈打发掉,那女人又急匆匆地往前面走寻找厕所。

    有女人忍不住了,看见旁边有一处被废弃的房子,她推开门跑了进去,在里面上厕所,女人上厕所是不方便的,男人的话找个僻静没人的地方就可以解决。

    后面的大货车突然间发动发动机,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往前面看,以为是路通了,结果人家大货车只是开个空调。

    漫长的等待后,终于在11:55通车了。开过去确实是在修路,大家争先恐后地离开这个地方。

    不远处在山的顶端,修了一座很高的桥梁,感叹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

    修的路上面灰尘滚滚,有点大西北的沙尘暴即视感,技术好的老司机纷纷借道超过,只在霎时间就把我甩出了好远。

    江边村,村如其名。它就在一条水面很宽的江边,有很多人在旁边钓鱼。

    经过堵车路段,前往昆明的旅程开始了。又开始了弯弯绕绕的上山之旅,路边有很多好的高台,上面放着很多事故车辆的残骸,提醒了过往的车辆要安全驾驶。

    很多车子看到我贴了两个实习标,又是湖南的牌照,不熟悉云贵川这边的道路,后来的老司机纷纷超车,把我丢下老远。

    现在这边山上树木比较繁盛,可能是海拔没有那么高的缘故,现在也没有头痛的感觉。不过已经过了午饭时间了,肚子开始咕咕作响。

    路边开着很多三轮车,在超车时,为了避让前面慢慢悠悠行驶的他们,差一点与大货车碰上了,心惊胆战,一股寒意从心底涌上来,开在我后面的车也看呆了,看到我这番操作,他也不敢轻举妄动,默默地在我身后开着。

    这边的男人习惯了紫外线的照射,干活的时候干脆打着赤膊,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刺激,根本不怕晒。

    路上碰到一个男人用三轮车载着一个女人,女人的脸用全脸脸基尼蒙上了,连眼睛两个洞都没露出来,就是一块布顶在了头上。

    这边有很多的高铁轨道,时不时有高铁穿梭而过,在这样的道路上开,大货车这么多,真的会有点后怕。

    13:40路过弥勒市区,想停下来找点东西吃,结果路两旁一个停车位都没有,只好直接从市区穿过,奔KM市区而去。

    我的屁股也是娇贵,坐40分钟左右就会开始痛,于是找了个隘口停下来。中午饭还没吃,从零食袋里面抓出一包薯片和一包豆干直接啃了起来,没拿薯片的时候都还没发现那个薯片已经开始涨袋。

    谁懂啊,过着苦行僧般的日子和生活,路旁有很多垃圾,一些纸巾啊、药品啊、香烟盒子啊、盒饭盒子等,通过这些可以大概推测卡车司机们的生活。

    路两旁能站的地方很狭窄,卡车都开了非常快,风被掀起很大。

    感觉大夏天的,车内开了空调,车子动力有点不足,想提速很难提上去,毕竟还是老款车子。

    下午2:40进入了KM市阿诗玛的故乡。

    原来不是车子动力不足,是我不舍得踩油门,踩油门踩下去,速度就提上去了。

    超车的时候速度搞到100公里每小时,没想到前方立马有个限速60拍照摄像头,赶紧把速度降到60。

    难怪爬山的时候袋子里面一直有东西在响,刚开始不知道是什么后面,看到薯片才反应过来,原来大气压减小,薯片涨袋了。

    头痛的程度与薯片膨胀的程度成正比,只带了一包薯片,刚刚已经吃掉了,现在没有了直观的参照物。

    行驶在YN省石新汽专线路上面,目前处在SLYZ自治县,海拔1728米,只有0.8个大气压,头昏脑胀的,有点疼的感觉又来了。

    路边,太阳底下拴着很多大黄牛,感觉是用来宰的。街边有着各式各样的狗肉牛肉马肉店,这边居然还吃马肉。

    下午4:10到达宜良县,海拔1530米。外卖点了个柴火洋芋饭加净瘦麻辣白肉,一天没吃饭了,快饿死掉。

    外卖送到的时候,我惊呆了。一碗汤一碗海带拌豆腐皮一碗麻辣白肉,下面垫着黄瓜,米饭是那种加了土豆丁的米饭,调过味的,光吃也很好吃,很大一盒。

    我跟老板备注要多要点饭,因为今天一天没吃东西,结果老板是真给面子,饭饭给的是真足。

    点了这么多年外卖,十多块钱点了这么多分量的东西,真的是头一回。

    吃饱了,整个人心情都变好了,听着车上的歌,饶有兴致的跟着唱,脑袋也没那么疼了,好像高原反应也得到了一些缓解。

    LS的海拔大都有3000多米,这边只是它的一半。

    下午5:30继续出发,前往昆明滇池,去滇池看一下。

    云南跟广西这边的外卖员一般都不讲普通话,都说方言,因为大部分人都是本地人口,很少有外来人。他们听到我讲普通话,依旧会讲方言,不会说换成普通话沟通。

    路过阳宗海风景区,是个很大的旅游景点。

    刚刚在宜良县城的时候,有好多的玫瑰花圃,好像是盛产花朵。

    阳宗海风景区有很多温泉,路边有很多的骑行爱好着,这边的坡上山下山都比较陡。

    我的车爬坡还是有点吃力,不知道是不是油门还没踩到底的缘故,别的新款车或者说电车都能够超过我,毕竟是老车了。

    晚上7:40到达KM市区,海拔1893米。车子暂时停靠在马路边上休息一下,对面是一栋高端的楼盘,灯火阑珊的,大门口很大气上档次,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买得起里面的一套房子。

    昆明这边很多出租车都是我车子这个牌子的

    中国任何一座城市都有他独特的魅力与特点,昆明也是。城市万家灯火,热闹非凡,希望有朝一日,我也能够在一座我喜欢的城市里点上一盏属于自己的灯火

    骑着哈啰单车在附近转了转,本来想去滇池的,但是滇池不在哈啰的服务范围之内,开到一半电动车断电了,于是就没去了。

    后面返回来去周边夜市转转,离谱的是这边夜市竟然大晚上还有在卖菜的,这边的一种独特的叫法叫牛干巴,也不知道是牛身上哪个部位,得向度娘取取经验。

    沿街已经有售卖西瓜的了,其它的小吃与其它城市相差不大,诸如烤面筋、无骨鸡爪之类的。

    停在路边也是收费的,但是我转回来发现其它本地牌照的车的都已经放上了收费纸条,但是我的车上就没有。不知道是不是KM市对外地牌照的车有特别的照顾。

    都说进藏之前不能感冒,否则肺会水肿,昨天晚上没盖好被子好像有点着凉了,希望不会感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