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曹宋 » 第二十八章 :骑手

第二十八章 :骑手

    第二天。

    江宁到汴梁的驿站中,两个驿卒正在做着交接。

    “这是公文,这是要送的东西。”其中一个人从背上卸下一个用包裹装起来的东西,重重的放在桌子上,“咣当”的一声,听起来就很有分量。

    “十天半月也不见南边送一次公文,这次是什么东西,怎么这么大个。”接手的人问道。

    来的人却是没有直接回答,揶揄的说道:“我说李老哥,犯什么糊涂,这是我们该知道的吗?不管什么东西,送过去就是。”

    “我呀,也就这么一问,就是没见过送这么重东西的,你说马递也就算了,我等步递,送到下一站,不得累死了?”接手的人有点抱怨的说道。

    “吃的就是这碗饭,能养家糊口就行,管那么多做什么。”

    “也是。”

    两人交接完毕,接手的人就赶着往下一站送去。

    于此同时,一艘船在江边靠了岸,然后从船上下来一行八九个人,一个身着鹤氅,颇有几分文气的中年人悠悠的踏上了地面。随行一个点头哈腰的小厮,再然后是几个精壮的大汉,大汉每人都背着一个大包裹。

    上岸行了几步,便见到有一辆马车等候在不远处,中年人径直就要往前去,小厮慌忙紧跟其后,身后的几个大汉却是站在原地没挪动半步。

    中年人见此,故作诧异的问道:“你们是随我进京,还是返还无为军。”

    “我等当然是想随大人一起进京,只是没有您的允许,还有指挥使的借调公文,我们不好跟随您啊!”几个壮汉有些担忧的说。

    “这个好说,你们就随我进京,公文的事,我随后书信一封送于你们指挥使处便是。”中年人不在意的说道。

    “如此,我们就放心了。”

    这一行人就是戏耍了水癞子的“大人物”,至于这几个壮汉,是从无为军偷偷借来的援手。中年人还担心他们不会跟自己一起走,这几个人牵涉了这么机密的事,又不能为自己所用,说不得到时候就只能杀人灭口。

    天色将亮的时候,江宁城三山门内已经等了一人一马,骑手勒着缰绳不停张望,马儿也不安的用蹄子刨着地面。他已经在这里等了许久,眼见开城门的时间要到了,他就像是战场上冲击城门的陷阵之士,眼睛不时看向西边,就等两扇门打开的一刻直接冲出去。

    终于,城门缓缓落下,等待许久的人们就像是泄了闸的洪水,不由分说便要冲出去。伏低身子,松开缰绳,马儿长嘶着分开人群,不顾士卒的阻拦,冲过城门,扬长而去。

    江宁城外,天刚刚亮,陈家,陈南星在一个长条石上上上下下,他在做着心肺方面的训练。经过了几天的修养,终于有了些力气,于是便开始打熬身体。

    两只小猫也学着他,扭动笨拙的小身子爬上又爬下,甚是可爱。

    等他运动完了,铃铛把早就准备好的毛巾递给他,让他擦头上的汗。

    “公子,要不今天我进城一趟吧?”铃铛在一旁说着。

    “哦?你进城做什么,这几天一直让你来回跑,应该稍微休息一下了。你看看,都瘦了。”陈南星擦着汗,一边有些心疼说着。

    铃铛听到他的关心,心里一暖,但还是说道:“公子,你忘了,前几天还说要个狗子来着,这几天应该就能逮了。”

    陈南星这才想起来,确实是交代过铃铛,事情一多,就给忘了,于是就说道:“要公狗,嗯......最好再找个大狗,不然等他长大最少还得一年。”

    铃铛歪头想了想,便知道了陈南星的用意,于是补充道:“是不是要那种凶的。”

    陈南星点头说是,然后又像想到了什么,有些责备,又认真的说道:“我昨天晚上怎么跟你说的。”

    铃铛几乎不用思考就知道答案,但是却没有立即就叫出口,脸都憋红了也没有憋出那两个字。陈南星看她这么为难,也不再勉强她,于是便说道:“去吧去吧,真是拿你没办法。”

    铃铛有些不舍的扭扭捏捏的往门外走了,临出门了,才如同蚊呐的轻轻说了一句:“知道了,公子......哥哥。”

    “什么?”因为离得远,也因为铃铛的声音实在太小,让他没有听清楚。

    铃铛出去还没有十分钟,便有一人骑马匆匆忙忙的到了陈南星的家里,翻身下马,直接就牵着马走了进来。来人想来走得急,进门还没说话,却是先扶着腰,大口的喘着粗气,满头的大汗都没什么力气擦了。

    陈南星看着他家丁的打扮,又是这么匆匆而来,大致猜到了他是来做什么的,趁着他喘气的功夫,陈南星用不出所料的语气说道:“不在我这里,你们再去别处找找吧。”

    来人有些诧异,他什么都还没说呢,陈家公子居然就知道了?于是喘着气试探的问道:“您.....您知道我来干什么的?”

    “猜都猜到了,城中刘家的,你家公子叫刘燃灯,昨天还来过我家。”陈南星继续用漫不经心的语气说着。

    “那......陈公子可知道我家少爷后来又去了哪里吗?”听陈南星说刘燃灯昨天确实来过这里,家丁连忙问道。

    “这个嘛,我家丫鬟昨天在你们刘府外等了一天,也没见他回去,所以......昨天他离开之后去了哪里,我就无能为力了,只是走的时候我见方向是回城去了。”陈南星两手一摊说道。

    家丁却是没有尽量的言简意赅,说道:“我家公子什么时候回转的?”

    “嗯......我记得没到中午。”

    “打扰公子了!”来人告了罪,就又上马匆匆走了。

    “这么跑,马累不死,人也累死了。”陈南星看他刚歇了口气,就又匆匆回去了,心里想道。

    城门口,几个兵丁正在搜查着进出城门的人,好防范有什么歹人混进城作乱,还要查验外地客商货物的,当然还有收税。

    江南不似西北关防严密,这里没有外敌的威胁,也没有什么贼匪敢冲击城门,所以出格的事也就格外的少。

    “队正,刚才开城门的时候,你为啥不让我拦着啊!在这地界上,还没见过敢强闯城门的。”一个士卒问道。

    “你啊,就这点眼力界,今天就教你一下,不然以后有你吃亏的。”被唤作队正的人用着为人师表的口吻说道。

    “您说您说。”士卒很是谦虚。

    “我且问你,这城中能骑得起马的,有多少?能给家丁配马又有多少。”

    士卒终于恍然的点了点头,连连夸赞:“怪不得您能当队正,就是比我们想得周到。”

    在他们说话的时候,一阵喧哗从人群后边蔓延过来,还没等他们拿出腰刀弹压,就看到一人一马从他们身边一闪而过,甚至都没看清马上人的面孔。

    用不了多时,一人一马就回到刘府,把马交给小厮,骑手便直趋刘大山的所在。到了中堂却发现里边的气氛很是诡异,地上扔着一张纸,纸上写着些什么,落款还画着一个船桨。

    刘大山瘫坐在太师椅上,两眼无神,老夫人和下人在一旁顺气的顺气,喂茶的喂茶。

    中堂的情景让原本要汇报的骑手不知道要不要说话,只顾大口的喘气。

    经过众人的一番忙活,刘大山终于“嗷”的一声醒转了过来,刘夫人慌忙给他送上茶水,并拍着背,让他顺顺气。

    刘大山咳嗽着指着地上的书信,管家心领神会,赶紧把信送到他的手中。刘大山颤抖着双手捧着,把信上的内容看了又看,终于确定了这突如其来的噩耗。

    管家小心翼翼靠近,轻轻说道:“老爷,要报官吗?”

    刘大山没有说话,重又重重跌坐进椅子里,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才声音萎靡的说道:“去准备三千贯。”

    “可是......老爷!”管家还想说什么。

    还没等管家继续往下手,刘大山却伸手有气无力的打断了他:“你也是我的老伙计了,一直把当家人,从来没有对你发过脾气。”

    管家不再说话,出去准备钱去了。

    这个时候骑手才慢慢的走进中堂,行了礼,就要说话。

    却是见刘大山摆了摆手,心灰意冷的说道:“我都知道了,你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