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我在,平行时空等你 » 第十一章 长恨歌

第十一章 长恨歌

    晚自习上,语文老师进来。

    “同学们,现在小组讨论,长恨歌,注释没有讨论完的讨论注释,全部搞完了的可以讨论一下对于长恨歌,你怎么看待长恨歌;从古至今这首诗歌都广受称赞,人人都喜爱的原因有哪些?可以拓展的思考和讨论。”

    “你们觉得这篇诗歌好在哪里?”暖暖提出,

    “读起来顺口”何杰答

    “里面的句子,有一些听起来意境很美。比如说‘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子茵说道。

    “我觉得美在这首诗的内涵。”

    “内涵?什么内涵”何杰问我。

    “你想,长恨歌写的是唐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流传至今,人们称赞和唏嘘的也是他们的爱情。如果在道德和伦理方面来说,唐皇就有很多可以批判的地方了。”

    “我也这么觉得,不过除此,这首诗歌的词,还有读起来朗朗上口,也是美的一方面。”暖暖说。

    讨论了许久,语文老师也就是周老师开始说话了。

    “好了,讨论了这么久,有没有组可以分享一下讨论的结果,怎样看待长恨歌。组长说的不全的话,组员可以补充。先从这边开始吧”周导手指向靠近门的那一侧的同学。

    “我们一组觉得长恨歌的故事感很强,唐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是凄美的。”赵悦说道。

    “凄美,不错。还有吗?”周老师问

    “还有就是这首诗歌读起来很美,朗朗上口的。”

    “读起来很美,这是作者写诗的本领比较高强。也是一方面。再有没有呢”

    “没了”赵悦说。

    “好,下一组同学。”

    接下来的几组基本回答的都是相似的,一直到中间的陈欣怡组。

    “我觉得白居易写长恨歌是为了称赞唐皇还有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他们两人的爱情是凄美的,遗憾的。唐玄宗身为皇帝,却护不住心爱的女子。即使是在盛唐时期,一个朝代的兴亡却归咎于一名女子。那名女子何辜。盛世需要美人点缀,乱世却需要美人顶罪。”

    “很好,你们一组讨论的算是比较全面了。”

    “这和我们讨论的差不多,我们等会儿说什么啊?”暖暖问

    “要不我们重复一下,就说我们和陈欣怡一组讨论的差不多。”王菲菲说。

    “也只能这样了。”暖暖。

    “现在,下一组同学。”

    顾暖站起,先是说了一下我们组讨论的结果,大概和上一组一样。然后周老师看向我们一组6个同学,问你们也都是这个想法吗?其他几个都点头。看向我时,我也想点头的,但我确实并不是都认同陈欣怡说的。

    “看来这位同学有别的想法,要不起来说说”周老师问我。

    都到这份上了,不得不站起。

    “长恨歌是白居易写唐皇还有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这首诗歌自出世就受到多人追捧,多被教坊传唱。在这首诗里,白居易摒弃两人在道德,伦理方面的批判,只是单纯的写一名男子遇到美人的情不自禁和喜爱。安史之乱,杨玉环殒命于马嵬坡。唐皇是伤心难过的。盛世需要美人点缀,乱世需要美人顶罪。这句话,我并不完全认同。汉皇重色思倾国,白居易从一开始就确定了整篇文章的悲剧色彩。前一部分反复的渲染杨玉环的美貌,唐玄宗的重色,纵欲,行乐。整日沉迷于歌舞酒色之中。这也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做了铺垫。杨玉环无罪吗?也许并不无辜。我不是那个时代的人,无法判断。唐玄宗一手将盛唐推向巅峰,却也走向了毁灭。”

    “很好,能够表明自己的观点。现在每个组都谈到了长恨歌是写爱情故事,是凄美的,的确。我们不去看别的方面,单纯的赏析这首诗歌,就是写男子对美人的喜爱。有的同学说对了,从一开始,这首诗就是悲。然后是生离死别的痛苦,最后是深深的思念。爱悠悠,恨悠悠。”

    ……

    “今天就讨论到这里。现在自习,写自己的作业。具体的我们上课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