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娱乐圈中的大亨 » 第四十六章等待

第四十六章等待

    在等待《神话》开拍的时间里。

    常季红第一次成为制片人,一直忙里忙外,寻找道具公司,场地和音乐公司制作主题曲,安排拍摄任务和签订场地租赁合同,面试导演和演员。

    当然常季红不是一个人,影天娱乐签了几个刚毕业的导演系学生,作为这次的副导演,同时培养下公司的人才。

    反观李天盛作为监制,就轻松得不得了,在各项资金和合同上审批。

    这次影天娱乐公司拿出3000万拍摄《神话》,已经是公司资金的极限。

    在《我的野蛮女友》这部电影里,影天娱乐共分得4000多万,其中投拍《少年包青天》用了1000万,拥有《少年包青天》的版权收益50%和后续版权优先投资权。

    而剩下3000多万都投入到《神话》里面,实行多退少融,融是融资的融。

    在影天娱乐公司,李天盛实行的是制片人中心制度,也即是制片人负责找剧本,导演和演员,这种制度模式是杜绝导演个人风格。

    华国的各大导演风格都有所不同,其中张导的色彩主义,陈导的人文情节主义,吴导的镜头美学主义,还有冯导的擅长调动观众情绪,还有以后宁导的小人物思想主义。

    这几个大导演都有很强烈的个人风格,可以说是一个阅片量多的人即时不知道电影谁拍的,一但看他们未上映的电影,就认出是谁导的电影。

    至于其他导演因为没有那个资本,所以暂未形成个人主义。当然导演有各种分类,比如会大气蓬勃的和多人场景的适合拍历史剧,而会调动观众情绪方面的适合拍爱情剧。

    但是在李天盛看来,剧本决定了一部戏的下限,导演决定一部戏的上限,先要保证下限,才能保持盈利,所以剧本比导演更重要。

    而导演一但在影片里导入自己的个人风格,可能会修改剧本而影响剧本的下限,这是李天盛不允许的。

    一旦作为阅片量巨大的制片人都看不懂导演的电影或者电视剧,还能指望普通观众能看懂?

    在华国导演界,能兼具个人风格主义和能讲好故事,只有张一谋导,但那是因为张一谋的个人色彩主义对剧本的影响比较少的原因。

    至于冯导,别人大多是自编自导,人家心里有个底。

    所以对于李天盛来说,导演不重要,只要能拍好故事的导演就可以了。

    除非是能编能导的导演,能编能导代表着这导演在心目中已有对这部剧本比任何人都熟悉,而且有画面感,在这方面上李天盛才会放权给他。

    在这期间,李天盛来到蓝天公司,来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先看了搜索引擎的广告业务报表,2个月的广告营收差不多千万级别,看来过年前的营销策略效果显著。

    搜索引擎的运营成本是巨大的,每天几亿的点击搜索,对服务器和带宽的都大大增加成本。

    虽然现在广告业务还不能持平搜索引擎的营运成本,但对公司的压力大大减少,最起码有游戏营收作为利润收入。

    李天盛觉得可以开始下一步计划,当即召开高层会议。

    在会议上,李天盛坐到主位上说道:“我看了刚才的搜索业务广告报表,大家做得很好,大家要继续努力,争取搜索业务尽快盈利,同时我们也要为搜索引擎增加更多的用户使用频率。

    这方面上,我们要做一个百科全书,对古代或现代知名人物,动物,植物,食物,各种物品或者词语,成语和事件等等进行详细的解释。”

    现在维基百科还没出现,所以李天盛的这次的百科是首创,这可是利国利民的项目。

    众人感觉这是个好创意,只是这项目需要怎么样盈利?

    所以有人提问道:“这个项目该如何盈利?还有该如何定义知名人物?”

    “这个项目是为了让用户跟好地选择我们的搜索引擎,所以以后是由搜索业务补贴,不进行盈利。至于知名人物的定义我打算按名字的搜索次数定义,如搜索超过一万次,就由网民自己进行定义和解释吧!当然我们也会有审核机制。”李天盛解释地说道。

    众人纷纷感慨李天盛转性了?以前的每个项目李天盛都会选择如何快速盈利性来做,现在居然选择不盈利?

    其实百科可以也盈利,就是通过卖知名人物解释来盈利,不过如果真的这么做,肯定会被骂惨了。

    反正百科全书的运营成本不高,由搜索业务支撑不成问题。

    见其他人没有问题了,李天盛就和众人商讨该如何定义各种物品做百科。

    李天盛交代完后对刘思诚说道:“刘总,人员开发的问题就由你来安排了。”

    刘思诚点了点头,这是一件小事情,只需要另外安排服务器,再加上几个技术员就可以了,唯一有点难办的是解释,是要有很高的专业知识。

    所以向李天盛说到这个问题。

    李天盛目露沉思,说道:“可不可以请教各大学校的教授?我们做的是公益,应该不会向我们收费吧!”

    刘思诚见李天盛只有这个办法,就出主意道:“现在项目安排在我们公司里,无论如何别人都不会相信啊!

    既然李董不打算以此盈利,我觉得可以成立个慈善基金,然后在下面成立百科全书,我们在和慈善基金签订独家协议,只准滴滴搜索使用,再每年捐献多少钱做营运基金。”

    李天盛感慨不愧是学金融的,这方面的知识真丰富。

    不过既然是成立慈善基金独家运营,李天盛打算再加点料。

    说道:“刘总的提议不错,我看可以这样安排。不过既然是交给慈善基金运营,我觉得可以找一些盈利性的性质。

    可以加上一个有奖和无奖问答,或者需要收费的各种重要性知识。

    名字我也起好了,滴滴知识,滴滴问答,滴滴百科,滴滴慈善基金。”

    虽然是独立运行的,但是加上滴滴两个字容易让人觉得这是滴滴搜索的项目。

    刘思诚没想到自己只是提了个意见,李天盛就想出各种盈利的意见,在这一刻,刘思诚打算由蓝天公司做,所以说道:“李董,既然这项目有盈利的性质,应该交由我们公司来做啊!”

    “可是在这方面盈利不高啊!最多也就够支撑百科的项目,而且如果我们来做,那教授方面需不需要给钱?”

    最终李天盛还是打算交由慈善基金来做,同时慈善基金也接受外界的捐款。

    到时后在百科右下角做一个,捐款链接码,不愁没人捐款发展。

    将一切业务交代清楚后,李天盛下班了。

    至于贴吧李天盛不打算做了,贴吧基本上就是个人聚集兴趣的集体圈子。

    等搜索业务发展起来后,直接做一个微博加贴吧的集合体,拥有自己的真正用户。

    然后凭借着搜索业务加微博的流量成立音乐,视频,小说,动漫,游戏的大型娱乐平台娱乐互联网公司。

    这间娱乐公司肯定会亏本很长一段时间,所以李天盛打算独立运营,同时允许融资,而蓝天公司一边提供流量一边收取流量费,既可以控制公司又不用为娱乐公司的成本所拖累,一箭双雕的想法。

    后世各大互联网公司除了游戏外,其他网络娱乐业,也只有企鹅公司能少量盈利,其中的成本风险可想而知。

    诚然李天盛可以拿出一些内容创意,但是相比巨大的娱乐业,也只是杯水车薪。

    李天盛也不赞同这样做,这会扼杀掉网络娱乐公司的创作热情。

    (在导演方面各有各的见解,这只是我自己的个人见解,如有不同观点的,请勿喷啊!)